王傳新
摘 要:作文教學在初中語文整體教學內容中具有難度較高的特點,要求初中學生具備豐富的知識和較強的語言組織能力,對初中學生來講,語文作文是學習生活中的一個難點。傳統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范例,引導學生進行模仿,這種教學方法嚴重限制了學生開放性思維的發展,不利于學生靈活掌握和運用各種寫作技巧。信息化教學手段,有效填補了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不足,豐富了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內容。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初中語文教學;作文教學
初中語文教學當中,寫作教學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國現階段的初中寫作教學模式還存在一些弊端。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情況下,如何提高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效率,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成為現階段初中語文教師亟須解決的問題。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初中寫作教學中應及時應用多媒體等信息化教學手段,轉變傳統的寫作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素材,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信息化手段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影響
1.影響語文教學內容
信息化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使得語文教學內容發生了轉變。教學內容不再單純地以文本形式展現,而是通過聲音、動畫和圖形等多種形式展現出來,不同的教學內容可以有多種展現形式,更易于學生選擇和接受。同時,情景教學在語文作文教學中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而信息化手段的有效應用,能夠為情景教學提供大量的信息資源,極大地豐富了語文課堂教學的內容,寫作情景變得更加生動,對于激發學生的創作思路具有重要意義。
2.影響作文教學方法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應用信息化教學手段,轉變了傳統教學中以灌輸式為主的教學方法?,F階段的教學以尊重學生為主,采用引導的方式進行,變學生為課堂主體,自主地進行知識的探索。例如,作文教學中可以采用實物感受法,針對不同的寫作內容,教師可以有效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出各種形象生動的實物場景,通過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來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這樣一來,有助于學生將抽象的文本知識轉換成生動的素材。例如,《春天的景象》這一題目,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的過程中,首先可以運用多媒體軟件為學生播放生動的春景圖,播放樹木搖擺和清風的聲音等,這樣能夠刺激學生的多重感官,使得學生的創作有感而發。
二、信息化教學手段在初中作文教學中的應用
1.運用豐富的網絡資源為學生提供寫作素材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針對一個作文題目,完全找不到合適的語言進行表達,創作出來的文章存在內容空洞的現象等等,這是因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沒有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應該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生活,加深感悟。傳統的初中作文教學中,學生獲得寫作內容的方法是閱讀范文,這種方式導致學生創作出來的文章,其結構和內容形式等都比較相似,毫無新意。而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和不斷發展,使得大量的素材和資源被引入語文作文的教學課堂。
學生只要將關鍵詞輸入計算機當中,就能夠查找到各種各樣豐富的作文資料。初中語文作文教學課堂中,學生對各種資料可以進行探討,通過交流,不但促進了作文課堂氣氛的活躍,還能夠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寫作和交流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綜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2.對學生進行個性培養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體現出不同的天賦和興趣愛好。傳統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打斷學生的自由發揮,
引導和教育學生以同一種方式和技巧進行寫作,這種教育方法嚴重影響了學生想象力的充分發揮,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充分應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有利于對學生的個性差異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能夠逐漸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揚長避短,通過長期的、有計劃的寫作訓練,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
初中學生在進行作文練習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無法準確應用文字來充分表達自己內心情感的現象,這是由學生對于生活的觀察和感悟能力較弱導致的。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互聯網當中包含各種各樣的知識材料,對于豐富初中生的知識庫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積極在作文教學課堂上應用信息化手段,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將大量的素材以各種生動的方式展現給學生,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學會總結,有效運用各種素材來豐富自己的寫作內容。
參考文獻:
[1]黃曉山.課外閱讀與拓展訓練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08):47.
[2]任冬賀.葉圣陶的略讀理論在初中語文略讀教學中的應用[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2.
[3]佟佳穎.基于網絡環境的初中語文寫作訓練系統設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