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用剛
摘 要:針對數學教學中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從營造積極、平等、民主的課堂氛圍,提高教師的知識素養,精心設計問題、設計活動、設計環境等方面,研究解決方法。
關鍵詞:數學課堂;師生互動;學習習慣;表達能力;課堂主體
中圖分類號:G635.6;G633.6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1-0067-01
理想的數學課堂,充盈著生命活力,師生積極互動,促進師生雙方發展,在互動的過程中掌握所學知識和技能,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促進智慧生成。文章著重研究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問題。
一、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
積極構建有效的師生互動方式,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的關鍵所在。在當前的數學教學中,師生互動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1)觀念守舊。有些學校還是以教師的講解為主,教師把整體知識框架分解成小區域的內容,像喂孩子吃飯一樣,一塊一塊地喂給學生,講解得十分細致,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缺乏主動探索精神。(2)流于形式。有些教師對互動教學的實質和精髓理解不清,對互動目的、展開方式方法不得要領,互動過程馬馬虎虎,流于形式。(3)目標不明。課堂中的互動應該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學生之間或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但有的教師完全放手讓學生去做,沒有進行相關的引導,使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找不到目標,結果適得其反,反而讓學生不認同這樣的教學形式。(4)形式單調。課堂上師生間的互動是多種多樣的,不僅是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小組之間的,還可以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小組與小組之間的。在目前的實際教學中,應用的形式大多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師與小組之間的,而學生之間的、小組之間的互動明顯缺乏。這樣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得并不是很明顯,在接下來的教學活動中要逐步改善這樣的情況。(5)只重數量。有的教師對課堂互動形成了錯誤觀念,認為課堂上的師生互動越多越好,夸大了師生之間互動的作用,擾亂了原有的課堂秩序,使得教學任務不能完成。師生互動并不是萬能的教學模式,要應用得當才能起到相應的作用,發揮其長處,使學生受益。(6)深度不夠。在課堂教學中,有的教師在講臺上連續提問,臺下的學生或是隨聲附和,或是沉默以對,這樣的場面要么看似熱鬧,要么尷尬無比,實際效果并不好。(7)作用失衡。教學中強調師生之間的角色要發生轉變,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只是課堂的引導者,給出方向之后學生才是進行研究和討論的實行者。在這期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教師只是這次活動的組織者,在學生不能及時解決問題時教師給予相應的指導,并不是向導,帶著學生一步一步地走向終點。(8)內容偏頗。有的教師對師生互動的了解很淺顯,在課堂進行的互動大多是認知互動,較少有行為互動,情意互動則基本沒有涉獵,對認知互動其實也是知之甚少。
二、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問題的解決方法
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進行師生有效互動的前提,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要有一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環境。因此,教師要轉變角色,由課堂的管理者、知識的輸出者轉變為課堂的引導者、知識的傳授者。(1)營造積極、平等、民主的課堂氛圍。營造積極、平等、民主的課堂氛圍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給予學生表達和表現的機會。只有在平等、民主的課堂氛圍中,學生才敢于提出問題,進行討論,才敢于同教師討論,進行驗證。同時,注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有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解習題,但是不會語言表述,回答問題時即使知道答案也講不清楚。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2)提高教師的知識素養。師生互動是教學過程中師生共同參與的雙向活動,教師通過課堂把自己的知識和文化素養傳遞給學生,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所以,教師的知識水平和情感閱歷尤為重要,教師的魅力值越大,對學生的吸引力也就越大,對課堂的掌握力也就越游刃有余。(3)精心設計問題。設計問題很關鍵,問題設計得過于細致,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就變小了,設計的問題太大,學生又沒有可追尋的線索和思路,難以進行相關問題的探討。這就對教師有嚴格的要求,教師要嚴格把握問題的提出方式和問題的可解決性,既不會太簡單也不會太難,讓學生有思路可尋。(4)精心設計活動。學生互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性格相近的學生易進行互動,性別相同的學生也較易進行互動,找到相應的規律后組織學生進行互動就容易得多。(5)精心設計環境。在新型課堂中,平等、民主的課堂環境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可交流的話題,使得學生的情感體驗更為豐富,學習思路打開得更快、更寬,學生間的思想、學術交流更充分,更多的智慧火花在這樣的課堂環境中碰撞出來。學生因此收獲的不僅是學術上的小成功,還有情感上的大滿足。
三、結束語
理想中的數學課堂,師生互動良好,學生積極思考。針對數學教學中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營造積極、平等、民主的課堂氛圍,提高教師的知識素養,精心設計問題、設計活動、設計環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成長。
參考文獻:
[1]張奠宙,等.數學教育學導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劉新平,王俊華.新課標下數學課堂師生互動的探究[J].陜西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學報,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