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霞
摘 要:根據新課程的要求,初中數學教學需要在現今教學模式上進行改進,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自主探究意識以及合作交流意識為教學中心,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不僅要結合教材內容進行教學,更要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開展教學。就新課改下的初中數學教學進行研究,并提出合理的建議。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數學;教學理念
新課程強調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時,要與學生在課堂進行互動交流,達到師生共同發展的目的、教師不僅要作為數學知識的傳授者,還要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讓學生在數學教學活動中逐漸培養自己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自己的探究意識和合作意識。
一、新課改對于初中數學教學的意義
一個完整的初中數學課程包括橫向和縱向兩個體系,橫向是從數學理論知識到實際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而縱向是將初中數學的知識點進行整理,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已經逐漸增加了許多新的教學方式,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也將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例子加入到教學內容中,例如:情境創設、課外教學活動、合作學習等,逐漸由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為教學主體轉變成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教學模式,以這種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也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新課改下初中數學的教學策略
1.教學理念
新課改下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是由學生、教師、數學教材、輔導資料、教學情境及教學環境等組成的,雖然數學課程在不斷變化,但教師與學生一起探究數學知識的過程是不會改變的。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理念不但注重學生的學習成果,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對數學知識的接受能力,同時還側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為目的進行教學,甚至還要關注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思想品德教育。因此,在新課改下,首先就需要教師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其次要加強師生、同學之間的合作交流學習,使學生形成合作交流意識,最后教師需要結合新課改下的數學理念,讓學生在學習中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逐漸掌握正確的數學學習方法。
2.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在整個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抓好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更要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首先教師需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教學活動,其次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如何掌握數學學習方法,最后教師要從不同角度出發,逐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主動創新、主動思考。例如:觀察以下數學題型的結構特征,找出哪個題型能夠在變形后用公式計算?(1)5x2(x+3)(x-3);(2)2(2x+1)(x+■);(3)6(3x-■)(2x+■),首先教師可以大概講述解題的思路和公式的不同,
然后讓學生自行思考、得出結論,最后再由教師講述正確的解答過程,如下:(1)題根據乘法結合律,把能利用公式的兩個因式括起來先算。(2)題先將2與后一個因式相乘,變成(2x+1)(2x-1)。(3)題先將6變為2×3,得到(6x-1)(6x+1)。讓學生想一想:(4m+2n)(2m-4n)怎樣變化才能得到答案。
3.拓展教學資源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現代化教學設備被引入初中數學教學課堂,而新課程標準剛好能夠為教師提供使用現代化教學設備進行教學的機會,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教師只能依靠粉筆、黑板、模型等教學工具進行教學,而現代化多媒體教學設備被引入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之后,數學教學變得更加輕松,學生學習起來也更加容易。由此可見,新課改下,教學資源的拓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學習數學知識,也能為教師減輕教學壓力。
4.結合實際生活
新課改要求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時,要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讓學生將在學校學到的數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中,達到鞏固知識、創新知識、運用知識的目的。在整個數學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可以主動尋找與教材內容相似的例子,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可以利用實際生活的原型,幫助學生構建一個數學知識結構,最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中,明白數學來源于生活的道理,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也能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新課改下開展初中數學教學工作,需要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自主探究意識以及合作交流意識為教學目的,教師需要在改變教學理念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并且主動拓展教學資源,將實際生活融入數學教學內容中,以此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達到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林永勛.新課改下初中數學“課題學習”教學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3(08):5-6.
[2]譚宏安.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研究與實踐初探[J].新課程學習:社會綜合,2013(06):9.
[3]譚宏安.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研究與實踐初探[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3(06):89.
[4]張文軍.新課改下創新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3(97):67-68.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