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里央青
(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西昌一中俊波外國語學校 四川西昌 615000)
?
淺析初中體育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達里央青
(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西昌一中俊波外國語學校 四川西昌 615000)
摘 要:在當今社會,培養孩子已經不僅僅是單一的知識培養,而是德智體美勞的全方面培養。其中體育教學是德智體美勞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如何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使其得到綜合發展是所有體育教育工作者共同關注的問題。本文圍繞初中體育教學現狀展開分析,進而對體育教學方法的多樣化進行分析。
關鍵詞:初中體育 體育教學 教學方法 多樣化
由于我國特有的教育形式,使得絕大多數中學生對體育不夠重視,經常利用體育時間來學習文化課知識,體育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久而久之,學生對體育的熱情就會逐漸消失,學生的身體也不會得到充分鍛煉。教師要想使學生恢復對體育活動的熱情,首先需要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針對初中體育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探索和分析。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新時代的接班人,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不僅是個人身體健康的要求,更是國家蓬勃發展的必要前提[1]。只有提高了孩子的綜合素質,孩子在未來的發展才會更加順暢。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一個好身體,就沒辦法將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昌盛。
體育教學不僅促進學生形成拼搏進取等體育精神,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身心。在從事體育活動時,強健了他們的體魄,優美其形體,使整個人富有魅力。體育活動強身健體的同時對自信心形成產生巨大的作用。在體育活動中每一滴汗水最終都匯成堅強意志的河流,既塑造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又增強了整體凝聚力,為學生終身的事業打下牢固的基礎。
因為我國人口的制約,無論是從空間還是時間的角度來看,學生人數眾多,學校采取大班授課,教師在一堂課中沒辦法對每個學生進行指導,在同等教學空間下,學生密度過大,每個學生得到的體育資源就會降低,學生都沒有充足的課堂時間去嘗試體育設施,他們在體育教學中沒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教師教授的運動技能,體育教師逐漸形成了固定的、單一的教育模式,教學條件的落后導致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很難發揮自身真正的教學水平,從而教學水準低下直接影響了學生學習體育內容的效果。長此以往,學生就被動的落下課程內容,從而失去運動的興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創新教學方法可以有效緩解學生厭學的問題,所以體育教學方法多樣化對學生的身心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1.自由選擇體育活動教學法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帶領學生做運動前的準備活動,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來選擇相應的體育運動項目,然后分組進行練習或比賽。這種方法不僅體現了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滿足學生對體育運動的需要,還調動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滿足學生愛好的同時,完成了體育教學任務[2]。這種方法具體應用步驟如下:首先,教師將各項體育活動技巧和要點講述給學生,讓學生對運動項目產生初步認識;其次,學生選擇項目后,教師要將學生運動中的表現記錄下來;最后,在下課前,教師要對學生表現進行逐一點評,對技能掌握較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和獎勵,對表現不夠優秀的學生要給予鼓勵,促進其完善自身的技巧。
2.游戲活動教學法
初中階段的學生仍擁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更樂于參加游戲活動,體育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應用游戲活動教學法進行體育教學,這樣不僅適應學生的成長規律和特點,同時還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使其積極主動的進行體育鍛煉。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圍繞教學內容進行游戲活動內容的設置,使學生在掌握運動技能的基礎上,愉快的完成教學任務[3],從而實現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升,例如,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做團體健美操,讓學生在跳舞的過程中實現鍛煉身體、愉悅心情的目的。
3.體育競技教學法
體育競技教學法主要是讓學生在比賽中進行體育運動,例如:100米全程跑的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分成若干組,然后在小組中決出勝負,再組織各小組的第一名進行總決賽,對于總決賽中的前三名學生進行獎勵,調動學生的比賽積極性,從而激發學生體育運動的興趣,進一步提高體育教學效率和質量。
4.體育精神教學法
在體育活動中每一滴汗水最終都匯成堅強意志的河流,運動不僅強化了學生的意志品質,同時還培養他們忍耐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4]。例如,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男1000米、女800米耐力跑對學生忍耐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又如在規定時間內引體向上運動使學生毅力和抗壓能力受到巨大的挑戰。學生在一次次超越自我中鍛煉他們的品質和精神,為他們未來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基礎。
5.體育賽事激勵教學法
現階段,隨著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的普及和應用,通過網絡即可觀看體育比賽,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體育賽事的視頻和音頻,讓學生通過直觀的體驗感受體育運動的魅力[5],從而激發他們的熱情和興趣,促進他們積極的掌握運動技巧,為他們體育精神的培養奠定基礎。例如:在下雨天氣中,可以組織學生觀看體育賽事的視頻,或組織學生去學校體育館進行運動。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雖然每種體育教學法都有其獨特的作用,但是單一使用一種方法難以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所以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教學情況將兩種或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滲透和融合。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同時應用一種或多種教學方法,可以將競技教學法和體育精神教學法雜糅在一起使用,組織同學進行耐力比賽等。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體育活動產生興趣,那么學生就會主動的了解相關的技能和技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就會增加,就會對體育運動充滿激情,從而發自內心的愛好運動。體育教學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學生能在繁重的課業之余放松身心,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體魄,使學生擁有健康的身體,同時也促進了學生的全方面發展,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武衛東.如何實現初中體育教學方法的多樣化[J].學周刊B版,2014(11):30-30.
[2]陳達喜,戴相榮,趙國榮等.淺談初中體育教學方法的多樣化[J].當代體育科技,2012,2(25):40-41.
[3]董淑芳.淺談初中體育教學方法的多樣化[J].學周刊B版,2014(1):123-123.
[4]孔毳.淺談初中體育教學方法的多樣化[J].當代體育科技,2014,4(2):54-55.
[5]邱三河.初中體育教學方法多樣化探討[J].新課程·上旬,2014(4):164-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