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影影(遼寧省本溪市第四高級中學)
?
關注學生個性差異,確保高中生物實施差異教學
張影影
(遼寧省本溪市第四高級中學)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差異性教學逐漸成為高中課堂教學廣泛應用的教學手段,為實現學生全面發展以及提高學生個性化發展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尤其是高中生物課堂教學,開展差異化教學方式,通過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差異,實施不同的教學活動方案,滿足學生的各種需求,進而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新課改;差異性教學;個性化發展;高中生物;生物教學;教學質量
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差異性教學方法是其中應用比較廣泛、比較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對學生整體教學成績的提高以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傳統教學理念中,應試教育的模式根深蒂固地影響著每一代學生,其衡量教學質量的唯一標準就是分數。新課改實施背景下,徹底摒棄了傳統教學理念,使得教學目標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更加重視的是對教學過程以及方法目標、情感價值觀的引導。為實現新課改實施的標準,差異性教學橫空出世,為完成教學目標提供了可能性和有利條件。結合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進行差異性教學目標開展,進而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提高學習能力。
差異性教學不僅要在教學模式、教學目標上發生改變,更重要的是對于教學結果評價方式的改變。因為不同學生的需求不同,采用差異性教學目標相應的就必須采用多元化評價方式,也就是說要配合素質教育發展的基礎,摒棄“一刀切”的評價方式。具體表現為,在高中生物課堂上,教師不能以是否正確回答出教師的問題作為評價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而更應該是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重視對過程的評價,強化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促使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通過學習之后是否具備團隊協作能力、探究學習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另外,教師也不要輕易對學生回答的問題做出評價,而是要經過認真思考,將自己的想法或者觀點講解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自主思考,不斷實現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也是處于尊重學生的目的。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和鼓勵,有時候一個肯定的眼神或者一句鼓勵的話語,都可能在學生的內心深處種下積極的種子,促使學生健康成長。
綜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學的開展,要適當開展差異化教學方式,以尊重每位學生為前提,不斷發掘學生的優點,拓展學生的思維模式,進而提高高中生物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陳開琴.中師生物教學的導課方法[J].科技咨詢導報,2013(23).
·編輯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