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英輝
(河北省望都中學,河北 保定 072450)
?
新課改下高中體育課程有效教學措施研究
曹英輝
(河北省望都中學,河北 保定 072450)
摘要: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教學目標、教材內容、教育模式等方面都有較大的變動。根據“新課改”的相關要求,要在21世紀構建起符合中國國情的素質教育課程體系,這其中也包括教育課程;本文針對高中體育課程在新課改之后的有效教學進行研究,結合筆者實踐經驗,提出相應的評價方式以及有效教學措施。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體育;有效教學;應用措施
從我國學校教育的體系構成方面來說,高中階段是一個重要的承上啟下階段,一方面,學生結束了九年義務教育學習生活,進入了全新的高層次知識學習環境。另一方面,高中學習任務緊張繁重,且面臨著高考升學壓力,關系到學生未來的發展和就業。從教育心理學層面來說,高中階段是一生中最為黃金的年齡階段,是身心快速成長和成熟階段,各項身體指標發育接近成年人,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已經不能在延續中小學的開展方式,而要使其符合成年人的適應性。
新課改后高中體育教學在一些方面確實和傳統的體育教學相比發生了一些變化,但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使得當前高中體育教學效果依然很難滿足學生快速發展的體育需求。為了更好地配合高中體育新課改的實施,更好地推進素質教育,更好地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作為高中體育教師則需要更好地向課堂要效益,嚴格進行教學設計,使得課上的每一分鐘均得到合理利用。筆者結合多年來自身高中體育教學經驗,與各位體育同仁共同探討一下新課改后高中體育課程的有效教學措施,以更好地推動高中體育教學的變革。
正確的理念能夠指引現實教學的順利開展,正確優良的教學理念能夠對體育教學的有效開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結合“新課改”的發展,2001年和2011年高中體育新課改的一個重要變化便是體現在教學理念的革新方面,傳統的高中體育教學倡導的是身體素質的增強和運動技能的傳授,而這兩次課程改革,在教學理念上與傳統的高中體育教學存在較大分歧。
事實上,高中體育新課改倡導健康第一,差異評價,關注教學過程中的弱勢群體,注重學生的學習態度等等。這些教學理念的倡導,對于現實學校體育的開展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為了更為有效地開展高中體育教學,在現實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采用一定的新理念來進行教學,如健康第一理念的實施便需要體育教師在現實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抽取一定的時間向學生傳授一定的健康行為和健康知識,以更好地踐行新課改的一些教學理念,更好地開展高中體育教學。
所謂“評價”就是價值判斷,在現實的高中體育教學中主要表現在給學生打分上。傳統的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在期末所進行的測評中主要以分數來體現學生的努力程度。這種評價方法雖然非常簡便,但卻存在一定問題,主要表現于評價對于學生體育課堂上積極練習的欲望激發不是很強烈,僅僅能起到甄別作用,而沒有促進作用。傳統的評價中由于身體測量的痕跡較為嚴重,多是考核學生的身體素質,對于那些身體素質較差,運動能力相對不是很強的學生則沒能夠更好地進行評價。
為更好地激發學生進行體育學習的熱情,更好地保障體育教學的開展,在現實的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需要體育教師變革傳統的體育教學評價手段,轉而以發展性評價為主要評價措施,注重學生態度、情感、合作意識的測評,并通過學生課上的現實表現,基于學生正確的評價,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鍛煉與學習熱情,更好地保障體育教學的有效開展。
高中階段學生雖然在生理方面發展很快,各項指標接近成年人,但在心理上卻依然幼稚單純,根據新課改的相關要求,高中體育教學工作要實現多樣化的方式,提高高中學生的參與熱情。
一個顯而易見的現象時,進入高中階段,很多學生認為參加集體體育活動是很幼稚的,往往更注重“個性”;而這個所謂的個性,就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心情來決定體育活動的內容,這種習氣一旦蔓延開來,必然會導致體育課的混亂和無序,教學有效性也就無從談起。因此,高中體育教師應該充分結合高中學生的競爭意識、集體觀念和責任感,設計一些新型的體育課程開展方法。例如,游戲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形式多樣,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娛樂類的游戲已經不能吸引高中學生,可以采取競賽類游戲,更能充分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和提高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在體育教學中,可根據不同年齡層次、不同教材內容,設計不同形式的游戲;體育教師可以在進行迎面接力跑教學環節中,設計趣味迎面接力游戲練習,學生不僅在游戲練習中形成了錯肩交接意識,還在游戲中提高了快速奔跑和協調能力,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意識。耐久跑是一項發展學生有氧耐力的運動,持續時間長,運動負荷大,枯燥無味,極易讓人產生厭倦情緒。體育教師在進行耐久跑教學中,以“各種跑的游戲”為教學主題,通過三個具有競賽性的游戲:“沙包追逐”、“海洋捕魚”、“翻牌接龍跑”來進行練習,使得整堂課學生興趣高漲,練習的積極性高,學生不僅主動參與到比賽練習中,還在游戲過程中完成了教學目標。
綜上所述,新課改之后,對高中體育教學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對廣大體育教師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一方面,要保障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確保教學課堂的有效性,實現學生增強體質的目的。另一方面,還要培養學生的鍛煉習慣,為終生體育奠定基礎,同時照顧學生的自尊心。簡單地說,高中體育有效教學的含義是指教師遵循高中體育教學活動的規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根據新課程教學要求,也就是學生在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個領域所取得具體進步或發展。
參考文獻:
[1]徐文水.新課改后高中體育課程有效教學措施研究[J].戲劇之家,2015,24:200.
[2]韓昌松.新課標下高中體育課程有效教學標準研究[J].科技視界,2013,26:31+55.
[3]洪智勇.新課程視域下高中體育教學現狀及對策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3,35:80+82.
[4]夏賽杰.高中體育有效性教學策略探析[J].青少年體育,2014,12:98-99.
[5]居梅芳.新課程標準下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才智,2015,28:63.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1-02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