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友
摘 要: 近年來,我國教育體制正不斷進行改革和發展,給高中數學教學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挑戰。傳統的以知識灌輸為主體的課堂教學,逐漸轉變為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主體的教學。這樣的轉變,有利于提高新時代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本文結合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闡述在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改革策略。
關鍵詞: 高中數學教學 新課程改革 改革策略
在全民推行素質教育和國家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目前,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正在摒棄傳統教學模式,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在高中階段,數學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數學知識是學生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但是,由于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比較強的學科,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如果教學方法稍有不當,就會讓學生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和興趣愛好特點,立足于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下面筆者根據高中數學教學現狀,闡述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一、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1.教師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高中數學教學中,一些教師對國家新課程改革的思想和精髓理解不透徹,導致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沒有根據新課程改革的標準實施課堂教學。高中數學的邏輯性較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還是采用傳統的灌輸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對學生的理解能力、興趣特點把握不明,就會直接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失去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而使得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目前,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首先,沒有形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新課程改革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形成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但是,一些教師在教學中,依然沒有放棄課堂主體地位,學生依然被動地接受知識,抑制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其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很少有提問,或者提出的問題不盡合理,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學內容缺乏有效性和針對性
有效的課堂,依托于有效的教學內容和有效的教學方法。目前,在高中數學教學中,一些教師的教學內容設計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第一,教師的教學內容設計缺乏針對性。教學應當建立在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個性需求上,而不應當建立在教學大綱上。目前,很多教師的教學往往是以教學大綱為基礎,而忽視學生的數學基礎能力。誠然,以教學大綱為基礎的課堂教學也是正確的,但是,就人性化的角度而言,教學應當結合學生的理解能力,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有效溝通。有效的溝通是教師了解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基礎。如果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有效溝通,則教學內容的設計無異于閉門造車,這樣的教學內容是不符合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的。
3.教師未有效利用信息技術
目前,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地引入信息技術進行教學。信息技術引入課堂教學,可以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在目前的高中數學教學中,一些教師并沒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無疑是落后的。新時代的教師應當使用新型的教學方法,這樣才符合新時代人才的心理需求。
二、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改革策略
1.從根本上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
要想從根本上改變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首先需要從根本上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傳統的應試教育的思想已經不再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應當從根本上改變傳統應試教育的思想,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最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促進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改革。首先,教師應當確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不斷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探索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其次,教師應當明確自己的引導作用,在課堂教學中科學引導學生學習和思考,多給學生一些時間和空間,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2.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給學生的印象往往是嚴謹和不茍言笑的。這樣的形象不利于和學生之間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導致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不敢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抑制學生的個性發揮。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和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與學生交流和溝通。這樣,教師才能在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思想和見解,把握學生的理解能力,并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采用合適的教學方式,促進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促進高中數學教學改革的有序推進。
3.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
信息化時代,教學應當具備時代的氣息,這樣才能促進教學沿著時代的步伐前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給學生留下的思維定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信息技術引入課堂教學,對于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有很積極的意義,教師應當合理應用。
總之,新課程背景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立足于課堂教學現狀,不斷根據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總結經驗教訓,促進課堂教學模式的不斷轉變,促進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有序推進,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天寶.新課程與課堂教學改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黃甫權.新課程中的教師角色與教師培訓[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龔少英.我國學習策略研究的現狀與問題[J].心理科學,2003(01).
[4]陳昌平.數學教育比較與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