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艷
摘 要: 傳統意義上的體育教學知識的主導是競技體育項目,教材知識重復多次,教學模式難以體現教師的主導性與學生的主體性,進而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而趣味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本文闡述了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體育游戲的有效策略,旨在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
關鍵詞: 小學體育 趣味游戲 應用策略
針對小學體育教學,教師應當注重教學的趣味性,以使體育教學變得尤為形象生動,讓學生對體育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進而確保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事實表明,教師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根據異樣的教學知識與教學環節及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應用趣味游戲能夠優化教學模式、豐富教學知識、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從而推進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
1.應用趣味游戲引導學生迅速地進行熱身運動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熱身運動這個環節必不可少,盡管熱身運動較簡單,可是十分關鍵。由于學生在進行熱身運動之后,能夠調整學生的身心狀態為運動的模式,因此便于進行接下來的體育訓練及防止運動過程中導致一些傷害。可是,一部分教師忽視這個環節,沒有進行深入分析,以隊列隊形或者是慢跑方式實現熱身,進而導致學生缺少運動的興趣,特別是針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講,他們缺少持久注意力,這就迫切要求教師實施一種理想的熱身運動教學模式。以使學生不但能夠熱身,而且能夠激發學生興趣,從而奠定接下來體育訓練的情感及思想基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用一些趣味性的小游戲,像是在熱身運動的過程中要求學生進行蛇形跑的練習,且劃分學生為一些學習小組,每一個小組練習幾分鐘,這樣學生能夠瞬間被這種趣味性的跑步游戲吸引,變得非常開心。在學生訓練幾分鐘之后,再進行下面的正式體育訓練,能夠迅速進入狀態,從而達到熱身運動的效果。總之,教師通過趣味性的小游戲取代傳統意義上乏味、枯燥的熱身運動,不但能夠實現熱身的目標,而且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以及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2.應用趣味游戲的遷移功能化解體育教學的難點知識
學習遷移指的是通過一種學習而影響到另外一種學習。學習遷移有非常廣的范圍,只要是通過學習得到的經驗,涵蓋行為方式、態度、技能、知識等都能夠在相應條件之下進行遷移。遷移存在正負的區別,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仔細地探究、科學地組織、合理地應用,盡可能地體現遷移的積極功能,防止遷移的負面影響。由于學習體育技能具備相應規律,因此,教師在教授學生體育技能的過程中,靈活有效地應用遷移規律,大大地優化體育教學的整個過程。為了讓學生更迅速地學習和把握正式講解課程的體育技能,教師能夠在課堂導入環節組織趣味游戲,確保趣味游戲的內容類似于正式講解課程的教學知識,從而使學生向學習的體育知識上遷移,推動學生更有效地學習和理解體育知識。例如,教師在講解立定跳遠的時候,能夠將小青蛙跳荷葉的趣味游戲引入,讓學生對青蛙的跳躍動作進行模仿,進而學習和理解立定跳遠的技能,然后通過教師的點撥與引導,對難點進行分析,學生就能夠迅速地學習和掌握立定跳遠的技能。教師以這種方式進行教學,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從而切實體現在趣味游戲中遷移學習的優勢。
3.應用趣味游戲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小學生的特點是活潑好動,具備好勝心理與好奇心理,而富有趣味性的體育游戲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因而跟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相適應。可以說,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趣味游戲不但能夠推動學生更快更好地學習體育技能和知識,而且能夠發展學生的智力、娛樂學生的身心、增強學生的體質、陶冶學生的情操。尤為關鍵的是,小學生在參與體育游戲的過程中,能夠增強團隊觀念,培養自律、自信、堅強的良好品質,從而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耐久跑運動的時候,組織老鷹抓小雞的耐久跑趣味游戲。小學體育新課標的教學理念注重學生學習主體性的體現,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小學生的生理特點,選用耐久跑的內容,實現學生持久耐力的發展,培養學生的意志力,培養學生敢于戰勝困難的精神和頑強拼搏的毅力。而通過老鷹抓小雞的趣味游戲的方式進行耐久跑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自主、獨立、合作學習、團結協作觀念,從而有利于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4.結語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趣味游戲能夠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身心,順利地完成體育教學任務與實現體育教學目標,從而大大提高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小學體育教師應當注重趣味游戲的應用,發揮趣味游戲的優勢,進而更有效地服務于小學體育教學。
參考文獻:
[1]洪愛華.實施體育綜合干預保障學生健康成長[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10).
[2]安全順.一堂拖堂的體育課——教師要奉行自己的承諾教學案例[J].赤子(上中旬),2015(21).
[3]胡蜜,吳友良,宋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化現狀研究[J].體育科技,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