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麗
摘 要: 高中數學習題教學對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基本運算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都有著良好的培養作用,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嚴格遵循習題教學的原則,能夠避免教學中出現的弊端和不足。本文對高中數學習題教學的原則,從啟發性和層次性,常規性和新穎性,針對性和目的性,典型性和示范性,以及全面性和選擇性這五項原則做了論述。
關鍵詞: 高中數學 習題教學 五項原則
學生學習的主戰場是課堂,而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習題教學占據了大部分,學生在習題教學中能夠開發思維,鍛煉規范答題的好習慣,培養抽象思維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在解題過程中又鍛煉了基本的運算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學生能夠和教師建立良好的反饋系統。但是由于在現代的習題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弊端,例如教師在習題教學中過于浮躁,不認真寫解題步驟,這就失去了習題教學的意義。又例如教師在選擇例題時傾向于難題,盲目拔高,導致學生接受不了解題的基本思路。對于這些存在的問題,教師必須認真思考,努力解決,嚴格遵守習題教學的五項原則,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
一、啟發性和層次性原則
習題教學能夠幫助學生鍛煉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深刻性,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所以在習題教學中選擇例題和習題時要選取對學生有啟發性的題目,這樣可以使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受到感悟,同時選擇題目要具有層次性,所謂的層次性就是題目不宜過難,也不宜過易,要難易適中;思維的跨度不宜過大也不宜過小,要大小適合,因為題目過難、思維跨度過大,會打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對學生思考問題造成一些障礙;而題目太簡單,思維跨度過小,使學生輕而易舉地就能夠得到問題的答案,這樣就達不到要開發學生思維的目的,起不到培養學生的作用。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啟發性和層次性相結合,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例如,教師在講解數列求和這樣的問題時,選用的題目不要只是簡單求和,還可以選用由數和數列相乘的題目,在講解時要循序漸進,一步步由淺入深地講解,這樣學生就能夠深入掌握題目的解題步驟、思維和方法。
二、常規性和新穎性原則
在教學過程中,常規性的題目可以培養學生的基本思維能力和預算能力,但是學生長時間地做常規性的題目會導致審美疲勞,容易產生厭學情緒,于是需要教師將常規題改編變成新穎題。結構獨特、形式新穎的題目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也可以在解題思路上加強新穎性,這樣學生就會發現數學的魅力,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但是教師不能一味地追求題目的新穎性而忽視常規性題目的訓練,因為在考試中解題用得最多的還是常規的題目和常規的解題思路。所以在習題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常規性和新穎性相結合,正確對待常規型和新穎性的原則[1]。
三、針對性和目的性原則
因為課堂時間有限,所以教師在選擇例題和習題時要有針對性,在上課前提前備好課,想好學生學習這節課需要掌握的學習方法和思路,這樣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地選擇題目,不僅能夠提高教學效率,而且能夠使學生明白這節課所學的具體內容,有利于學生建立自己的知識框架和思維體系。例如在學習圓與函數時,教師可以針對學生是否對解析式已經徹底掌握,是否理解解析式的內涵,本著這樣的目的多出一些能夠鞏固學生基礎知識的題目,使學生能夠扎實地掌握基本的知識,才能夠為以后的深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2]。
四、典型性和示范性原則
教師在選擇例題時要具有典型性,能夠代表大多數題目的解題思路,可以教導學生基本的解題思路,解題方法,以及題目規律,可以使學生在解決其他題目時能夠從教師所講的例題中受到啟發,這樣就到達了習題教學的典型性原則。教師在課堂上講課時,對例題的演算就是對學生的示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解題步驟就是對學生的規范,學生會模仿教師的解題步驟,以此作為自己的解題步驟。所以教師在示范的時候不能潦草,更不能漏寫解題步驟,教師的解題規范了就能夠幫助學生的答題步驟進行規范,這對學生今后學習數學、考試都有一定的幫助[3]。
五、全面性和選擇性原則
全面性指的是教師在選擇習題上要選擇形式多樣,知識涉及豐富,解題技巧多樣的題目,在這么多題目的面前,教師就要做出選擇,選擇那些適合學生的、適合教學大綱的,能夠啟發學生又不是很難的,所以習題教學的最后一個原則就是全面性與選擇性相結合。教師在選擇能夠設計多樣、全面的題目的同時又要選擇能夠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夠有效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例題、習題,嚴格遵守全面性和選擇性的原則。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教學要重視習題的教學,在習題教學過程中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構建完整的數學框架體系。習題教學對高中數學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嚴格遵守習題教學的這五項原則,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李軍生.談高中數學習題教學的五項原則[J].教育探索,2008,05:32-33.
[2]張志勇.談高中數學習題教學的五項原則[J].中華少年,2015,18:131.
[3]林文.高中數學習題教學的五項原則[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3,09: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