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娥
摘 要: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比較強的學科,知識之間的聯系也比較緊密,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尤其要注意到這一點。好的學習態度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先決條件。態度決定一切。學習數學需要我們善于思考,需要我們多問為什么,要知道知識的來龍去脈。學習數學還需要獨立思考,只有通過獨立思考學會的知識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知識。
關鍵詞: 數學教學 數學思維 獨立思考
數學教學的重心應該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會學生用數學思維思考問題。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比較強的學科,知識之間的聯系也比較緊密,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尤其要注意到這一點。如果學生的知識出現斷層,我們就應該幫助他們及時補上。數學是一門和現實生活比較接近的學科,我們在教學中應該時刻注意到理論聯系實際。學好數學需要學生獨立思考,只有通過獨立思考學會的知識才是學生自己的知識。我們應該幫助學生形成喜歡思考和善于思考的學習習慣。學生的獨立完成能力也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重點。我們在教學中還要注意到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多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樣不但可以縮短和學生之間的距離,還可以提高講課效率。充分的備課是我們上好一堂課的先決條件,我們在備課時應該注意到學生的整體知識水平,盡量擴寬學生的知識面,多引入一些有趣的情境緩解課堂緊張氣氛。通過課后作業我們可以很好地了解到學生的整體知識掌握情況及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生的學習態度是學生學好知識的重要方面,我們在教學中要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以上是我認為學生學好數學應注意的環節,下面將展開來說。
好的學習態度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先決條件。態度決定一切,老師們特別要注意到這一點。我們要讓學生知道數學是一門娛樂性比較強的學科,數學和我們的生活很接近,不需要死記硬背,沒有那么多需要寫的文章。學好數學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難題。最主要的是數學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難學。只要我們認真學習,理解每一個知識點,聽老師的話,按時預習新知識,認真聽老師講課,及時復習,人人都可以成為小數學家。
學好數學需要一個善于思考的腦筋。學習數學需要我們多問為什么,知道知識的來龍去脈。學習數學還需要獨立思考,只有通過獨立思考學會的知識才是自己的知識。偉大的教育學家孔子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們在學習的時候應該注意到這一點,很多學生把自己弄得很累。大家一樣都在學習,但是有些學生成了學習的機器,只知道學習而不會思考,這樣學習的結果就是把自己弄得很累,但是也學不到真正的知識。很多學生不喜歡思考,遇到問題總是喜歡等老師的答案,有些孩子在做家庭作業的時候喜歡讓家長陪著,沒有家長陪著就不能寫作業,遇到稍難的問題就問家長。很多家長也錯誤地認為這是幫助了自己的孩子,其實不然,正因為家長的溺愛,讓孩子失去了獨立完成作業的機會,失去了獨立思考的機會。以至于很多孩子在考試的時候不能做完題,取得理想的成績。
預習加上課上認真聽講再加上及時復習是學好數學的重要環節。學習數學同樣需要課前預習,需要對將要學習的知識有整體了解,知道將要學習的知識難點。我們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需要潛意識地加工,接受新知識需要一個過程,在預習的時候,我們能夠對將要學的知識有個整體了解,知道自己會什么不會什么,這樣在老師講課的時候便能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提高聽課效率。學習知識需要我們潛意識的加工,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一開始接觸的難點和難懂的知識經過一段時間就能夠明白,其實這就是我們潛意識加工的結果。理解了新知識并不代表就掌握了新知識。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有些孩子在聽課的時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了。但是課下一做題就犯傻,這說明學會知識和學會應用知識是學習的兩個階段。學習新知識就是要學會利用知識解決問題,不然就是白學了。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呢?我們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應該搞清楚為什么要學這些知識,學了這些知識有什么用,這些知識和舊知識有什么聯系。在課后應該及時復習知識,將新知識和舊知識進行對比學習。
了解學生的知識背景和學生的思維習慣可以提高教師的講課質量。小學階段的學生還處于形象思維比較發達的階段,我們在教學中要多用形象性的語言進行授課,在講課的時候將復雜問題簡單化,很多知識其實比不難理解,只要我們將一個復雜的問題分解成幾個簡單的小問題就能讓學生明白了。我們在課下要多和學生接觸,縮短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只有我們和學生溝通好,才能更好地授課。比如學生在學習元角分的時候總是不能清楚地弄明白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我們在講課的時候要是將元角分和學生的零花錢聯系起來,那么學生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學習數學要注意到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比較緊密,一旦知識出現斷層就會影響到后續的學習,試想如果學生連乘法口訣都不會背,那么學生就很難進行下面的學習了。其實數學基礎知識并不多,只要我們將這些基礎知識給學生講透徹,學生真正理解和學會應用這些基礎知識了,就能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