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學歷史課程標準研制過程的歷史思考

2016-03-23 04:51:30姬秉新王從華
歷史教學·中學版 2016年1期
關鍵詞:中學歷史

姬秉新 王從華

[關鍵詞]中學歷史,課程標準,課程設計,課程政策

[中圖分類號]G6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0457-6241(2016)01-0058-07

一、問題的提出

課程政策是國家教育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學者科里斯特(krist)和沃克(walker)為課程政策下的定義是:“兒童在學校里通常會被要求學習某種學科,或被禁止學習什么,被鼓勵去探索什么問題,回避什么,提供機會學習什么現象,避免形成什么意義。當這些要求追求一致并持續不斷地被執行的時候,我們把這些清楚或不清楚的行動指南稱為課程政策?!闭n程政策要解決的是調整學校的培養目標與培養內容、培養方式之間的偏差,當課程政策的制定主體是政府部門的時候,這樣的課程政策也就屬于一般的公共政策的一部分。一般來講,文本的或靜態的課程政策包括課程方案、課程計劃、課程標準、課程大綱、教材以及相關的保障性或解釋性的文件。

目前對教育政策制定的研究一般參照公共政策的制定過程與步驟,陳永明等人將課程政策制定的決策類型分為三種第一種是行政型,采用自上而下模式,由中央教育行政部門決定和修訂課程,變動性較小,課程權力集中在中央,中央制定的文本政策可以包括概括性的指導方針,通過政府立法而制定的正式文件,每個學生要獲得的具體規定能力等,如法國、俄羅斯、中國等屬于這種類型。第二種是草根型,采用由下而上方式,由各地教師團體或地方教育機關決定或改變課程,其變動性較大,在課程權力上,地方擁有較大的自主權,并沒有統一的課程標準,美國是典型代表。第三種是示范型,既依循中央教育行政部門之要求,即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預期目標,又能廣泛采用專家、學者、教師、家長等的意見,并將課程研究成果先作為示范性的使用及修訂,通過充分的實驗研究,然后普遍實施,典型的國家是日本。20世紀80年代后,很多國家課程政策的制定作了很大調整,出現了第三條道路的趨勢,表現在課程政策上,集權控制的行政型與追求民主及彈性的草根型紛紛作出調整,以期尋找國家課程的適度權限,宏觀把握、控制教育質量,最大限度發揮教育對國家發展的功能。

新中國成立以后,指導中學歷史教育的文本經歷了由“教學大綱”到“課程標準”發展的歷程,這種變化與我國60年來的政治形勢、經濟發展與教育改革的形勢相適應。教學大綱作為我國歷史教育的指令性文件,對我國歷史教育的發展、人才的培養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教學大綱在我國50多年的發展演變過程中,其自身建設雖漸趨完善,但仍有著難以克服的缺陷。基于此,21世紀的歷史課程改革才以“課程標準”取代“教學大綱”。歷史教學大綱作為指令性的政策文本,其制定過程與作為指導性的課程文本——歷史課程標準,有很大不同,主要采用委托制定到審批或審查再到頒行的程序,即由教育部委托專門機構——人民教育出版社組織制定,然后交由教育主管部門或審查委員會審查通過,最后由教育部頒行。其中,1956年中學歷史大綱(以下簡稱“56大綱”)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制定的第一套歷史教學大綱,其制定的過程具有開創性和示范性,也是規模較大的一次中學歷史課程文本研制的活動:1992年義務教育中學歷史教學大綱(以下簡稱“92大綱’)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研制時間最長、參與人員最多、質量最好的一部大綱,其研制過程也具有很強的代表性。

21世紀初,教育部采用了委托立項與招標立項相結合的方式來研制中學歷史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程標準”),以委托人或中標人作為負責人組建課程標準研制組,并與課程方案研制組以及語文、數學、英語等其他課程標準組同步進行課標的研制?!罢n程標準”初稿完成之后,交由相關審查委員會審查通過,經教育部頒行,在試驗區試行之后,向全國推廣。世紀之交的中學歷史課程標準研制過程體現出鮮明的變革特點,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反思這一階段歷史課程標準研制過程,對今后國家歷史課程標準和地方歷史課程標準的研制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二、中學歷史課程標準研制的主要過程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家對歷史教育格外重視,賦予歷史課更大的責任。1999年6月,第三次全國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強調國運盛衰系于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首要任務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面向二十一世紀現代化建設需要的社會主義新人”。在這種形勢下,歷史課程無疑面臨著重大的改革。

新課程設計中參與設計人員的數量是我國歷次課程改革史上最多的一次,近千名的設計人員形成了三個大型研制團隊:課程標準研制組、課程項目組、課程工作組(如圖1所示),這三個研制團隊都在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及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的組織與協調下開展工作。以義務教育為例,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組下分18個學科組,有300多位核心成員。課程項目組的部分專家同時也在課程標準研制組或工作組,項目組根據研究的問題又分為若干具體課題組,這些課題組是根據新課程研制,尤其是實施中可能遇到的難點而有系統地研究、突破,如校本課程與課程資源項目組、學生評價項目組、課程實施項目組、教學實施與教師專業發展項目組以及新課程傳播與社會理解項目組等。課程工作組由課程專家構成,他們除了擬定課程方案以外,還起到與各個課程標準研制組的溝通與協調的作用,在課程標準設計過程中,他們被分派到各個學科組一起研討,最后信息反饋到工作組中交流、斟酌,以把握各科課程設計的總體趨向與風格。

中學歷史新課程設計人員的確定。1999年,教育部成立“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新課程的大型研制工作全面啟動。1999年12月到2000年1月,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分別召開了八所師范大學校長會議和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項目啟動會。在啟動會議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向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西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西北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和中央教科所、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等單位,公布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項目申報、審批及管理辦法》和項目概覽,其中包括高中歷史課程課程標準研制的項目,明確了項目申報及評審原則與要求。會議之后,教育部又以文件的形式向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教委下達了有關通知,號召全國的教育科學工作者、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廣大教研人員和教師申報研究項目。課題申報下達后,教育部收到各地遞交的申報方案共計261件,其中高中歷史課程設計方案十多件。2000年3月16日至18日和4月18日至20日,教育部組織31位專家組成初審委員會,先后兩次對各地提交的課題研究方案進行審核。為了做到項目審查的公平合理,在審查過程中每一份申請表中的研究人員介紹部分不提供給審查專家,稱之為匿名招標。高中歷史課程設計項目初評出來的中標人是西北師范大學姬秉新。2000年5月,教育部組織專家成立復審委員會,并于16日至18日,對初審委員會提交的各個項目研制方案進行再次審議和討論。這次討論通過了所有項目的送審方案,并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見,自此,普通高中歷史課程設計項目的方案基本確定下來。

2000年5月至6月,委托的義務教育歷史課程組與招標的普通高中歷史課程組合并,由北京師范大學朱漢國和西北師范大學姬秉新擔任課標組負責人,開始著手準備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的研制工作。

1.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的設計過程(2000年7月至2001年7月)

2000年7月,包括歷史課程標準研制組在內,各科課程標準研制組同時展開研制工作。義務教育綱領性會議是在2000年8月份召開的,即“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理科、文科項目負責人會議”,這次會議確定了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研制的時間維度和內容維度。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義務教育各科課程標準的初稿要2001年3月份之前完成,各個領域課程標準統一思想體系與話語特征,即采用“共同框架”洛科課程標準的內容包括五個明確的縱向線索,導言、課程目標、內容標準、課程實施建議和課程評價:同時,還有一個內容維度,即以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作為橫向的線索。2000年9月至2001年3月,各科課程標準研制組每月一次集中,每次拿出一定的進展。在這一段時間里,教育部在北京大興七次召集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項目核心成員,幾乎是每月一次,每次大約集中一周左右,在這一周中,200多位參與新課程研制的專家首先要聽取教育部的具體部署和對課程標準編寫的反饋意見,然后用更多的時間進行課題組內的交流研討,編寫課程標準,同時向教育部匯報進展情況。

歷史課標組第一次核心成員會議召開的時間是2000年7月25日至28日。會議的主要內容是傳達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項目第一次負責人聯席會議精神,商定中學歷史課程標準研究計劃并落實前期各子課題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成員。核心組成員朱漢國、姬秉新、王斯德、陳其、馬世力一致認為,中學歷史課程標準的研制過程應是一個開放的、科學的和民主的過程。研制中將采用專家專訪、比較性研究、現狀調查與分析、專題性理論研究、區域性座談、個體與群體協作,以及合作研討等方式。整個研制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前期理論研究、研制課程標準、編寫教材指南。

第一階段的工作,即前期理論研究,應根據教育部的新精神,爭取在2000年9月底完成。在這一階段中,主要確定下列八個方面的問題及相關負責人:國外中學歷史課程與教學現狀研究(陳其負責)、國內(包括港、澳、臺)中學歷史教學現狀調研(陳其負責)、學生歷史學習的心理與方法研究(姬秉新負責)、歷史課程目標研究(馬世力負責)、歷史課程標準的框架結構研究(姬秉新負責)、歷史教學評價問題研究(王斯德負責)、歷史學科發展對中學歷史教學影響的研究(朱漢國負責)、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中學歷史教學的影響(馬世力負責)。本階段研究成果的形式是調研報告和專題論文,字數不得少于1.5萬(不包括復印資料、附錄等)。

在前期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從2000年10月開始,進入中學歷史課程標準的研制。2000年10月16至19日,歷史課程標準組召開第三次會議,討論明確了核心組成員的分工以及標準編寫的基本要求,編寫完成課程標準的初稿,并提出10月30日前完成標準初稿的修訂本,11月20日前各自征求初稿的意見的要求。2000年12月4至12月12日,課程標準組召開第四次會議,核心組成員匯報各自征求意見的情況,對標題問題、層次問題、銜接問題、用詞問題、可操作性問題展開討論并達成共識,完成了對各部分內容標準的修改。2001年1月3至8日,課程標準組召開第五次會議,工作的重點是精簡課程內容,減少學習主題、降低目標難度,討論課程專家組提出的批評意見,即內容陳舊、學科色彩明顯、缺乏人文關懷等問題,對課程標準再做進一步的修訂。2001年1月31日至2月5日,課程標準組召開第六次會議,對課程標準初稿進行討論修訂。在此期間,歷史課程標準初稿曾經向中宣部、中央黨校、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文獻研究室和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及社科院等高校院所的專家多次征求了意見:課標組核心成員也多次向北京、南京、蘭州等地征詢意見。稍后,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委托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七所大學的課程中心對各科課程標準(初稿修改稿)組織了系統內的廣泛征求活動,征詢意見的對象包括一線教師、教研員、教育專業工作者,共有兩百多人參與了閱讀課程標準、提出了問題和修改意見。

2001年3月,課程標準初稿形成之后,教育部再次組織大型的社會征詢活動。這次征求意見是在廣東深圳、廣西玉林、福建廈門、江蘇蘇州、遼寧大連、河北石家莊、湖北武漢、上海,以及西南、西北等十個地區進行,涉及教育界和社會各界人士623名,還包括了67位國有大型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國外獨資企業、民營科技企業的高層領導。在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各學科課程標準進一步修改完善。2001年5月,教育部邀請了75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文史專家、藝術家及教育專家對18科課程標準進行了審議。2001年6月,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與其他各科課程標準經教育部黨組成員的集體審議,獲得通過2001年7月教育部正式印發了包括歷史課程標準在內的18個學科的課程標準(實驗稿。2001年9月,新課程進入27個省、市、自治區的38個縣級試驗區進行實驗。

2.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的設計過程6001年7月至2003年3月)

普通高中歷史新課程的研制是在2001年7月啟動的,由于高中課程方案和各科課程標準需要考慮與義務教育課程的銜接、學分制管理、選修必修課程劃分以及高考等問題,并且課標組成員還同時承擔編寫義務教育教科書任務,因此,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研制經過了相對較長的歷程?;诹x務教育新課程研制的經驗,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的研制也經歷了調研一基礎研究一文本制作一意見征詢等環節。具體設計過程可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2001年7月至10月,教育部召開了三次普通高中新課程會議,組織參與新課程研制的核心成員討論高中課程方案必須面對的核心問題:高中階段教育的性質、任務、培養目標、課程結構,高中課程的多樣化、選擇性,以及高中課程改革與高考的關系、高中學分制管理等。與此同時,歷史課程標準組完成了相關調研和基礎研究,具體有21世紀中學歷史課程展望、國外歷史課程現狀研究、國內高中歷史課程改革分析、社會對高中歷史課程的需求調研、高中生歷史學習的特點。在前期研究過程中,課標組核心成員初步形成了對高中歷史課程的框架型設想。一種設想是高中歷史課程可分為兩類:一是基礎性課程(包括共同基礎課和選修課),二是拓展性課程(包括A層面和B層面兩類課型)。第二種設想是高中歷史課程分成不同學習領域,即人文社會領域和科學技術領域。

第二階段,提出高中歷史課程的基本結構——模塊。2001年11月27日至12月3日,教育部組織了普通高中課程標準研制的第四次會議,課程工作組集中對普通高中課程框架進行了研討,提出普通高中課程“模塊”的整體設想。歷史課程標準組則具體討論高中歷史課程的結構,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課程教材中心領導也先后參加了歷史組的討論。歷史課標組主要圍繞“是否要設共同基礎的必修課”,“如何設置選修課”等問題展開了討論,最后形成了一個基本的課程框架:共同基礎課30個專題(中國古代史8個、中國近現代史12個、世界史10個),選修課10個專題(推動人類進步的重大科學發現、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影響人類進程的思想解放運動、歷史上的重大改革、文明的交往與沖突、20世紀戰爭與和平、文學作品中的歷史、世界文化遺產介紹、近代中國社會生活的演薊。

第三階段,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初稿的形成。2002年1月到6月教育部又先后召開了五次會議,歷史課程標準組在撰寫課程標準初稿的過程中,就課程標準的結構、模塊的劃分、專題內容的選擇與表述、課時分配、標準各部分的表述分別進行了專題研討。在此期間,課程工作組以及課程工作組的有關成員多次參與歷史課程標準組的討論。2002年5月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初稿基本形成,并對初稿進行了反復的修改。

第四階段,征求意見與初稿修訂。2002年7月,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研制過程相似,教育部組織了一系列的意見征詢活動。2002年8月至2002年12月,歷史課程標準組根據反饋的意見對課程標準初稿進行了反復的修改。

第五階段,審議通過,頒布實施。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研制過程相似,各科課程標準經過相關專家審議后,2002年12月22日,教育部黨組討論并原則通過了《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和各科課程標準,2003年3月正式向社會公布,并于2004年秋季進入試驗區實驗。

三、中學歷史課程標準研制中的

主要特點分析

課程設計問題是一個實踐問題,但這一實踐過程是有目的,“在人類的社會實踐中,主體一開始就對自己的需要有自覺的意識,并且能在大腦中以觀念的形式改造甚至創造外界對象,能夠在大腦中對實踐活動的過程進行預演,從而一方面把自己的需要外化為一定的對象物,使其成為實踐活動的目的,另一方面,通過對外界對象的認識,獲得達到這一目的的知識、手段,為滿足自己的需要服務”。60年來,中學歷史課程設計的歷程充分展示了實踐的這種目的性,正是由于這種目的性的指引,歷史課程設計過程才得到了不斷地發展完善。

1.根據國情,借鑒和改造國外經驗,改進中學歷史課程設計的流程

“56大綱”的研制過程主要借鑒前蘇聯經驗,主要作為國家政策文本來研制的,政治主導的傾向比較突出,相對來說,脫離了我國中學歷史教學的實踐。這種情況在“92大綱”文本的研制中得到了改善,變化是第一,文本編制人員的廣泛代表性,尤其是優秀歷史教師的加入,使大綱文本與教學實踐有了結合的主體因素:其次,大綱初稿制定后,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實驗再進行修訂,體現了大綱研制過程的相對開放性,進一步加強了課程文本與教學實踐的聯系。“課程標準”的研制過程吸收和借鑒了歐美地區國家課程設計的先進經驗,文本研制過程體現出鮮明的行政模式,并且構建了一個相對系統、嚴密、有序的設計流程,并把文本研制過程與反饋系統有機結合起來,既保證了課程文本的質量,也形成了一個相對開放的文本研制流程。

新課程歷史課程標準的研制與課程方案以及其他學科課程標準同步進行,形成了一個相對系統嚴密的過程,從圖2(見下頁)我們可以看出,本次課程方案與標準研制的過程經歷了五個階段,具體包括1.項目招標,確定研制方案與人員2.基礎研究3.新課程方案即各科課程標準草案形成;4.修改與修訂5.新課程方案及課程標準頒行。而且整個研制過程又于一系列的反饋系統有機地結合起來,反饋系統是在“草案”公布前,反饋系統是在草案“草案”公布后,這使課程方案與標準的研制過程形成了持續開放的機制。

圖2:“課程標準”設計流程圖

2.在課程設計過程中,由課程設計人員內部的討論協商逐步發展到課程設計的內部與外部相關人員之間建立起一種長期有效的協商文化

“56大綱”的文本研制主要是歷史教材編寫專業人員的內部討論與協商:“92大綱”就擴大到歷史教材編寫專家、高校歷史學專家和一線優秀教師的討論與協商,而“課程標準”則充分發揮了歷史學專家、歷史教育專家、課程專家與教育部官員之間的對話優勢,形成了一種協商文化,在不同專業視閾的融合中推進歷史課程文本的研制。課程標準研制的整個過程都伴隨著教育部官員、課程工作組成員、課程項目組與課程標準組成員之間的討論、堅持、協商與妥協。就歷史標準研制過程而言,協商文化主要表現為課標組內部成員的協商和歷史課標組、課程組與教育部官員之間的協商兩種形式。

3.由中學歷史課程文本的獨立研制逐步發展到多學科(包括課程方案)文本研制的組合

“56大綱”和“92大綱”都是獨立的研制過程,“課程標準”的研制則和課程方案以及其他學科課程標準同步進行,這種文本研制流程有助于加強各學科之間的聯系,使基礎教育階段的課程文本能夠形成一個聯系密切的文本體系。

四、新世紀中學歷史課程標準

研制過程的反思

新中國60年多年來,我們往往只重視歷史課程設計的結果,而忽視歷史課程設計的過程。到目前為止,我們還很少看到對中學歷史課程設計過程進行研究的成果,而中學歷史課程設計者也缺少對歷史課程設計過程進行回顧與反思。

“56大綱”是新中國研制的第一套教學大綱,具有鮮明的行政色彩,從構建學科知識體系的角度來評價,這套大綱的文本質量還是很高的。30多年以后,參加過大綱編寫的蘇壽桐先生對這套大綱的評價是:“不但對當時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的中小學歷史教科書具有指導作用,也對以后歷套教學大綱和教科書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薄?6大綱”的研制過程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者先,確定大綱文本研制的議程、規劃過程和審定都是由行政部門來完成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是具體的執行機構。其次,研制人員的來源比較單一,主要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史教材編寫人員。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歷史課程設計和教材編寫專業人員是非常缺乏的,人教社歷史室的大部分編寫人員是1953年以后從全國各地調入或借調的,主要研制人員的研究領域是中國史,研究世界史的專家只有楊生茂和李純武兩個人。研制人員的歷史學專業背景決定了“56大綱”只能構建一套歷史學科體系的中學歷史課程。又由于世界史研究人員較少,在短時間內制定出高質量的大綱文本也是難以實現的,因此,在世界史部分更多地借鑒前蘇聯的歷史教學大綱也是當時的必然選擇。第三,受政治形勢和意識形態的影響,中學歷史課程設計的指導思想是既定的,所以本次大綱的研制工作主要集中在課程內容的選擇與組織上。第四,主要依靠研制人員個人的作用,集體協商與研討發揮的作用十分有限,因而,五部中學歷史教學大綱的結構和內容有較大差異。第五,研制過程比較簡單,與歷史教材編寫同步進行,大綱成了教材的縮略本,或者反過來說,教材是對大綱的具體化。

“92大綱”研制的過程與“56大綱”相比,行政色彩有所淡化,學術性凸顯,形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研制流程,討論編寫意圖,明確分工一草案整合,集體討論一通過審查,進行實驗一重新修訂,通過審查一正式頒行。本次課程設計的過程主要特點是,第一,研制的過程比較科學,尤其是“進行實驗”和“重新修訂”這兩個環節,使文本研制與教學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增強了大綱在實施中的操作性。第二,參與大綱研制的人員有較廣泛的代表性,既有教材編寫專家、歷史學專家和歷史教育教學研究專家,還有優秀的中學教師參與,這些人員集中在一起,反復交流、研討與協商,及時吸收了歷史學界和歷史教育界最新的研究成果,既保證了教學大綱文本的質量,又增加了教學大綱在實施中的適切性。第三,制定過程比較平穩、從容、務實、有效、嚴謹。

中學歷史課程標準的研制過程作了重大調整,在歷史課程發展史上呈現出新的特點,但其存在的許多問題也是值得反思的,具體而言,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缺少課程設計理論的支撐,課程設計過程安排得不夠科學。如文本研制的時間比較倉促,研制人員之間缺少充分的溝通與磨合:文本研制過程主要是自上而下的形式,缺少教學實踐的檢驗,缺少對課程標準文本的及時評價簿等。文本研制者的代表面不夠廣泛。具體來說表現如下,第一,缺少貫通古今、融匯中外的歷史學者參與,第二,文本的研制者大多是沒有從事過中學歷史教學的師范大學的歷史學專家,第三,師范大學從事歷史教育教學理論研究的專業人員較少,第四,長期從事中學歷史教材編寫研究和教育科學研究者占極小比例:第五,始終沒有中學教師和學生的參與。在歷史課程標準研制的過程中,受西方教育學和心理學影響的課程專家在理論層面起著絕對的引領作用,他們的很多教育理念是積極的和先進的,但新課程實施十多年的事實證明并不符合中國國情,對這些理念的僵化操作破壞了歷史課程的科學性。在文本研制過程中,前期準備不夠充分。如歷史課程設計的基礎研究(包括教育哲學、歷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方面的研薊、國際比較研究、學生需求研究等工作做得不夠深入,致使制定出來的課程文本與教學實踐、社會實際差距較大。在協商過程中,討論的問題不能聚焦,缺少必要的學術爭鳴。這么短時間要研制高質量的課程標準是不可能的。人少(尤其懂中學生學習需要的人少)、時間短、反對意見聽得少是這次課程標準研制的最大不足。上述問題的出現主要原因是對歷史課程設計過程本身沒有進行專門的研究,沒有對設計程序進行科學的規劃和論證,設計過程中缺少相應的合作機制和有效的組織,等等。這些問題目前都需要在認真反思過去的設計實踐和借鑒別國先進研制技術的基礎上進一步展開深入地研究,從而能開發出適合我國中學歷史課程標準設計的一套程序,并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完善,真正能為提高中學歷史教育質量發揮作用。

[作者簡介]姬秉新,陜西西安人,西北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基礎教育改革、歷史課程與教學理論研究。

王從華,安徽固鎮人,上海師范大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歷史、語文學科課程與教學論和教育史研究。

猜你喜歡
中學歷史
論“大歷史觀”指導下的傳統歷史教學變革
中學歷史教學中高效課堂的改革分析
淺議中學歷史教學中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
淺析中學歷史課堂中對案例教學的有效運用
淺談中學歷史學科備課組教研協作文化的構建
論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歷史思維能力培養與探索
中國市場(2016年41期)2016-11-28 06:42:31
中學歷史教學芻議
中學歷史教學中的創新教育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7:07:40
淺論史料教學在中學歷史中的作用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2:09:47
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改革的進展及需要解決的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а∨天堂一区中文字幕| 色偷偷一区|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激情亚洲天堂| 亚洲国产无码有码| 91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97se综合| 成人午夜免费视频|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色婷婷综合激情视频免费看|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主播第一区| 欧美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尤物视频在线| 72种姿势欧美久久久大黄蕉| 热热久久狠狠偷偷色男同| 一级毛片高清| 激情综合图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级在线看|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天堂在线www网亚洲|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 国产凹凸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美女人喷水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欲色天天综合网| 亚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91欧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无码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va|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熟女偷拍|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精品福利网| 亚洲天堂网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国产91精品最新在线播放| 亚洲天堂日韩av电影|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下载 | 精品成人免费自拍视频| 日韩国产另类| 国产拍在线| 韩日免费小视频| 国产尤物在线播放| 性欧美久久| 伊人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在线欧美日韩| 日本成人一区| 88国产经典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黄色免费电影| 毛片在线看网站| 亚洲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九色综合视频网|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国产人人干| 囯产av无码片毛片一级| 欧美色图久久| 99久久国产精品无码| 蜜桃视频一区| 精品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激情爆乳一区二区| a亚洲天堂| 午夜国产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www|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 国产制服丝袜91在线| 五月天天天色| 亚洲浓毛av| 四虎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色婷婷综合激情视频免费看| 天天综合色网| 久久亚洲精少妇毛片午夜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