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莉娟
摘 要: 在中等職業學校正在推進的教育改革中,提高中職生的思想道德素養是學校教育的重點,也是培養現代化建設勞動技能人才的需要。中職校成了提高中職生思想道德素養的主要場所,德育課堂成了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主陣地。當今中職學生的德育課堂教學狀況卻令人擔憂,已經很難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如何利用課堂教學提高中職生學習德育課的興趣,是實現中職德育課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作者結合多年德育教學實踐,闡述如何提高德育課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 中職學校 德育課堂 教學實效性
隨著時代的發展,思想道德素養逐漸成為評價一個合格人才的標準之一。在中等職業學校推進的教育改革中,提高中職生的思想道德素養是學校教育的重點,也是培養現代化建設勞動技能人才的需要。中職校成了提高中職生思想道德素養的主要場所,德育課堂則成了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主陣地。但當今中職生的德育課堂教學狀況卻令人擔憂,現已很難適應新形勢的要求。
一、當今中職德育教學面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首先,一些中職學校一味強調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和專業知識,沒有將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放在應有的位置上。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往往忽視學生道德行為的管理,也不重視學生心理狀態的變化,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其次,中職德育教學采用的教材內容缺乏可讀性,形式過于呆板,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再次,中職德育教學仍停留在理論階段,教學方法脫離實際,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中職生正處于人生邁向成熟的過渡期,其特點是心理素質不穩定。他們經過較短時期的技能學習和培訓,就到了工作崗位上,這樣就給他們本身不穩定的心理制造了障礙,產生了迷茫、困惑,長期下去就會出現心理問題?,F如今農村的孩子很多都是留守學生,缺乏家庭教育,父母與孩子溝通少,長輩過于溺愛,沒有正確的家庭教育引導,出現道德偏差,養成不良的行為習慣。加上社會對中職學生存在歧視,認為他們學習成績不好,品德差,這對中職學生養成良好品德造成壓力。因此,提高中職德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加強中職生德育素養的培養,是亟待執行的任務。
二、提高中職德育課堂教學實效的策略
中職德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指的是按照中職學校德育大綱中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要求,結合中職生的實際特點,對中職生開展持續、有效的德育課堂教學活動,其結果與教學目標相比達到真實有效的程度。德育課堂教學實效性的高低首先體現在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與否及實現程度的高低上,其次體現在課堂教學過程的完整與可持續性的高低上。通過德育課堂教學,中職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健康的心理素質、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
在教學過程中,影響中職德育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因素很多,有教師因素、學生因素、學校因素、家庭因素等,這些都會對德育課堂的效果產生或大或小的影響。中職生學習的效果是衡量課堂效果的唯一標準,這與教師的教學組織能力是成正比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發起者、組織者、主導者,教師因素是影響中職德育課堂教學實效性的主要因素。
(一)提高德育教師的素質
首先,德育教師要注意提高自身素質,為中職生樹立道德行為的垂范和表率,傳授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德育課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其次,要有深厚的德育知識與理論素質,不斷加強業務學習,提高德育理論水平。對于讓學生感到困惑的思想道德問題,做出有說服力的回答,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成為中職生信任的道德權威與良師。再次,切實提高教學能力,創新教學、教法,改變教學觀念。教師要根據課程標準,認真挖掘德育新課程資源,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精心設計,創設各種教學情境,通過設疑、解惑等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第一,通過別出心裁的導入激發興趣。如在《職業生涯規劃》教材中,講到求職面試內容時,通過出示豬八戒求職故事的動畫視頻,一下子就吸引學生,讓課堂一下子就活躍起來,使學生在瞬間就呈現出對知識的渴望,很快進入“最佳學習狀態”,積極主動地探究新知。通過恰到好處的課堂導入,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提高學習的主動性,順利過渡到新知識的學習。
第二,建立濃厚的師生情感。沒有學生主體的積極參與,沒有師生之間的互動,沒有學生在活動進程中的積極內化,就沒有真實意義的教學存在。德育課的教學過程,既是學生的認知過程,又是開啟學生心靈的情感過程。因此,德育課教學要完成教書育人的任務,就要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務必重視,加強教師和學生間的感情交流,引導學生建立積極的情感。
第三,增加實踐性教學活動。在教學中,可讓學生搞調查研究、寫小論文、參觀等實踐活動。學生通過這些活動,既能鞏固和深化課堂教學的知識,擴大知識面,促進其個性愛好和創造才能的發展,又能寓教于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寓德育課教學于社會實踐活動中,引導他們運用課堂所學理論知識分析、解決實踐活動中的思想道德問題,讓學生在實踐中接受教育,在實踐中得到提高,從而提高對德育課堂學習的興趣,提高德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二)提高德育教師的專業素養
教師通過專題講座、教科研活動,改進德育教學方法,并結合工作實際進行探索,從而促進教師提高素養。教師只有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并獲取更新的科學思想和方法,才能把德育理論和學科內容有機結合,包括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新技術等,注重現代教育技術在學科教中的滲透。德育本身就是枯燥的,教師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把素材進行整合和利用,充實到德育課堂中,這樣就有利于學生理解德育課程的基本理論和觀點,進而強化課堂教學效果。教師要提高組織和交際能力,協調和處理好與家長、企業人員及社會其他人員的關系。實踐出真知,這些都需要教師在社會活動中進行錘煉和思考,并加以改進,最終提升育人水平。
(三)實施“五合一”講學案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五合一”講學案的教學模式,是將德育課堂分為明標、設疑、解惑、運用四個階段,讓學生明確知識目標,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拔搴弦弧本唧w的做法包括三個步驟:
第一步,編制“五合一”講學案。即德育組教師集體備課,把教材中每一框當做一個整體,分為知識點、思考點、關鍵點、訓練點、常見易混點等五個方面確定相關內容。知識點為教學目標之一,主要為本框需要掌握的內容;思考點就是需要弄明白的主要問題;關鍵點即重點或難點;訓練點是利用所學知識點如何解決實際問題;常見易混點即通過問題反映的容易出現理解偏差的知識點。
第二步,學生自學。德育教師在課前把編好的“五合一講學案”提前一天發給學生,學生在課前合作、自主完成自學。
第三步,課堂教學。在德育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參與、合作探究,逐一解決五合一表中的問題并進行師生的課后反思。
(四)創新德育教學評價體系
在教學評價方面,中職學校應該加強德育教學評價的創新設計,以便全面考查德育教學的效果。除了每學期期末進行學生的德育知識的考核外,學校還應該從日常出勤、課堂紀律、生活紀律和身邊人的評價等方方面面考查學生的道德素養,并將這些內容加入德育教學評價體系中,繼而完成評價指標的構建。根據學生思想道德素質開展德育教學評價活動,才能夠完成對學生的知識和行為的考查,繼而引導學生朝著預期的方向前進,并實現中職德育教學目標。
在中職德育課教學中,德育教師應樹立新型教育觀,創新教育教學方法,使德育課成為中職生真心喜歡的一門課程,為全面實現德育課的教學目標,提高教學實效性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袁園.中學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課教學有效性研究[D].上海大學,2012.
[2]陳健.“生本教育”理念下中職德育課堂教學實踐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
[3]周慧.第二課堂教育資源在中職學校德育中的運用[D].南京師范大學,2014.
[4]宋小玲.農村中職學校德育現狀及教育方法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
[5]陳麗梨.中職校德育課體驗式教學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4.
[6]丁廣靜.中職德育課堂有效教學改革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