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祖利
摘 要:高中數學既是高中階段學生學習的重點學科,也是難點學科,對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具有重要影響。隨著社會的發展,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培養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的呼聲越來越高。課程改革的實施,分層次教學模式的到來,給我們的高中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帶來了希望,同時也給教師帶來了嚴峻的考驗。
關鍵詞:高中數學;分層次;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7-091-01
分層次的教學模式應用于高中數學教學,既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參與意識,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探索精神等,也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學的順利進行,大面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那么,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該如何實施分層教學,搞好高中數學教學呢?
一、高中數學分層次教學概述
所謂的高中數學分層次教學,指的就是以教師為導演,學生為演員,不以犧牲一部分學生的發展來換取另一部分學生的發展,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種教學策略、模式和思想。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新課程改革也要求我們要搞“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的教學,然而,教學實踐告訴我們,高中學生在心理特征和生理發展上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對數學的興趣和愛好、對數學知識接受能力的差異也是客觀存在的,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又存在能力差異,導致不同學生對知識的領悟與掌握能力差距很大。在這種狀況下,如果在高中數學教學中仍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模式,不顧學生水平和能力差異,教學方式依然按教學大綱制定的教學計劃進行授課,每個內容的講授思路由教師事先備好,課堂上以教師為主,以為教學就是把學生聚在一起上課,沿用過去同一教材下采用統一要求、同一方法來授課,勢必造成“優生吃不飽,差生吃不了”的現象。因此,分層次教學被提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備受重視。分層教學不僅能夠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要求,讓所有的學生都有進步,而且符合學生實際,符合教學的要求,合理、有效的運用于高中數學教學,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利于教學的落實實施。
二、高中數學分層次教學指導思想概述
高中數學分層次教學的指導思想,就是要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統一,達到彼此適應的境界,這樣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才能有進步。在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老夫子就指出教學要做到“因材施教”,他主張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創造相應的學習條件,高中數學分層次教學的精髓也是源于此。布魯姆在“掌握學習理論”也提出:“教學中應克服學生成績呈正態分布曲線的偏見,即認為優中差學生各占班級學生人數的三分之一,甚至認為優等生只能是少數,多數是中等生和差等生。”基于諸多的指導思想想,分層次教學模式漸漸得到發展。分層次教學的出發點就是“差異”,要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分層教學,其中重要的就包括學生的分層,教學目標的分層,教學內容的分層等等,其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意識、增強思考和判斷的能力,學會總結的方法,促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有所提高和進步,逐漸縮小學生間的差距,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實現全面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高中數學分層次教學的實施策略分析
1、對學生進行分層,保證教學有效開展
分層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是開展分層次教學的前提,也是關鍵所在。對學生進行分層,大致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即:優秀層(品學兼優的學生)、普通層(學習成績中等的學生)、基礎層(學習成績處于中下的學生)、學困層(基礎差,學習不努力的學生)。要想有效的將全部學生歸為這四個層次,那么,對學生有一個充分的了解是前提。因此,教學中,作為教師的我們,應積極的和學生交流,積極的去關愛學生,充分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學習的態度以及興趣愛好等,合理的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學習成績和數學基礎的差異,有效的對學生進行分層。值得教師注意的是,分層教學應對學生實施動態分層,而不是一直不變,同時教師還要做好督導和鼓勵工作,不要因為分層給學生帶來了心理上的負擔,學習上的更大壓力。只有這樣,有效的對學生進行分層,充分把握學生差異,才能為有效的落實教學提供保障。
2、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充分做好備課工作
分清學生層次后,那么接下來就是備課,備課作為教學的開端,對教學的順利、有效落實有著重要作用。而要想有效的備課,教學目標的充分明確必不可少,教學目標是支配課堂教學的主線,也是學生學習的向導。因此,教學中,我們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層后,我們就應如實的結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明確教學目標,有效的進行備課。對于教學目標的明確,我們要以“面向全體,兼顧兩頭”為原則,以教學大綱,考試說明為依據,根據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學生的認識能力,將知識、能力和思想方法融為一體,合理的制定各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在明確目標后,教師備課時除了個體自主備課外,還應多采用集體備課的方式,集中多人的智慧,集思廣益,共同探討和研究教學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保證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目的的進行,促進學生的共同參與和發展,達到共同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總結:高中數學分層次教學既是一種教學手段,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不是三言兩語就能闡述得清楚的。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教師除了注重學生分層、教學目標分層外,我們還應深入發展,不斷的對教學環節,學生作業、教學評價等各方面進行和分層,有效的落實開展,促進學生不斷提高和進步。
參考文獻:
[1] 蒲增顯.高中數學分層教學初探[J].高中數學教與學,2006(04):1-2
[2] 吳小娥.分層教學的實踐與反思[D].江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