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宏軍
摘 要:課堂教學是教學的核心部分,本文從備教材、備學生,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師生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靈活的教學方式,注重化學實驗教學,課堂練習的設計等方面闡述、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課堂練習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8-073-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逐漸成為了教育教學關注的焦點。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應以真實為基石,以開放為階梯,以構建親情課堂為催化劑,既關注學生當前的發展,又關注學生未來的可持續發展,也是一個師生交往、互動促進的過程。本文對如何切實提高農村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學習新課程理論,轉變教師教育觀念
教學在第一線的廣大教師,有許多都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有的已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教學手段。改變教學理念,教師首先要認真學習新課程理論,學習新課標,研究新教材,觀摩“三新”課,提高對課改的認識,重新認識化學教學是化學活動的教學,從而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化學教師除了鉆研本專業的知識外,應還廣泛閱讀各種書籍,從教育方針政策到學科知識,均做系統扎實的學習,以適應教學中出現的許多新模式。教師的知識面廣了,還可以在備課、上課中滲透德育教育與素質教育。化學教師還要學會計算機應用技術,利用電腦制作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以提高課堂容量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備好教材,備好學生
教材作為知識的載體,是教與學的主要依據。教師一定要把握《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的方向,并且還要熟悉教材,依據化學課程標準對既定的化學教材內容進行適度增刪、調配、整合加工、修改及重組,使之更好地適應具體的教育情境和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備教材的同時,還要備好學生,認真分析學生的基礎、認知能力和個體差異,更多地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在教學中實施面向全體學生的分層次教學。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指師生關系密切,感情融洽,平等合作的人際關系。課堂中營造教學情境的和諧性,構建師生之間良好的情感關系,對于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至關重要。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可以平等對話、共同探究、合作討論、彼此爭辯、暢所欲言,師生都將成為共同學習、共同探究的合作伙伴。師生之間應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不但有語言的溝通,還滲透著心靈的交融,教師與學生同時探討、反思、進步,從而和諧共進。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關系融洽,有利于激發課堂教學活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為此教師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化學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班級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啟發式、探究式、學生自主學習等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選用教學方式時,應把學生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全盤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學習基礎、個性差異等因素,做到因材施教,以保證學生的學習有效性。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實物、模型、投影儀等多種教學媒體和手段,提高教學過程的可視化程度,加深學生的理解,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只有靈活機動地選擇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才能最好、最優地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
五、加強化學實驗教學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教學也必然要以實驗為基礎。許多化學概念、原理都是從實驗事實中分析、歸納、總結出來的。為此,化學實驗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鞏固化學知識,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從而獲得基本方法和技能。在初中課程標準中列出的化學實驗有教師演示的實驗、學生實驗、活動與探究及供學生選做的實驗等實驗內容。教材中每一個演示實驗,教師都要認真做準備,并一—去完成,演示過程要直觀、明顯、省時、準確、安全。對于學生的實驗,化學教師要根據實驗內容、要求和步驟認真指導,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觀察實驗現象,得出實驗結果,這樣的實驗教學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了提高,獲得了成功的體驗,進一步激發了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增強了他們對知識的理解。
六、課堂練習和作業設計要有針對性
課堂練習的設計,主要是著重考查學生對剛學或剛練的知識的掌握,起到及時反饋和鞏固所學知識的作用。教師要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內容和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課堂練習,課堂練習選用難度不大,以全班學生基本都可以回答的習題為主。課外作業的設計,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知識水平進行分層布置,課外作業只有層次化,才能滿足基礎知識不同、智力因素各異的每類學生,才能及時反饋、矯正,檢測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才能逐步提高同層次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能力。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師永遠的追求,這就要求教師針對不同的教學對象、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環境,吸納有用的知識和經驗,提升自己的教學藝術,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