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勇
摘 要:新課程的改革必然帶動學校管理方面的改革,而且學校管理改革要走在新課程改革的前面,建立起符合現代農村教育需求又適應農村實際的學校管理體系,是放在我們農村小學校長面前的一個嚴峻的課題。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努力改善辦學條件,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辦學效益,辦出自己的特色,讓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不斷走向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
關鍵詞:農村小學;管理手段;激勵機制;以人為本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9-224-01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改革的重心必定由城區向農村學校延伸,由城區帶動農村的同時也要保持教育的均衡發展,促使農村學校在各個層面實施創新和改革。新課程的改革必然帶動學校管理方面的改革,而且學校管理改革要走在新課程改革的前面,建立起符合現代農村教育需求又適應農村實際的學校管理體系,是放在我們農村小學校長面前的一個嚴峻的課題。作為一名農村學校的校長,在多年的經歷中,我深知農村小學管理中存在的實際問題,也充分體驗到了農村小學校長的壓力之大、責任之重、工作之艱難。由此可見現代學校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農村小學的管理,更是充滿著嚴峻的考驗。因為歷史、觀念方面的原因,相對于城里學校,農村學校面臨的情況更加復雜,就是一個小小的改革都會面臨著很大的難度,根據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總結了以下幾個方面,有不足之處敬請見諒!
一、學校班子缺乏凝聚力,職責不明確,權限模糊,導致工作效率低下
農村學校教師的編制緊張,導致一人多責現象嚴重,所以農村學校在本身管理制度建設方面上存在著先天性的缺陷,再者,農村教師年齡普遍偏大,又因為農村學校的辦學時間較長,教師大多是本地人,相互之間的關系也較復雜,相對來說管理的實行牽涉到的因素更多,往往管理起來不容易,更達不到我們預期的管理目的。對此我們應轉變觀念,在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方面的改革中做出科學的決策,實施民主的管理方法和有效的管理手段。例如,我們學校對于各項規章制度和重大決策的提出,首先學校領導班子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提出方案,反復討論,共同研究,最后提交到全校的教職工大會上討論,讓全體教職工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鼓勵全體教職工積極參與學校的各項管理活動,特別是要鼓勵他們參與學校的重大決策,當出現意見有分歧時,領導不能簡單粗暴地指責.可以讓他們談自己的想法,贊賞和肯定他們的優點,同時也給他們指出不足。這樣既可以發揮廣大教師的聰明才智,滿足他們的需要,更能增強他們對決策的認同感。經常性的交流和溝通,這樣學校的管理工作相對就活了起來。
二、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沒有落到實處,導致了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相對滯后
由于農村小學的資金缺乏,學校的基礎設施和硬件設施相對比較落后,教師普遍只關注自身的利益,而不重視學校的發展。其不知只有共同努力使學校發展了,個人的才華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發揮,這其實很容易理解,但做起來卻很難,再者加之家長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過分追求成績。而導致對學生乃至教師思想教育上的漠視,農村學校校園文化建設落后,培育人、教育人、感化人的軟環境較差,這直接導致了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相對滯后。對此,我們應首先把教師道德建設工作放在首位。教師是學校管理的核心,教師在教育改革和社會發展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的教育改革下教師職業的特點對教師的學習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但要加強專業技能學習,更要加強思想政治理論的學習。其次,就是要建立并完善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學校在制定各項規章制度時對教師聘任條件、聘任程序和辦法、教職工的職責、權利、考核、獎懲等,都要作出明確而又具體的規定,使管理有章可循、有據可依。依法管理教師隊伍,建立健全的制度可以使教師管理科學化、規范化、法制化。要通過建立激勵機制,從而形成爭先創優的競爭環境。這樣才能增強廣大教職工的憂患意識和競爭意識,他們工作的積極性才能得到更好的提高。
三、轉變學校管理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
管理的目的在于發展人,在于激活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隨著社會的發展,們不斷地賦予管理以新的內涵。在現代社會中,學校管理更是一門科學,是一項全方位、多層次、多因素的系統工程,在這個系統工程中,實施科學管理是學校提升辦學效益的決定因素。那么這個決定因素的關鍵是什么呢?就是以人為本的管理方式。基于這個理念,不同的學校應該根據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以人為本的治校方案,使學校的教育管理從內容到形式都體現以人為本的根本要求,學校管理要盡量滿足教師的要求,在實際工作中要從教師的學習、工作、生活等最基本的需要出發,為他們解決實際存在的困難,了解教職員工的心理特點,增進教職工之間的理解與信任,讓每一名教職工都能感到集體的溫暖和領導的關心。這樣教師就會自覺地為學校分憂,積極主動地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其次對學生的管理也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以學生為本,就要求學校管理者重視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樹立尊師愛生的良好風氣。教師真正把學生當作一個社會個體,通過對學生的尊重與關愛贏得學生發自內心的尊敬和信賴。
總之,農村小學管理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對于農村小學教育教學管理者來說,就是要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努力改善辦學條件,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辦學效益,辦出自己的特色,讓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不斷走向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