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萍萍
摘 要:新課程改革倡導學生學習自主性的發揮,探究多維的學習方法,老師要以此為目標,跳出傳統孤立封閉的教學模式,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根據幾年來小學低段的數學教學,覺得在教學中,要合理利用好多媒體教學,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數學課堂;有效性;創設情境
現代信息技術在不斷地發展,很多信息技術也運用到教學上來,這就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的束縛,使現代課堂教學有了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為了提高課堂效率,增加學生參與、合作與創新的意識,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使用一些切實可行的策略。
小學生年齡比較小,大部分學生都活潑好動,不能集中精力好好地聽老師講課,這成為小學教師極為頭痛的問題,怎么才能很快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重新返回到課堂上,并且培養學生上課注意力集中的好習慣呢?對于小學生而言新鮮奇特的東西總是能夠引起他們的注意,所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給學生創設一個新奇的情境,讓學生沉浸其中,自然學生就不會注意力分散了。比如,在教學《平面圖的認識》一課時,就可以問學生圖形家族來到了一個游樂場來玩耍,你們想知道他們都叫什么名字嗎?同時多媒體呈現出各種顏色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在排隊時的情形,學生的注意力就會很快地被吸引回來,同時學生也能夠很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不僅使課堂的氛圍變得溫馨,還能夠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學到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適當地設置一些巧妙的情境,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回歸課堂。
小學數學的教學其實也是比較容易的,因為學生都還小,所以很多時候學生還是比較缺乏自己的觀點的,這時候教師說什么,學生都會按照老師說的去做,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一點,好好地培養學生按時完成作業的好習慣。例如,在講《圓的認識》一課時,教師可以拿出一些教學模型:圓的車輪、圓的光盤、圓的餐具等等。這樣學生就會慢慢地發現這些模型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是圓的,所以,學生也可以更加直觀地認識到圓。通過最初的看一些圓的模型,讓學生對圓有一個基本的認識,課后就讓學生回到家里動手制作一些圓的東西,或者收集一些圓的東西,讓學生對圓有更深的認識。
總之,我們不難發現,提升小學課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經成為當前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是要求我們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前提下,創設情境,構建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的有效課堂。
參考文獻:
唐銘華.如何提高低段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新課程:教研,2011(04).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