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申敖
摘要: 作業完成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而且對進一步強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和促進教學改革有重要的意義。數學教師通過批改作業檢查教學效果、調整教學方案,查漏補缺。傳統的數學教學遵循的是學生課上聽,課下做作業;教師課上教,課下批改作業的模式。通過完成數學作業,學生能夠掌握科學的數學學習方法,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利于教師了解教學情況,及時反思改進。
關鍵詞: 初中數學;作業批改;策略探索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258-02
傳統的數學作業批改方式既占用了老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束縛了教師進行教改的手腳,又壓抑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如何有效地進行數學作業批改迫在眉睫。我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針對數學作業批改采取了以下一些策略進行嘗試:
1.創新布置,精心批改
布置作業,批改作業不僅僅是教學的重要環節,還是師生雙方獲得信息的重要窗口。精心設計,布置作業,認真批改作業。能使師生雙方及時接受正確的信息,加快信息反饋的速度。只有師生共同配合,才能真正達到做作業和批改作業的目的,批改作業的方法應多樣化。但關鍵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師生活動緊密結合為一個整體。
1.1 小組批改作業。把不同水平的學生安排成前后兩桌,每四人組成一個小組。每次上課前5分鐘由教師提供參考答案,小組內互相批改,并把批改的情況向老師或信息小組匯報典型范例及錯題情況。
1.2 教師抽查和面批。教師對小組批改后的作業要進行抽查,了解作業和批改的情況,對作業中存在的明顯問題要復批或面批。
1.3 信息小組及時做好信息交流。由科代表和幾名同學組成信息小組,其主要任務是:(1)匯集班上作業中出現的典型錯題進行"會診",分析錯誤原因,提出正確答案供學生參閱。(2)收集作業中做題方法新穎巧妙、思路簡捷、一題多解等典型范例,及時向全班進行交流。(3)每一單元教后,在教師的指導下,信息小組總結正、反兩種典型,向全班同學作交流。以達到消除錯誤,開闊眼界,鞏固知識,掌握方法的目的。
2.用課堂講評的方式促進初中學生數學作業的批改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處于被動的一種死氣的教學模式,整堂課以老師講,學生聽為主線。雖然,這樣的教學模式過于死氣,學生過于被動。但不時在一些新的教學形式中穿插變通使用,也能起到一定的教學效果。我的具體做法是:對于全班都做得比較差的數學作業,分發給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后面會具體談到)提前在課余進行一定的討論,讓每一位學生在老師課堂講評前有一個大概的思路。然后,作為教師的我便在課堂上逐題的講解評析,強調關鍵的步驟和易出現錯誤的地方及導致錯誤的原因,讓學生引起高度的重視并加以改正,以避免在以后的作業中出現類似的錯誤。最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分組討論交流,歸納總結。這種作業批改方式,不僅大大縮短了老師批改作業的時間,也對學生的數學作業進行了一定的規范和指導,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3.隨堂批改作業
新課幾節后,要適當安排一節練習課,我的做法是:第一步讓學生先做。這樣基礎好的學生做完簡單部分后,又有時間思考有一定思維度的題目。第二步老師做巡回輔導。巡視中看到學生做對的題目,隨即批閱,但看到錯題時暫不指出,只告訴有錯誤,讓他們自己先訂正。這樣邊巡視邊批改,一般可批三分之一學生的作業。第三步,學生自我糾錯。對典型的錯誤引導學生自己發現或小組合作解答。第四步教師引導解答。對有困難的題目最后教師引導完成,引導時快慢結合,讓不同層次的人都有收獲。
4.學生之間互批
學生之間是平等的,他們彼此以自己的理解來審視伙伴的作業,分析錯誤原因,總是不由自主地與自己對照,用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同伴,這實際上是一個再學習的過程。用這種批改作業的方式,一般用于單元測驗等練習量較多,教師為了及時將情況反饋給學生,而時間上來不及全批的時候。當練習做完后,教師可組織一次互相批改的活動,先講明重點與要求。學生在批改時會很認真,思來想去,有的寫出批語,有的當面交流,生生互動。這樣的批改嘗試,學生往往意識強、領會深,他們通過對雙方解題方法的了解和理解,相互接納并相互認同評價結果,能形成積極、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評價關系,在不斷改進的過程中獲得發展。
5.立特殊的批改符號
學生很關心作業批改后的情況。傳統的批改作業只打"×""√",不能認真分析學生的錯誤,找出學生發生錯誤的原因。為此,我在實際作業批改中又多設計了幾個符號。如:"√"完全正確但無創意;"×"全錯;"√"上面加一點,表示半對,并劃出錯誤之處,這種往往在應用題列式正確計算錯誤;粗心大意造成的錯誤,常用"×"加"???"這個符號,意圖是指錯的同時告訴學生要認真仔細;"√!"優秀且有創意。當然使用這些符號之前,要讓學生知道符號意義并指導小組長在組長合作批改中也采用此符號。
總之,批改數學作業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用得好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用得不好,也會流于形式,甚至造成學生的心理負擔。只有我們教師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師生共同配合,才能真正達到做作業和批改作業的目的,也是可以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減輕老師的負擔,大大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