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賀敏
【摘要】步入高中以后,學生不僅學習科目變多,學習的范圍也逐漸增大。高中生物作為高中生需要學習的重點科目之一,教師有責任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法來提高生物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生物學和物理學是一樣的,都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一門自然學科。實驗教學在高中生學習生物的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教師就需要思索如何在高中生物的課堂上進行探究式實驗教學。
【關鍵詞】高中生物;實驗操作;實踐能力;問題意識
隨著新課標的提出,高中生物教學的改革也向著更加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的方向發展著。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積極調整自身的教學方法,開展多樣的實驗探究活動,積極響應新課標中所提出的新的要求。
一、進行探究式實驗教學,首先要清楚地認識到傳統實驗教學中的不足
在傳統的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往往要求學生能夠通過實驗去求證書本中的結論,過于注重生物實驗的結果,而忽略了實驗過程對于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作用。教師往往已經安排好了學生進行實驗所需要的器材以及實驗的每個步驟,這就使得學生只能在教師的督促下被動地去進行生物實驗。傳統的生物實驗教學方法雖然對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卻忽略了培養學生的主動性以及其主動發現、探究的能力,這樣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學生的創造能力,束縛了學生的思想,嚴重的話還會打擊學生學習生物的熱情和積極性。在傳統的教學中,有的教師還會在黑板上“畫”實驗,通過畫面來展示實驗的步驟,自然學生也只能按照教師教的去“背”實驗,這樣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喪失了實際動手操作的機會。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容易讓學生學習的過程變得乏味,也會使得教師的教學方法停滯不前,變得僵硬。所以,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傳統生物實驗教學方法中的不足,才能積極地加以改正。
二、教師如何在課堂上應用探究式實驗教學方法
1、教師應當重視實驗課堂前學生的準備情況,豐富學生的生物知識
在傳統的實驗教學中,教師往往已經在實驗課堂前為學生準備好了實驗所需要的器具,完成了實驗前的一切準備工作,學生只是按照教師給的實驗步驟完成實驗性操作,忽略了培養學生生物實驗前準備工作的能力。學生在通過生物實驗學到新的知識前,教師就應該讓學生提前接觸自己熟悉的實驗材料或者器具等,通過有效的接觸,讓學生在新舊知識之間做好銜接。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生物實驗操作時,應該既是學生的主導者,也是學生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學生進行生物實驗操作練習的時候,教師應當積極調動學生參與進來,但是不要過于干涉學生。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樹立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關注學生的自主發展。可以在學生進行生物實驗操作時,對其加以正確的引導,拓寬學生的思維,這樣可以逐漸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充分展現自我的才能。由此可見,教師在生物實驗課堂教學前,應當先給學生提供資料,讓學生學會在課前自主學習實驗內容,主動了解實驗的步驟。如,在做酶的特性的實驗時,教師可以提前告訴學生下節課要進行的實驗探究內容,讓學生學會在課下思考問題:溫度對酶的活性有沒有影響?酶在淀粉和蔗糖中會出現什么反應?等等。所以,教師在教學時需要讓學生提前自主了解實驗,豐富學生的生物知識,讓其能夠逐漸學會自主學習。
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地創設探究式情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敢于提問,敢于質疑,要在生物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善于觀察事物的習慣。所以,教師應該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生物實驗操作演示的時候,應該積極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例如,在講解影響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條件的時候,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切入課題,如:家長在做餃子餡的時候,往往會加入食鹽,讓植物滲出水分等。讓學生結合生活中的一些現象來思考問題,通過這樣觀察提問,再進行實驗操作驗證,就可以在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同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思考的能力。
3、教師要重視全班學生的參與度,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實驗結果
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看重結論,忽略了實驗的過程。這樣無法讓我們的學生充分展現出自己的才能。所以,教師要在班級里充分調動全班的實驗熱情,讓全班學生能夠真正地參與到我們的活動中來。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學會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當我們實驗操作的時候,往往會因為實驗過程中的一點差錯而產生不同的實驗效果。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主動去思考為什么會產生不同的實驗結果?通過這樣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會逐漸學會如何分析實驗結果。所以,教師要充分調動起全班學生的參與熱情,引導其學會對實驗結果的分析探究。
生物實驗教學方法是新時期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教師要充分地認識到,現代科學生物技術的發展都基于實驗的操作,實驗對生物學非常重要,將生物學引進高中課堂,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及其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