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燕
摘 要:體驗式教學是近年來被一線教師廣泛應用的一種教學方式。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認真貫徹落實課改基本理念,組織多種教學活動來有效地應用體驗式教學法,確保學生在經歷、體驗和探索中真正成為數學課堂的主人。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小學數學;生活情境;操作活動;微課教學
所謂的體驗式教學法是指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通過組織多種活動來引導學生在體驗中理解相關的數學理論知識的一種活動。但是,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一直采取的是“講授式”教學方法,再加上,隨著年齡的增長,數學知識越來越抽象,這就導致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越來越差,嚴重不利于高效數學課堂的順利實現。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認真貫徹落實課改基本理念,要通過組織多種活動來有效地將體驗式教學法與實際教學結合在一起,以確保學生在主動求知的過程中重新找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種教學活動的組織為例,對如何有效地應用體驗式教學活動進行論述,以確保數學課程教學目標最大化實現。
一、創設生活情境
數學與生活之間的緊密關系是眾所周知的,也是數學課程價值的直接體現,更是培養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重要方面。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認識到數學教學中創設生活情境的價值,才能讓學生在體驗中提高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才能讓學生在體驗中找到數學學習的興趣,進而確保高效數學課堂順利實現。
例如,在教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時,為了有效地將體驗式教學法應用到實際教學活動之中,也為了有效地將生活與數學結合在一起,在本節課的教學時,我選擇了生活情境體驗法,引導學生思考了下面幾個生活情境,如:
(1)某年級有男生56人,女生64人,如果去參加某活動,需要4人一個小組,那么,該年級能夠分為幾組?
(2)某部動畫片總集數234集,如果每天播放6集,請問能連續播放多少天?
……
熟悉的生活情境不僅能夠降低課堂的枯燥感,給課堂注入生機,而且,在這樣的生活化情境問題的思考中學生也能體驗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進而使學生在體驗中感受數學的價值,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
二、組織操作活動
操作活動是課改下所積極倡導的一種新的活動,也是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基本數學素養的重要形式之一。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操作活動,引導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強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而且,對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在教學時,我們要相信學生,要有意識地給學生搭建動手操作的平臺,以確保學生在直觀的數學課堂中提高學習的效率。
例如,在教學《圓柱》時,由于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圓柱的組成部分,即:底面、側面、高等。在實際教學時,我組織學生自主制作一個圓柱體,并自主結合教材對圓柱體中的基本概念進行理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之后,我組織學生結合自己制作的圓柱體對“圓柱的側面展開后是一個怎樣的圖形?”引導學生動手剪一剪,引導學生得出“圓柱的側面展開后是一個長方形”,接著,繼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長方形的長與圓柱體之間有什么關系?”……這樣的邊操作邊思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突破本節課的重難點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還能讓學生在親手操作體驗中輕松地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同時,也有助于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
三、借助微課教學
微課是應用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是以短視頻為依托的一種直觀的教學方式。所以,在體驗式教學活動中借助微課授課不僅能夠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也能讓學生在短視頻的體驗中重新找到學習的樂趣,進而使學生在視覺的沖擊下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同時,也能幫助學生突破課堂重難點,使學生在微課輔助的形象化數學課堂中也有著密切的聯系。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分類》的相關知識時,為了將枯燥的數學課堂形象化,也為了強化學生的體驗,更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在教學時,我借助微課的短視頻功能向學生展示了不同類型的三角形,其中包括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之后,組織學生在自主觀看視頻中突破本節課的重難點內容,這樣的直觀展示不僅能夠讓學生自主體驗三角形的類別,同時,也能加深學生的印象,使學生找到學習的興趣點。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體驗數學學習帶來的成功喜悅都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從多角度入手來通過組織多種活動來有效地將體驗式教學法與實際數學活動結合在一起,以確保學生在高效的數學課堂中掌握必要的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王秀娟.體驗式學習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