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卉
摘 要:結合當前小學數學新課標的不斷實施,數學課堂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在實施了好幾年的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今天得出,小學數學改革的重點還是要回到最終的出路——激活思維,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引入有“度”,撥動思維的琴弦,將“幾何直觀”“模型思想”在高段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加以呈現。結合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從四個方面開展論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十大核心詞;幾何直觀;模型思想;有效性
近年來,伴隨著小學數學新課標改革的不斷實施,小學數學教學改革也備受關注,基于數學學科是一門集邏輯思維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于一體的學科,在教學中,要將數學學科的思維性激發出來,才能呈現數學教學的價值性。
一、明辨之:云在青天水在瓶——現狀思考
結合當前小學數學的教學現狀,我認為還有不少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基于我小學六年級的數學教學實踐來說,我認為依然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現狀值得我們加以反思:
1.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態度比較被動
不少學生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被動參與數學課堂教學,一般都是教師說什么學生做什么,缺乏主觀能動性。
2.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方式比較陳舊
不少學生都是在陳舊的學習模式中參與學習,學習方法基本上都是教師怎么說然后怎么做,對于一些需要靈活解決的數學問題,沒有靈活解決的辦法。
3.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學生的數學思維較弱
基于數學是一門集邏輯思維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于一體的學科,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構建更加有效、多元的數學教學模式。
二、慎思之:站在天平的兩端——深度思考
閑暇之余我會閱讀一些教育方面的理論著作,新課標是我數學教學的航向,結合新課標的理念:“課程內容要反映社會的需要、數學的特點,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和推理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結合自己的數學教學經歷,我體會到數學教學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學生的學習方式出發。
三、篤行之:為有源頭活水來——實踐例談
結合當前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來說,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幾何直觀、模型思想,對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都有積極的價值和意義。傳統的教學模式,基本都是在教師“滿堂灌”的模式下進行的,而結合新課程的“十大核心”之幾何直觀和模型思想,強調的更多的是將數學的思維、思想滲透到教學的點點滴滴。
1.激發一個“趣”字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更善于形象思維,但是數學卻是一門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其中圖形與幾何的教學非常注重考查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對于學生而言,語文、音樂、體育、美術等課程要比數學有趣得多。所以說,如何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難點。傳統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模式肯定是行不通的,要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關鍵還是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變“一言堂”為“多言堂”。在幾何直觀、模型思想的教學滲透中,我采用以互動課堂為載體,引導學生,激發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比如講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時,筆者在講課中發現學生對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掌握不透,于是專門帶領學生回顧了“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并提問學生三角形與梯形的關系。通過講解,學生認識到梯形面積等于兩個三角形的面積之和,從而對梯形面積S=(a+c)×h÷2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提高一個“效”字
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效率十分低下,學生被動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點,缺少一個主動理解和消化的過程。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容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教學中,這種現象尤為普遍。然而在互動教學中,學生變成了知識的主動探求者。通過互動,不僅可以讓學生的口、手動起來,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一個個難點在討論和交流中迎刃而解,大大提高教學的效率和效果。將幾何直觀和模型思想滲透到數學教學之中,有助于從整體上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成效,全面提升學生的求知欲。
在《直線、射線和角》的復習課堂教學中,我給出了不一樣的開場白,調動學生的能動性,激活學生的求知欲。數學課堂的一開始我呈現了愛因斯坦的一句名言:“A=X+Y+Z。A代表成功,X代表艱苦的工作,Y代表休息,Z代表少說廢話?!庇眠@樣的名言作為開場,激發了學生認真復習的主動性。隨后我又呈現三個謎語:“有始有終、無始無終、有始無終”,針對這三個跡謎,要求學生分別打一線的名稱,學生很快就能結合之前課堂的學習內容快速得出答案。在《直線、射線和角》的復習課中,以這樣的畫面作為開場白,使得學生在一種寬松、愉悅、和諧的氛圍中進入復習狀態,一改以往過于緊張的開場。這樣的開場,也給數學課堂注入了人文性。比如在講解“軸對稱圖形”一單元時,筆者就引導學生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學習數學。筆者告訴學生:“同學們,我們的教室里有很多對稱圖形,你們能找到嗎?”在我的引導下,學生興致高漲,紛紛尋找,桌子、黑板、窗戶,教室里的各種對稱的物體紛紛被學生找出;二是開展趣味游戲,比如在學習“三角形”一單元時,筆者在黑板上畫了一個五角星,然后筆者學生進行游戲,讓學生觀察在五角星中,一共包括幾個三角形?看誰能在最快的時間里算出三角形的數量。通過游戲,學生的興趣被激發,教學效果很好。
3.實現一個“協”字
當代的小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在生活中喜歡以自我為中心,不愿與別人分享、合作,也不考慮別人的感受,這種性格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也不利于健全人格的養成,對學生的學習和今后走上社會都有影響。通過課堂互動,可以增進學生與教師、與其他同學之間的交流,增強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對學生的成長和課堂和諧氛圍的營造,都有著積極的意義。在數學教學中,我將幾何直觀和模型思想滲透其中,以小組合作學習作為載體。結合當前的教學現狀來說,我引導學生結合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參與教學中來,引導學生具備形象思維能力,具備數感。
比如在講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知識點時,筆者就引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區別,討論長方體、正方體與長方形、正方形的區別。然后要求每個小組進行總結回答。通過生生互動,學生對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4.落實一個“悟”字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在《自由學習》一書中指出:
“學習者全身心投入其中的自發學習,也就是智力和情感都共同參與的學習,是最持久和最深入的學習?!币虼嗽趯W習的過程中,只有投入足夠的熱情,才能提高學習的效果。而有效的課堂互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對于小學數學教師而言,應該如何有效開展課堂互動呢?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認真去思考如何當一名“引導者”。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采用引悟課堂的教學模式,數學幾何直觀、模型思想是需要學生去用心品讀、慢慢品悟的,而不是僅僅靠教師的平面展現,就能讓學生深刻領悟知識點,所以我的教學中我將悟看的很關鍵,只有引導學生不斷領悟、品悟,才能將生硬的知識點內化為自己掌握的內容,才能引導學生實現對知識的積累和鞏固。
以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教學為例,很多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教程、學習機、學習班等途徑,對圖形與幾何知識進行學習,而且通過不同方式的講解,可以獲得自己的認知和體會。因此,教師應該堅持民主平等的教學理念,傾聽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或者是對教師教學方式的評價。教師只有認真做一名“傾聽者”,才能實現師生平等交流,提高教學效果。
以數復習課堂為例,小學數學學科作為一門集邏輯思維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于一體的學科,一直以來,針對數學復習課,傳統教學都是采用“炒冷飯”的方式,無非是給學生拎出知識重點、反復做題的方式。久而久之,學生對于復習課堂失去了興趣,筆者認為數學復習課堂也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比如結合直線和射線的復習課。復習課堂的作用和目的,是為了將學生心中的困惑掃除,所以復習課堂中巧鋪除障易化難點作為最終目標,在復習課堂中,我對于整個復習內容進行整理和優化。針對直線、射線和線段的特點,我在復習課堂中列出表格,將三種線的特點分別列出來,我發現學生的課堂反應不錯,好幾個原本是班級中的學困生,在基本的知識點方面也表現得沒有障礙。如果有幾個角,可分別編上號(在角內寫1、2等)如:分別記作:∠1,讀作:角1;∠2,讀作:角2。
通過對基礎知識點的回顧,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從我的課堂師生互動來看,學生的基礎知識點的掌握沒有問題。引導學生領悟知識點的內涵,深層次構建數學學習的模式,對于學生的數學素養的提升有著深遠的影響。
四、領悟之:黃沙吹盡始得金——遠景展望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于教育者要去發現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和發展提供充分和正確引導……”結合我的小數學教學實踐,我深深體會到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要深刻領悟數學知識點的教學的內涵,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提升自己的思維意識和思維能力。結合數學幾何直觀和模型思想,引導學生形成科學的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袁婷.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研究[J].學周刊,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