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龍
摘 要: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想方設法創新、優化自身的識字教學策略,這既是重新喚起學生識字學習興趣的有效措施,更是切實提升識字教學效率的重要實施途徑。以聯想識字教學、字謎識字教學及實踐識字教學三個方面為切入點,就小學識字趣味教學的方式方法進行了初步的總結與歸納。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趣味教學法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基礎環節,對學生掌握豐富的漢字積累起著非常重要的奠基性作用。可是,通過教學實踐筆者發現不少小學語文教師的識字教學通常局限為“教師領讀發音—學生練習—教師拼寫”這一慣有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識字欲望不甚熱情,識字效果也不盡如人意。如何有效改善這一狀況呢?筆者認為,可以創新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方法,即將一些新鮮、有趣的方法運用到具體的漢字教學活動之中。這一教學方式的創新保證了良好教學效果的切實獲得。
一、豐富聯想識字法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蘊含有豐富的意象。因此,不宜于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地進行漢字的認識與記憶。相反,應當充分挖掘其中所蘊含的豐富聯想因素,對學生進行趣味性質較強的識字教學。如,筆者在教學“游”這一漢字時,就將該漢字拆成了四個部分,明確告訴學生:游泳是在水里進行的運動,離不開水,所以表示水的“氵”排在第一位;有時候,游泳是在類似正方形的游泳池里進行的,所以表示正方形游泳池的“方”排在第二位;小學階段的孩子必須在父母等的陪伴與監護下游泳,所以橫躺著的“亻”排在第三位,最后,才是可以順利進行游泳的小孩子“子”。又如,教學“鮮”這一漢字時,筆者帶領學生進行如下的聯想: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都吃過魚肉和羊肉,味道非常誘人,非常鮮美,所以代表魚肉的“魚”和代表羊肉的“羊”兩者組合到一起,就形成了味道很好的“鮮”。再如,在教學“仙”這一漢字時,筆者就靈機一動,賦予了該漢字極大的神話聯想色彩:大家肯定都看過《西游記》這部小說,其中的很多神仙都居住在高高的山上,而普普通通的凡人都居住在地面上,所以“與山做伴的人、生活在山中的人”就是“仙”人……
這樣一來,就將原本復雜的“游”“鮮”“仙”等漢字變得直觀化與形象化,學生在聆聽筆者闡述與講解的過程中就輕松實現了對于該漢字各部分所代表含義的深刻認識與理解,從而為形成對“游”“鮮”“仙”等漢字的長久良好記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大大優化了其課堂實際教學效果。
二、自制謎語識字法
字謎內容簡單易懂,卻能深刻地把握具體漢字的精髓所在。因此,借助字謎展開對學生具體漢字的教學也不失為一種趣味性、時效性兼具的漢字教學形式。
對此,筆者有著非常深刻的教學體會。如,在教學“尖”這一漢字時,筆者就為學生編制了如下的字謎:上頭小、下頭大,兩者相處很融洽。又如在教學“鵝”這一漢字時,筆者又為學生出示了如下的謎語:我家有只鳥,像鳥卻會跑,走路搖一搖,還會嘎嘎叫。再如教學“默”這一漢字時,筆者則為學生創編了如下的謎語:一條大黑狗,坐在大門口,面對陌生人,就是不開口……
這樣借助上述朗朗上口的字謎一方面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對其背后所代表漢字的積極學習興趣與強烈愿望,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幫助他們實現了對所代表漢字的輕松理解與深刻記憶,為他們日后正確書寫這些漢字做好了充分的前提準備工作。
三、生活實踐識字法
正所謂“知識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這一規律同樣適用于小學識字教學的活動之中。對這一點形成了深刻的認識之后,筆者在自身的教學實踐活動中通常會有意識地將識字教學活動與小學階段學生的現實生活實際情況緊密結合起來,此舉通常會收獲預期中的良好教育效果。
如,某次筆者就要求學生自由結合成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對學校周邊、生活小區周邊廣告牌上的錯字亂用現象進行充分的收集與整理,并將其一一改正過來。以下即為學生小組的部分成果:
豆付腦——豆腐腦(早點攤廣告牌);
茶葉旦——茶葉蛋(早點攤廣告牌);
“眼鏡是心靈的窗戶”——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鏡店廣告牌);
“隨心所浴”——隨心所欲(熱水器店廣告牌);
“衣衣不舍”——依依不舍(服裝店廣告牌);
……
如此一來,就給予了學生使用漢字、運用漢字的充足空間,使他們既明確了正確使用漢字的必要性及重要意義,同時該過程更是進一步加深了他們對例子中所列舉的相關漢字的記憶與掌握,真正取得了一舉雙得的良好效果,很好地證明了生活實踐識字教學法的可行性與有效性。
總之,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想方設法創新、優化自身的識字教學策略,這既是重新喚起學生識字學習興趣的有效措施,更是切實提升識字教學效率的重要實施途徑。以上乃筆者的一些粗鄙見解,望能起到拋磚引玉之良好效果,引發更多教育同仁的廣泛關注與深刻思考,若能如此,實屬筆者之大幸。
參考文獻:
[1]任延光.小學趣味識字教學的研究[J].才智,2012(4).
[2]李玉梅.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策略初探[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