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 要】利用多媒體輔助農村初中地理教學,能讓學生從聽覺和視覺的感官上去認識和了解地理知識,把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從而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并有助于學生進一步掌握相關教學內容的重難點。本文根據個人在實踐的教學工作中的經驗,以農村初中地理教學方面為切入點,從分析農村初中地理教學對多媒體利用的現狀,應對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面對未來的發展方向這三個方面來進行闡述。
【關鍵詞】多媒體;農村;初中地理;教學應用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加強,多媒體輔助農村初中地理教學的新教學設備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當今信息化發展的時代,借助計算機多媒體強大的模擬功能、動畫功能,能解決許多難以表現或操作的地理教學情景。教師運用多媒體與地理教學相融合相統一的完美結合體來升華教學效果,通過計算機制作出形象生動、色彩鮮艷的地理情景,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各種興趣,便于同學們對所學內容的成功識記。
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因為受到環境的限制,獲取知識的途徑比較狹窄,尤其是學習地理,對于學生沒有見過的東西,即使老師講得再天花亂墜,學生也難以體會,這時計算機多媒體作為教學輔助工具就顯得至關重要。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給農村的學生帶來了視覺和聽覺上前所未有的感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前做好課件,利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包括圖片、動畫有條理有順序地啟發學生思考問題,同時有利于教師形成一定的教學模式,學生上課對于新課內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數。
一、農村初中地理教學對多媒體利用的現狀
首先,在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多媒體教學很有必要走進課堂,學生和老師自然而然地在適應著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給我們帶來的視覺和聽覺上的效果。現在大多數農村初中地理課堂上已經能做到一個班有一個多媒體教學儀器,可以說教學設備還是比較齊全了,老師可以每一節課都利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從這一點來看,老師就可以沒有后顧之憂地去準備利用多媒體的課堂教學。
其次,在教學資源比較充足的今天,利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不管是從時間上還是精力上來看,顯然加大了老師的備課量。要想上好一節利用多媒體的課堂,首先課件制作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有的時候就會出現,有的老師備課不夠充分,在一些地理教學素材方面不懂得刪繁就簡,于是在課堂上對多媒體的利用就顯得僵硬,一味地只重視展示幻燈片,而忽視了學生是否真的接受到相應的知識。例如文字的視覺效果、圖片以及視頻播放的趣味性以及多媒體呈現的方式和色彩等,這就導致大部分學生忽視了其中所包含的具體教學內容,重形式輕內容,容易導致喧賓奪主。
最后,我們現在的課堂教學中出現了完全否定傳統的課堂教學。在傳統的地理教學中,地理老師在黑板上很熟練地畫出經緯網的圖,利用粉筆勾勒出一幅美麗的中國地圖,在中國地圖上標示著中國的山川和河流等等,這些都是傳統的課堂教學中不可忽視的東西。于是在利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和傳統的地理教學中的有效融合得至關重要。
二、在農村初中地理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的策略
1.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合理規劃課堂教學
現如今,多媒體教學在農村也得到了一定的普及,在地理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手段來進行教學具有一定的優勢,然而在實際的教學當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如果不合理規劃課堂教學,就會導致只注重形式而輕視內容,造成喧賓奪主的局面。表面上課堂氣氛很活躍,學生們的反應也非常好,師生配合的很融洽,但是靜下心來想一想,整節課下來學生應該掌握的重難點沒有的到很好的訓練。
同時,教師在進行多媒體教學時,要注意跟課本銜接好。在課堂上教師要規劃好40分鐘的課堂學生能夠接受多少,就準備多少,如果一節課幻燈片的張數太多了,就會造成學生只顧看幻燈片,而把課本丟到一邊不管,這樣豈不是得不嘗失。因此,教師安排好一節課時的內容,并合理地規劃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很重要。
2.善于運用多媒體教學和傳統的地理教學有效融合
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用幻燈片的形式把一些重要的地圖展示給學生,老師在這一過程就省去了畫圖的時間和精力。但是作為一名地理老師,最基本的畫圖能力不能丟,在學生面前簡單的畫一個地球儀的形狀,標出“五帶”的范圍。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意識到實際上自己也可以畫得出來,學生一邊畫一邊記,既動了手又動了腦。
特別是老師很快很自然地畫出一幅簡單的中國地圖,讓學生看到了畫的過程,感興趣的同學會發現,其實自己也會畫,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因此,在我看來這些傳統的教學方式不能丟,多媒體教學可以讓教學內容更生動形象,但是絕對不能讓它代替老師畫圖的能力。
3.教師加強多媒體教學方面的學習和應用
選不選擇運用多媒體教學不需要看內容,其實每一節都可以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只是在課堂上利用時間上的長短而已。教師不能因為內容難就放棄使用多媒體教學,認為多媒體教學需要的時間多,而內容難還需要老師用大量的時間來講解,還不如一開始就不使用多媒體。對于初中地理來說,經緯線、經緯度、地球的運動、等高線,這幾個內容比較難,需要老師大量的運用時間講解,學生自學不了。這些方面還比較抽象,這個就恰好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展示,雖然時間要得多,但是學生理解起來不費勁,老師講解起來更省力,豈不是兩全齊美。當然,這就要求老師加大備課量,加強培訓學習,熟悉多媒體的運用,提高自身的綜合運用能力。
三、多媒體教學未來的發展方向
當今的社會,我們進入信息時代,包括農村已經進入計算機比較普及的時代,隨著我們社會經濟的發展,計算機的運用走進農村已經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但是,在農村對于計算機的運用大多數卻停留在“玩”在層面,至于能夠利用計算機來做一件事情還是比較少。因此,作為農村初中生更是應該重視對計算機的運用,在農村初級中學已經開設信息技術這一門課程,主要就是計算機中簡單的幾個軟件的運用,其中包括PPT的簡單運用,并且最終的考試采取上機考試,從這些方面來看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初中生對計算機最基礎的運用。
針對初中生對計算機的運用情況,可以大膽暢想地理課程和信息技術課程的融合。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以學習身邊有用的地理為指導思想,地理教師要啟發學生發現,表現生活中的地理知識初,通過課件制作的方式表現所學的地理知識。利用這樣的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提高學習身邊有用的地理知識的能力。
總的來說,對于多媒體在農村初中地理教學的應用只是在起步發展階段,無論是課堂教學中,還是課外作業中,學生和老師都是在探索階段。利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有很多優點,
教師要善于把抽象的地理知識、地理圖形以及地理現象等的直觀轉換,幫助學生理解初中地理知識的核心和本質,并積極引發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感悟。尤其是針對多媒體教學所暴露出的重形式輕內容,容易導致喧賓奪主,以及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方式沒能實現良好的融合等方面的不足,教師要依據多媒體技術的優點和缺點進行課堂教學規劃,在進行課件的設計和制作時,要避免過于華麗和生動,實現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另外,在未來的發展方向中嘗試著去規劃地理課程和信息課程的有效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學習地理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常華峰,《初中地理新課程教學法》,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2]張劍平,《現代教育技術——理論與應用》(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刁傳芳,高如珊《中學地理教學法》,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4]段玉山,《信息技術輔助地理教學》,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