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文娟
[摘要]幼兒音樂教育有助于提高兒童的學習能力,還有利于開發兒童的記憶力、創造力和審美思維等。幼兒音樂教育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這對于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學來說,無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為了提高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的實效性,培養符合時代需求的幼兒教師,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師就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方式,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因材施教。
[關鍵詞]中職學校;學前教育;音樂教學;主題;活動;技能;專業
《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中強調要注重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表現美和創造美的審美情趣等。要實現這些目標就要求幼兒的教育模式要向多元化發展,其過程更要充分體現出音樂教學的綜合性、參與性、即興性和創造性等特點,這也對幼兒音樂教師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幼兒音樂教師的培養目標
1.具備良好的音樂素養
音樂教學活動是綜合性的,音樂課程不是單一的歌唱活動,它包含了唱歌、跳舞、欣賞、演奏、指揮、表演等各種活動。因此,幼兒教師也必須具備相應的演唱、演奏、舞蹈、語言表達等技能和知識。這樣,才能在教學活動過程中發揮音樂的綜合性功能。
2.具備良好的教學能力
幼兒教師在音樂教學活動過程中如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如何巧妙地設計教學過程、靈活地使用教學方法、很好地把控課堂秩序,如何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創造能力等,都是考驗。概括起來說,就是幼兒教師除了在音樂課堂上會唱會跳外,更重要的是還要會教。
3.具備良好的創新意識
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尤為重要。幼兒教師在組織音樂活動的時候要給學生提供發散思維、自由創造的空間,鼓勵孩子大膽去感受、去學習、去探索。這也要求幼兒教師在組織音樂活動的時候,要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對音樂活動進行巧妙的設計,讓孩子能夠在活動過程中培養和鍛煉創新意識。
二、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的問題
1.學生零基礎和授課時數不足
中職學校學前專業生源綜合素質較低的情況比較突出,有些學生五音不全,有不少學生對音樂基礎知識一無所知。盡管許多學生音樂幾乎零基礎,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課程卻每周只安排2節課,這無疑增加了教師教學的難度。
例如,音樂課程中包括一些發聲的訓練還有一些試唱和音樂理論知識,而這些在有限的時間內要讓學生掌握,難度很大。尤其在聲樂技能訓練上,這個問題就更突出了,音樂教師很多時候只能講普遍存在的問題,而不能進行一對一的指導,所以這樣的教學效果也是非常不理想的。
2.與幼兒園的實際需求相脫節
目前,中職的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不是很緊密,學生也很少有機會到幼兒園去實習。而學校里的教學往往比較重視音樂理論,而忽視了音樂的實際應用。在實踐的過程中可以發現,中職學前教育音樂專業的學生有一部分歌唱的功底非常不錯,可以很好地演唱一些難度較高的曲子,但要給幼兒上一節音樂課的時候,他們卻無從下手。在課堂教學中,許多教師把大量的時間都用在枯燥的音樂技能技巧的傳授上,但對于如何結合幼兒的實際需求靈活創新教學方式卻沒有研究。
3.教師缺乏提升職業能力的方法
當下,許多中職學校音樂教學活動的設計與組織強調以“教”為中心,而不是以“學”“做”為中心,教師忽視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與創造性的發揮,使音樂技能訓練實效性不強,學生缺乏音樂運用能力和創造力。這也導致教師自身的職業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教師對職業技能缺少深入的研究和巧妙的運用。比如,在音樂課堂上,教師過多地關注教學生怎樣唱會、唱對、唱準兒歌,不斷組織學生練習節奏、旋律、歌詞等,而沒有把重點放在“學生通過這節課應該掌握什么”這一教學能力上。于是,學生雖然具備了音樂知識和技能,可是到了幼兒園,卻完全不知道如何組織兒歌的教學活動,對于如何導入、如何組織教學過程、如何延伸知識一無所知。
三、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改革對策
1.主題+活動,讓音樂教學快樂起來
主題+活動,就是把課程內容以主題形式組織起來,同時開展各類活動。每一主題都因地制宜地采用音樂游戲、音樂故事、音樂劇等多種活動形式來完成。組織一個較為成功的音樂活動,設計好的主題是關鍵,而且選擇的素材需要遵循新穎、表現力強、幼兒易理解的原則。幼兒教師訓練時,帶著一顆敏感的心,要從幼兒們實際生活中的一個表情、一句話、一件事中都能提煉出主題來。當素材確定了以后,需要結合幼兒生活實際,展開豐富的想象,設計適合的形式。活動編排結束后,要進行總結,改善動作、編排、音樂等方面,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比如,把《思鄉曲》《送別》《故鄉的小路》等歌曲教學整合為“鄉愁”這一主題。以這一主題為核心,音樂課上組織說話、歌唱、伴奏、表演等各種類型的活動,讓學生快樂地參與、學習、收獲。
2.技能+綜合,讓音樂教學高效起來
在音樂課上,教會學生演唱的技能技巧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如果學生不懂得如何上臺表演,不懂得合唱,不懂得開展音樂活動,唱得再好都沒有意義。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對學生的音樂技能訓練,更要充分結合其他技能,并使其互相滲透,形成表現力更強的綜合技能。掌握演奏、演唱、音樂理論是基礎,實踐、表現的能力和對音樂審美的能力是更高的要求。
從實際的音樂教學角度上看,主要包含課堂的組織、對音樂的表現、對音樂的編創和結合音樂表演等。通過一定程度的專業培養,幼兒教師的這些音樂教學的技能才能漸漸形成。所以,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育需要著重全面培養學生音樂的素質,應系統地講授音樂的基礎理論知識,傳授彈奏與演唱的技能基礎,讓學生具備一定的音樂技能和音樂綜合運用能力,具備一定的音樂游戲的創編、音樂的律動、幼兒歌曲伴奏的編排能力等,最終讓學生掌握實用、全面的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知識與技能。
3.專業+職業,讓音樂教學實用起來
中職學生不但需要掌握音樂基礎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把音樂技能用于音樂教學上,要探索和運用科學且專業的教學方法,從而引導幼兒感知到音樂的趣味。在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學上,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活動設計、試教等方式,培養學生獨立進行幼兒音樂教學的能力,讓學生在課程設計中關注到音樂的特點與展現方式,引導他們利用圖片、故事、音頻、視頻等多元化的方式來授課,以使他們在幼兒音樂教學時,保證有效性和趣味性,使幼兒可以更輕松愉快地學習音樂,充分感受音樂的魅力。
比如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根據中職生的特點和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需求,筆者會結合教學內容,采用“游戲教學法”“幼兒歌唱活動模擬法”等,使學生不僅具備扎實的音樂專業功底,更具備組織幼兒音樂教學活動的職業能力。
目前,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的整體改革勢在必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也必須與時俱進,探索出更適合幼兒音樂教育的新方法和新路徑。
責任編輯 萬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