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軼
【摘 要】我國實行科教興國戰略以來,國家大力發展教育,力求以提升國民素質來帶動國家長久地可持續發展,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國的學校教育以及教學課程都進行了大膽的改革試驗。改變了以升學考試為目的的應試教育,大刀闊斧地進行著素質教育的改革。相對于之前中學生的教學模式在中學數學教育改革中也取得了巨大的改變。
【關鍵詞】合作探究;問題探析;教學氛圍
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是學生形成技能技巧、發展智力、培養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然而數學教學中,仍然大量存在講課隨意、練習機械、搞海題戰術的現象,這極大地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重了學生的學業負擔,也嚴重影響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作為中學的一門主要課程,數學教學制度的改革,正大刀闊斧地進行著。文章著重根據中學數學教學的特點,以及現在教學與以前教學相比的創新之處,提出中學數學教學的新模式,即為合作學習,以期能在中學教學中得到廣泛運用。
初中數學采取合作式的教學方式,能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提高數學教學效果。從合作探究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師生互動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創設生活情境,實現合作學習三個方面探討了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數學教學的合作學習問題。
中新課標提倡合作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幫助學生養成科學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敢于質疑,善于釋疑,在學習中發現問題,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達到領悟的目的。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遵循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特點,采取合作式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喜悅,提高數學教學效果。
一、合作探究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合作探究是新課改實施后提出的新教學理念,其目的是幫助學生形成能力,能夠自己探究一些數學問題,給學生一個自由思考的天空,發散他們的思維。初中數學教學在提高學生觀察、分析和判斷能力的同時,注重學生思考的廣度與深度,增強學生的探究意識,教給學生探究的方法,數學教學是學生主動探究未知領域的過程。通過交流與合作,學生在親身實踐中獲取直接經驗,從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養成科學的學習態度。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建立合作學習小組,交流探究結果。探究過程中教師給予適時合理的指導,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啟發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形成價值判斷。通過合作,培養學生多向思維形態。合作性學習喚醒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了學生的研究意識,營造了探究意境,發展了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提高了數學素養。例如,怎樣測量大樹的高度?面對這個問題,學生經過討論想出各種方法:爬上大樹,用竹竿測量,再用皮尺測得竹竿的長度;利用陽光下的影子測量;利用鏡子的反射測量;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識測量大樹的高度。學生積極參與,積極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不同角度的思考,得到不同的答案,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二、師生互動,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縮短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傳統的教學模式,以老師的講解為主,教學過程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處于被動的知識接受地位,學生和教師之間有一定的距離感,課堂教學氛圍不夠活躍,學生不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這種教學模式,淡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限制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討論交流,降低了探究熱情。營造良好的師生互動氛圍,是激勵學生大膽探究的有效途徑,面對繁雜的社會環境,涉世不深的中學生總會產生這樣那樣的疑問,要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就要有一個適宜的環境和氣氛。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組織者、合作者,是朋友,初中數學教學,應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先導,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運用師生互動的教學策略,既融洽了師生關系,又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整個過程,對學習有了成就感和滿足感。例如,“數軸”的概念教學,教師和學生一起觀察溫度計,溫度計具有三個要素:度量的起點、度量的單位、明確的增減方向。以實物啟發學生用直線上的點來表示數,引出數軸的概念。
三、創設生活情境,實現合作學習
抽象的數學學科知識,在現實生活中都有具體的反應,服務生活是學科知識的最終作用,抽象的函數知識有著濃厚生活趣味,與人們的生活實際密切相連。教師在教學時,要滲透思維能力的培養,以數學與生活問題的聯系為切入點,設置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能動性,學生的認知特點是容易接受形象直觀的感性認識,數學知識屬于理性認識,它的形成依賴于感性認識,教學過程中,各種形式的直觀教學的運用是提供感性認識的主要途徑,從學生觀察和分析具體實物入手,引入數學知識,學生更容易理解接受。”學生在對問題初步了解的基礎上,通過討論,找到了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激發了探究問題的主動性。
總之,在新課程背景下,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是數學教學面臨的重要任務,數學教學是師生共同完成的探究活動過程,是教學的動態化過程,教師既要重視教學結論的形成過程,更要重視合作式教學策略的運用。
參考文獻:
[1]喻平.數學教育心理學廣西教育出版社
[2]張廣祥.數學中的問題探究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