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敏
【摘 要】語言是人類進行溝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在幼兒階段進行語言教育,培養語言能力,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不僅能幫助幼兒學會用語言表達自我感受,更有助于幼兒認識周圍環境,感知世界,給未來的進一步學習和成長打下堅實基礎。本文簡單說明了在幼兒區域活動進行語言滲透教育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分析了在幼兒區域活動中實施滲透語言教育的策略,多方位多角度的對幼兒進行語言能力的培養,最終完成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
【關鍵詞】幼兒區域活動;滲透;語言教育
幼兒時期是人類學習語言的初始階段,幼兒教學中面臨著開發兒童語言潛能,打下語言基礎的任務。以往幼兒園教師對幼兒進行語言教學時,常常通過集中式講解手段,統一的把相關知識呈現在課堂上,但是這種教學方法往往教學成果不顯著,教學效率不高。因此,進行幼兒語言教學時,要改變單一傳統教學方法,對幼兒區域活動進行滲透性語言教學,為幼兒提供更多學習時間,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逐漸養成基本語言思維,寓教于樂。
一、在幼兒區域活動中進行滲透語言教育的意義
語言是日常中必不可少的交流手段,對于幼兒來說,進行語言教育不應受時間和地點等因素限制,幼兒學習音樂、美術、體育等學科同時,潛移默化的幫助兒童累積詞匯、培養語言表達能力,把語言教學的內容滲透到其他幼兒教學領域中。《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里,語言方面的指導要求中強調,進行幼兒語言教學時,要滲透到相關區域中去,在游戲活動中,為兒童創建更多語言學習機會和條件[1]。因此,在幼兒區域活動中實施滲透語言教育有著積極的意義和價值,要求幼兒教師提升教師水平,全面開發幼兒語言能力。
二、在幼兒區域活動中實施滲透語言教育的策略
1.創設教學氛圍,完善教學設施
幼兒語言能力的開發是在使用過程中逐步開始的,因此要為幼兒創建輕松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幼兒才能勇于表達自己內心想法,鍛煉口語交流能力,同時通過講故事、認字、唱歌等方面教學內容的展開,進一步培養幼兒語言學習能力。幼兒園應當[1],建立如閱讀區域、表演區域等,在閱讀區內定期更新幼兒類圖書漫畫;在表演區內一方面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鍛煉口語,另一方面可以進行唱歌、話劇等相關表演,利用這些手段,不僅能讓兒童享受到學習的樂趣,更重要的是在此過程中,促進了語言教育[2]。幼兒教師應當正確認識到幼兒所處的主體性地位,引導幼兒積極發言,鼓勵幼兒間進行交流溝通,教師充分發揮指導作用,為兒童創設輕松的課堂氛圍。
2.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幼兒精力不易集中,進行滲透語言教學時,吸引幼兒注意力,保持學習興趣是十分重要的,要從兩個方面著手。首先,教師要具有一定語言表現力,授課時面部表情盡量生動,讓幼兒能夠體會到教師要表現的情緒,尤其是課堂講故事時,更要把握住這一點。如,教師講《灰姑娘》時,講到繼母和姐姐對灰姑娘發出指令時,語氣應兇狠;講到王子與灰姑娘對話時語氣應溫柔。同時,鼓勵幼兒模仿教師語氣把故事講一遍,通過教師豐富的語言表現力,吸引幼兒注意力和學習興趣[3]。第二,注重肢體語言的輔助作用,呈現更強教學效果。比如學習唱“采蘑菇的小姑娘”時,表現出背著大竹筐的身體姿態和蹲下采蘑菇的動作,通過肢體形象,與滲透式語言教學充分結合,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寓教于樂。
3.教學語言簡練,培養幼兒獨立思考能力
在區域活動中,教師應當注重語言簡練性,鼓勵幼兒多說,教師盡量少說,逐步培養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能力,要注意對以下幾個方面的掌握。首先,教師語言簡練,說話量少且準確。幼兒年齡小,理解能力差,過多的詞匯和語句對幼兒很難產生深刻記憶,因此,教師應選用短句甚至詞匯與幼兒進行交流,比如“停”、“坐下”等更方便幼兒理解。第二,幼兒發言時要注意傾聽,教師選擇合適時機說話。比如,幼兒進行發言講故事或表演時,如果出現發音錯誤,教師可以在發言或演出完成后提出,以免破壞幼兒學習積極性,傷害表達自我的信心。其次,降低游戲規則難度。一些游戲規則相對于幼兒來說有些復雜,因此教師應當在初步介紹時降低規則難度,在幼兒熟悉游戲后,逐漸增加規則復雜性。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兒童主動學習,逐步養成獨立進行思考的能力。
三、結論
綜上所述,幼兒語言教育是幼兒未來學習和交流的基礎,也是幼兒園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幼兒教師要重視在幼兒區域活動中滲透語言教育的重要作用,為幼兒創建輕松課堂氛圍,激發幼兒學習語言的興趣,培養獨立思維,在幼兒教學多領域潛移默化進行語言教學,累積語言知識。
參考文獻:
[1]柯恒波.淺議幼兒教師在語言教學活動中的無效教學行為[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14,01(06):13-16.
[2]楊莉君,鄧雙.幼兒園區域活動教師指導的有效性研究——以湖南省部分示范性幼兒園為例[J].教師教育研究,2012,12(02):33-37+32.
[3]余景麗.幼兒園語言教育的反思與批判[J].教育觀察(上旬刊),2013,07(02):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