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妮
【摘 要】學前教學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意義深遠。目前,學前教育人才緊缺,中職學校要貼近社會需求,培養社會緊缺人才。音樂教學是學前教學專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直接決定了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學生的實踐能力。目前,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不同,缺乏特色,學生學習內容和實際工作需求大相徑庭。本文主要探討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進措施。
【關鍵詞】學前教育;音樂教學;中職學校;教學
一、引言
隨著我國不斷發展以及教育事業的蒸蒸日上,社會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要求不斷提高,尤其對音樂學的教育更視為重中之重。但是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教育模式陳舊,教學方法單一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教師的師資隊伍建設。中職學校如何才能培養出即有高水平的業務素質又有先進的教學理念的教育工作者呢?這成了擺在中職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
二、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現狀
1.音樂教學模式單一及教材體系陳舊
音樂教學學生不僅要掌握聲樂技能方面的知識,而且要具備設計組織音樂課的綜合教學能力。當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技能課和音樂教學法脫節,教學多為技術傳授,上課內容多為專業的民族,美聲歌曲。教學方式為教師講授、學生模仿、技能訓練,缺乏學生對老師聲樂教學模擬訓練,學生學會了怎么唱,卻不知道怎么教。這種單一的聲樂教學模式不適應學校對一線教師的要求。
2.采取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
目前的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學仍然普遍采用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例如在一次聲樂公開課上,教師教授的是《漁光曲》,在學習歌曲旋律時,教師示范后就帶領學生一遍又一遍地演唱曲譜,但是由于這首歌采用的是三段體的曲式結構,每一段旋律相似但又有所不同,學生在練唱過程中容易出現錯誤,糾正多次還是唱錯。這時候教師就很惱火,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消退。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最后老師不得不將就重新帶領大家又唱了幾遍,匆忙結束了課程,教學效果顯而易見是很不理想的。如果老師在教曲譜之前讓學生先自主研究一下這三段在旋律與節奏上的區別與特點,讓學生對歌曲先有所了解,之后演唱時再給予一定的指導和糾正,這樣學習效率必然大大提高。
3.教學過程中忽略了相關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系
中職學校的音樂教學基本可分為樂理課、聲樂課、鋼琴課等,它們之間密切相連。如樂理知識是其他課程順利開展的基礎,而聲樂課和鍵盤課又是人們將樂理知識變為實踐的過程,音樂教學的各學科之間可以互相促進、共同進步。但在很多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學中,將音樂個學科教學人為分開獨立進行,鋼琴老師就教學生彈奏一些練習曲和樂曲,主要強調彈奏技巧的訓練;聲樂老師主要教學生們練習聲樂曲目,主要強調發聲的狀態和位置。很多教師在忽略了相關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系,使音樂教學變成了單純的技能訓練
4.學生音樂基礎薄弱導致音樂教學質量不高
中職學校的生源質量較差,大部分是中考落榜者,學習意識和能力都較差,接受文化知識的能力有限,有些更是沒有一點音樂基礎,而音樂恰巧需要的是長時間的積累與興趣的使然。他們學習學前教育文化課程尚且能力有限,對于完全沒有接觸過的專業音樂的學習,中職兩年的學習時間或者遠遠不夠。再加上學習過程中受挫往往會產生厭學情緒,這樣中職學校課程的開展的效果往往很難達到。
三、音樂教學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中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教育制度的完善,學前教育逐漸被重視,其成為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前教育絕不是簡單地陪著孩子,而是要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和善于想象思考的能力。音樂在學前教育中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為:第一,音樂能夠讓孩子們更好的融入集體,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增進孩子之間的交流。第二,音樂能夠開發智力和增加孩子的表現力,現代社會精神文明越來越發達音樂成為人們生活中更為重要的調味劑,更成為社會的主流文化,也是學生才藝的一部分,適當的音樂學習讓學生找到成就感,有肋于其在其它方面的發展。第三,音樂對老師自身的氣質提升意義重大。學前教育不僅要從理論上教會學生如何正確引導學生相互交流,還要培養學生應該有的文化和音樂素養。
通過音樂教學法運用,將所學習的聲樂技能知識通過音樂教學法的設計應用到教學中,實現組織音樂活動,編制具體聲樂活動教案,并對學生聲樂教學方法進行研究,從而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創新性的教師,可見音樂教學是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從事聲樂教學活動的基礎,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技能課學習中處于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四、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對策
1.做積極的引導者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可進行音樂欣賞活動,加強對樂音的感受,曲藝的理解,樂境的體驗,以樂激情,動情生悟,才能達到增強教學效果的目的。教師還可利用音樂藝術的魅力吸引、感染學生,使其自覺自愿、積極主動并富有創造性地在無拘無束、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參與藝術活動。并且定期開展歌唱比賽、舞蹈比賽、器樂演奏活動等。充分發揚民主,構建了一種和諧共創的教學環境,師生愉快的教學,從而激發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只有處于一種向往與渴求狀態時,學生才會感到進入“自我實現”的自由境界,心靈上獲得了極大的享受和愉悅。
2.做熱情的欣賞者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會對同一審美對象或共同參與的藝術活動,獲得相同或相似的情感體驗,并互相給予對方尊重和欣賞。由于來自家庭、社會或者心理等諸多因素影響,同一段音樂對不同的學生來說,會引發出不同的心理反應,因此,只要學生在欣賞后產生的心理反映是健康的,積極向上的,教師就應給予肯定和指導,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與聯想,激活他們的發散性思維。不輕蔑、挑剔與譏笑學生。只有在這樣的融洽、平等、民主的課堂氣氛,學生的學習活動才會特別有成效,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3.利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開闊視野,激發興趣
音樂知識講解起來比較枯燥,所以學生的興趣如果得不到很好得激發,那么一節氣氛沉悶、效果不佳的課就會產生。在教學過程中,可借助多媒體教學其圖、文、聲、情并茂的情景,直觀地展示教材中的主要內容,通過flash動畫或PPT做成幻燈進行講解,并配以適當的音樂、畫面,讓學生從視覺、聽覺、感觀上都有所觸動,幫助學生得以理解。也可利用電腦軟件讓他們創作音樂并將他們寫出的音樂利用電腦進行播放時,使他們的熱情空前高漲,興趣產生了枯燥的基礎知識也就在不知不覺中被掌握了。所以在教學的內容和選材上一定要合理安排。不斷給予學生留有想象空間,讓學生進行對比賞析,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意識,提高他們的聽覺、表演、審美、創新、自信等綜合素質能力。還可經常通過報刊、雜志、參考書、網絡資源來查找資料,
五、總結
綜上所述,雖然影響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無論是生源自身的問題還是學校與社會的問題,這些因素對音樂教學的不利影響是不可能馬上得到改善和解決的,也不是音樂教師所能控制的。要改變現在的音樂教學現狀,作為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師,我們能做到的只有改變自己,改進教育教學方式,通過有效地教學策略,減少其它不利因素的影響,最大限度的提升教學效果,為學生能全面發展成為一名合格的音樂教育工作者而服務。
參考文獻:
[1]陳艷萍.音樂課期待心與心的互動[J].中小學音樂教育,2008年第9期.
[2]史桂媛.教改后我的音樂教學[J].中小學音樂教育,2008年第12期
[2]徐春艷.學前兒童音樂教育[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4]孟佳.中職學習教育專業音樂教學改革初探[DB/OL].百度文庫,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