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鈺
摘 要:音樂作為一門輔助性課程,主要功能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讓學生在音樂的熏陶下提升藝術品位,塑造良好的氣質。按照課程標準,小學時期必須開展音樂教學,但事實上,農村地區的音樂教學實際情況卻不容樂觀。農村地區因為物質條件的欠缺,音樂教學與城鎮地區相比,缺乏有效的教學途徑。農村音樂教學對教師的要求很高,教師需要具體考慮當地的教學條件、學生的基礎等因素,在硬件設施落后的情況下,投入更多的精力,才能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美好。
關鍵詞:農村小學;音樂課;有效教學
目前的農村音樂教學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雖然地位不及語數外等科目,但它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學生有權利接受音樂教育,在教師的帶領下領略音樂的魅力。在農村地區,有很多人觀念比較保守,對音樂教學的有效開展造成了不小的阻礙。音樂課本來就比較少,還會經常出現被占用的情況。而且很多地區的音樂教師專業水平不夠,無法給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導致教學質量不高。
一、農村地區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條件差
農村地區音樂教學不能有效開展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教學條件差,缺乏資源。物質方面,學校的硬件設施不到位,很多樂器學生都無法接觸,音樂教學的形式單一,內容簡單,缺乏創新,整體的音樂學習氛圍淡薄。此外是教師的整體水平不足,無法讓學生接受高質量的教學。因為農村地區的待遇和條件較差,很多優秀的音樂教師都不愿意前往農村地區任教,這對于農村地區的學生而言顯得尤為不公平。
2.家長、學校方面不重視
在分數至上的大背景下,很少有人會關注音樂教學,尤其是在農村地區,很多家長對此不能理解,認為學習音樂只會影響學生其他科目的學習,就連一些教師也不拿音樂課當一回事。如此使得學生也覺得音樂無關緊要,不認真學習音樂。人們對音樂課存在很大的偏見,或者說不夠重視。要做好一門科目的教學工作,首先要從思想上重視它,但恰恰在農村地區這一塊嚴重缺失,使得教學開展困難重重。
二、開展有效教學的建議
1.教師心態的調整
在教育資源匱乏的情況下,教師的工作難度較大,但教師不能因此而“破罐子破摔”,對學生不負責任。在困境中,教師更需要端正自己的態度,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學。音樂教師應該比任何人都懂得音樂的價值,一定要堅守自己的職業價值,為農村音樂教學發揮最大的作用。
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不斷地充實自我,活到老學到老,堅持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現在的網絡非常方便,教師可以經常學習一些優秀的教學案例,將各種先進的教學方法融入自己的課堂中。為人師表,不能首先向困難低頭。教師要保持一顆上進的心,思考改善教學質量的方法,讓農村音樂教學盡早擺脫困境。正所謂事在人為,硬件設施上的不足,可以通過教師的努力加以彌補。
2.改變錯誤的音樂認識
對音樂的錯誤認識是農村地區音樂教學得不到有效開展的另一個重要原因。音樂課對學生的成長幫助很大。隨著這幾年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已經逐漸意識到精神文明的價值所在。教師要加快這種認識的深入,讓家長、學生認可音樂,認真學習音樂。
音樂課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給人以美的享受;音樂可以開發人腦,促進學生的智商增長,激發學生的潛能。所以,音樂一直都是課程標準中一塊拼圖,教師有責任改變學生把音樂課當成一種娛樂消遣的看法。學生只有重視音樂,才能在課堂上積極地配合教師。
3.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可以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給學生一個認真對待音樂課的理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有足夠的興趣作為支撐,學生主動性會提高不少。
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可以讓教學與實際生活貼近。在音樂教材中有很多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歌曲,像《大雨和小雨》《小螞蟻》等。在進行這些曲目的教學時,不要單一地教學生學唱,可以和學生聊一聊這些生活中可以見到的事物。花幾分鐘簡單地和學生交流一番,形成良好的鋪墊,便于教學活動更好地展開。
小學階段培養起來的學習興趣,可以對學生造成長遠的影響。其實不一定要把課本作為音樂課唯一的教材,教師完全可以把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流行音樂作為教學內容。課本中有些歌曲因為非常陳舊,很難讓學生對此產生興趣,像《小螺號》《小背簍》等。音樂教學沒有升學壓力,這意味著教師有更大的自主性,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做大量的改變。我認為無論是哪種形式的教學,只要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都能稱之為成功的教學。
農村地區的音樂教學應該受到更多的重視。農村地區的教學資源比較匱乏,使得學生難以獲得優質的教育,如果教師再不盡心教學,將導致農村地區的音樂教學日趨沒落。有效的教學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學生、教師、校領導、家長都應該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讓音樂教學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南 霞.聆聽音樂 叩響孩子的心靈——農村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培養學生音樂聆聽能力的探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1,(21).
[2]林曉麗.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提高農村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有效性初探[J].教師,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