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利潔

摘 要:隨著浙江省中職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情境教學被越來越多的中職數學教師所接受和應用。“情境”出現在中職課堂上越來越普遍,只有在課堂上注入豐富的生活情境,結合數學自身的特點,設計多角度的教學模式,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本文就中職數學教學有效情境進行探究。
關鍵詞:數學教學 情境教學 中職教育
一、創設趣味故事情境,引入數學概念
通過有趣的故事引發中職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歸納數學概念。學生沒有學過橢圓和雙曲線的第二定義,機械地講授內容,效果肯定不好,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設計了以下初始內容。
森林里有一只兔子,每天生活得無憂無慮,可是有一只狼卻盯上了它,從此兔子的生活充滿了危機。但是它也有自己的安全領域:一片樹林B和洞穴F,中間的區域長著鮮美的嫩草,兔子每天都要在那里用餐,但是在此時狼隨時都有可能在它面前出現,所以它必須以最短的時間跑向自己的安全地帶(假設速度一定)。請你幫這只兔子設計一下逃跑路線。
學生被吸引,興趣高漲地進行討論。在尋找最佳逃跑路線時,慢慢發現:分界線竟然是一條曲線,這時教師再結合動畫演示,給出曲線的幾何屬性。
二、創設認知沖突情境,引入數學概念
合理的認知沖突會激發學生產生深層次的興趣——-探究的欲望。中職學生也不例外,對于一些簡單的探究和嘗試對他們是有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
例如在對數學概念教學時,先請學生解以下三個方程:
2x=32
( )x=16
2x=7
學生在解到第三個方程的時候發現方程解不出來了,只知道x應該比2大,比3小,到底是多少呢?這時候學生的認知發生了沖突,對新知識的渴求也到了極點。這時引入對數的概念,學生一定印象深刻,對概念的理解也會更透徹。
三、創設動手實驗情境,引入數學概念
創設有效合理的實驗情境是數學課堂的精髓,結合學生的特點,只有讓學生自親身經歷、感受,才能培養他們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動手是他們的強項,動手實驗情境的創設更適合他們。
四、創設實際生活情境,引入數學概念
數學源于生活,概念抽象于生活素材,數量關系來源于生活實際。對于特別害怕立體幾何的中職學生來說,用生活中的實際情況詮釋概念,學生倍感親切,并有恍然大悟之感。
在概率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聯系生活實際,從最常見的拋硬幣和玩骰子或是抽簽的游戲出發。引發學生自主探索在這些游戲中會運用到哪些數學知識,進而引出教學內容,區別概率的不同類型,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做到舉一反三。
五、創設故事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在數學界,有很多著名的數學家的故事。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有趣的故事來引導學生進入數學學習領域,把具體的事物抽象成數學關系,把握其中的聯系,建立有效情境,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來解決實際問題。這種故事情境方式容易讓學生產生極大的成就感。
在對空間立體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用一種更為直觀的情境來演示。比如,圖1是一個標準的正方體粉筆盒,選擇其中的某些棱剪開并平鋪在桌面上,粉筆盒就變成了圖2的形狀。如果讓剛才操作的過程倒回去,哪一個點會與H點重合?在這個情境中,所演示的是生活中特別常見的正方體模型,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去動手操作,把模擬的情境還原到現實生活中,讓學生對幾何知識更加容易接受。
六、創設專業特色情境,引入數學概念
數學本來就是各個學科的工具,很多中職專業課中都用到數學知識。同樣的我們也可以結合專業,讓專業的知識作為我們數學情境,以專業背景為情境的數學教學讓學生更有親切感。善于從實際生活出發去模擬數學情境,發掘生活與數學的內在聯系,可以使學生對情境充滿興趣,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發現問題,產生解決問題的欲望,從而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
“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的課堂實踐研究,筆者期望通過“科學”創設教學情境,開展有效的情境教學的研究,從學科特點出發。通過從各個角度的創設分析,不斷去完善情境以適應學科要求,建構適合不同類型的數學課堂有效情境的教學模式。教師不應把情境教學當做作秀,而應當作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進素質教育。數學有效情境教學之花盛開,必將結出豐碩的果實。
參考文獻:
[1]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數學(基礎模塊)(上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數學(基礎模塊)(下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單位:臺州椒江區第二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