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要】如何在體育教學中體現“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一直是我們基層體育教師踐行的難題,通過對體育教學和健康第一的深刻研究,還有在多年體育教學實踐中獲得的經驗,有了一些感悟,希望和各位同仁一起探討。
【關鍵詞】體育教學 健康第一 現代教育
一、“健康第一”思想的提出和健康的基本內涵
1.“健康第一”思想的提出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在闡述學校體育衛生工作時指出:“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是中華名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學校體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反映了具有現代意義的“健康第一”思想是我國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形勢下,為確定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對學校體育衛生工作提出更為明確的要求。
2.“健康第一”思想的內涵
現代社會,經濟逐漸發達,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改善,但與此同時也給人們的健康帶來了新的危機,因此,增強體魄已經不是健康的唯一追求,“健康第一”思想正式現代社會要求的產物,因此國家衛生部提出“學校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是將德智體美有機的統一在體育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之中,共同發展,它涵蓋了體育素質教育的全部內容,突出了它的全面特征,是學校體育改革和發展的總目標,是使人的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達到和諧統一的新健康觀,也是學校體育教學的指導思想和最終目標。
二、在體育教學中如何體現“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1.課堂設計要體現現代教育思想
要培養現代社會的有用人才就要在體育課的設計中運用現代教育思想。首先要以現代《新課程標準》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作指導,以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科學的教學原則‘正確的教學方法為前提;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適應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要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恰當地創設情境,以現代《新課程標準》理論為指導,科學地組織教學活動,構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身心為基礎,以鍛煉為主線,以能力為目標”的新型教學模式。課堂教學的構思力求體現現代教育思想,是學校體育與終身體育接軌,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打下基礎。充分滿足學生的需求,創造學生主動學習的氛圍,突出學生的參與,突出學習方法的指導,突出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突出師生情感交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2.轉變教學觀念
素質教育強調學校體育不僅僅要增強學生體質、傳授知識、獲得技術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以及創新精神和團隊精神,在體育教學中,要轉變體育教學觀念,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無論從課的設計‘教學評價等方面,都要精心設計、科學安排,真正把健康的要求落到實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轉變角色,變主講為主導,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充分展現自己的才能,充分發展自己的個性,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在持物投遠的教學中,我經常創建在投擲區內設置標志進行比賽,采用比出手高度,比出手快,比推得遠,并在退鉛球的關鍵技術上給予學生以啟示和點撥,學生樂而不厭的參與練習和參與競爭,有效增強了學生練習的積極性,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
3.體育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
在教學中,要針對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教法,在注意區別對待的原則,有時候同一個教材面對不同的學生也有不同的教法,這要以具體的情況而定,不管采取什么樣的教法,總體目標一致,那就是要有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
4.創設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對提高體育教學效果有重要作用。在體育教學中,我常常以舒適的場地布置,科學的設計,使學生具有良好的心境;以靈活多樣的教法,是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以新穎的隊列隊形練習,適合學生特點的形勢多樣的準備活動和游戲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對體育課產生興趣。在教學中我認為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采用豐富有趣的教學形勢,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師的指導下要個學生自由想象、自主練習的時間和空間,通過各種渠道,利用師生之間的交流,學生之間的相互觀摩,給學生自由練習、自我表現和嘗試成功樂趣的機會,使他們在克服困難獲得成功中得到滿足,從而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
5.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和相互補充,不斷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因此我們在體育教學活動中要關注、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和學生的情感體驗,師生之間建立一種平等對話、協作互助的新型民主關系,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向現代學生發展的促進者,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學生體育能力,培養學生體育運動的興趣和習慣。
6.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思想
在現代體育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特長培養,啟蒙終身體育意識,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體育愛好、技術特長,并加以引導培養,從而促進教學,激發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在體育課堂中把體育教育與健康教育有機結合,通過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特別是身體鍛煉知識、運動生理效果和健身效益的講解,通過觀看體育比賽視頻等等,豐富學生的體育知識和主體精神發展。讓學生積極主動、生動活潑的參加體育鍛煉,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三、結論
(1)體育教師首先要對“健康第一”指導思想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2)在體育教學中,牢固樹立“健康第一”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加強體育與健康相結合的內容。
(3)確保“健康第一”在教學計劃中的主體作用,無論是課堂教學、運動會的召開,兩課一操的開展及課外鍛煉等,都應把“健康第一”的思想滲透進去并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
(4)體育教學是學校體育中落實“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主要途徑。“健康第一”理念也是體育教學的指導思想和終極目標。
參考文獻:
[1]曲宗湖,楊文軒.學校體育教學探索.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
[2]邵德.學校體育學理論與教改探索.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2.
[3]喻堅偉.體育教學應以健康為本.教學與管理,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