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為
[摘 要]新課程引領教學理念的更新,強調學生個性的發展,注重高效課堂的構建。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潛心研究新課程標準,研究教材和學生,采取恰當的方法和策略,優化自己的教學,努力為學生創設一個民主、寬松、和諧的數學學習氛圍,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學習興趣;教學反思
課堂是學校教學的主要陣地,是教師教學的平臺,也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場所,更是教師與學生交流互動的紐帶。充分發揮課堂作用,建設高效課堂是素質教育環境下的必然要求。數學作為我國開展學生義務教育的主要課程之一,在小學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而要努力探索小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將小學數學教學引入高效、新穎的教學模式中去。
一、創設數學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新課程引領教學理念的更新,強調學生個性的發展,注重高效課堂的構建。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潛心研究新課程標準,研究教材和學生,采取恰當的方法和策略,優化自己的教學,努力為學生創設一個民主、寬松、和諧的數學學習氛圍,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要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師必須結合學生心理特點,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出發,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學習情境,將數學知識直觀化、情境化,還原知識形成和應用的生動場景,使定性的知識呈現靈動的狀態,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使數學課充滿情趣與活力,讓學生在輕松、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中興趣盎然地掌握數學知識。在教學《比的認識》時,我拿出一瓶同學們常喝的早餐奶問學生:“這種早餐奶的標簽寫道奶與純凈水的比是7:3,請同學們討論一下‘7:3說明了什么?”同學們的興趣被激發起來,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我趁機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工廠要配制這樣的早餐奶1000升,需要奶和純凈水各多少升呢?”學生們的情緒更高漲了。我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分組交流,對學生的諸多解題方法,給予充分的肯定,隨后我指出今天學習的新的解題方法――按比例分配,順利進入教學。這樣的教學,學生人人動腦、個個參與,帶著主動求知的心理沖動投入到學習中去,確保了課堂教學的高效。
二 、重視實踐,以操作培養創新意識
小學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某些創造來自直覺思維,有時心血來潮,迸發出創新的火花,而更多的想法是在熱烈地互動氛圍中和相互議論的啟迪下迸發出來的。我在教學中就有意識地培養學生互相討論,互相合作的精神。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實踐操作的機會,真正放手讓學生操作。讓新知識在學生操作中產生,讓創新意識在操作中萌發。例如:我在教學“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時,首先讓學生回憶探索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從而根據知識遷移來探索計算三角形面積的方法;接著,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拿出課前準備的學具,通過拼一拼,折一折,剪一剪,轉化成學過圖形來計算出三角形的面積。在操作、觀察、討論的實踐活動中,學生根據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得出: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操作可加深理解公式中為什么“除以2”的道理。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動腦去思考,動口說過程,使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獲得圓滿的成功。這樣的操作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愿望和表現欲望,有利于挖掘學生潛在的創新潛能,同時也加快了學生由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過渡的進程,既使高效課堂落到了實處,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開放課堂教學環境,營造和諧的探究氛圍
1.開放時空,放手讓學生探究
兒童的天性是活潑好動,樂意在游戲和活動中學知識,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但在傳統的自然課堂上,往往被過于嚴肅的"管教"和"八股式"的套話,把自主探究的積極性壓抑了下去。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力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留給學生一片自主探究的空間,保證思考、探討問題的時間。讓他們經歷知識的發現、問題的思考、規律的尋找、結論的概括、疑難的質問及至知識結構的建構的過程。在豐富多樣的自主探究活動中,學生的生命潛能和創造精神就會獲得充分釋放。教師要在以下幾個環節真正的留出"時空",讓學生去探索、去思考,不要徒留形式,走過場。
2.群體互動,提倡合作探究
肖伯納有段名言:"倘若你有一個蘋果,我也有一個蘋果,你和我交換仍然各是一個蘋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種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而我們彼此交流這些思想,那么我們每個人將有兩種思想。"他啟發我們應給學生提供發言討論、交流思想的機會。因此,教師要提供探索材料,鼓勵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有計劃地組織他們合作探究,以形成集體探究的氛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集中群體智慧,提高學習效率。
四、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是教學上的一大創新,也是極有效率的一種教學方式。多媒體技術綜合運用視聽技術,具有獨特的視聽沖擊力,對學生具有吸引力。數學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在教學應用上的優勢,進行輔助教學,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多媒體技術不同于“黑板教學”,課容量大時,黑板教學就會顯得繁雜,知識點凌亂而不清,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就可以避免這個問題,每一張幻燈片講解一個知識點,思路清晰,同時,在用演示文稿進行課堂教學時,學生唯有充分集中注意力,才能不錯過知識點的講解,否則,幻燈片一旦切換,就會錯過相關的知識點。
五、加強課后的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教師成長最重要的環節,其實經驗的獲得也是通過反思之后得到的認知結果。反思不僅是一種手段,更是一種能力,它為高效課堂奠定了基礎。通過教學反思,教師能知道自己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同時還能知道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些不足的產生,以后教學應該如何改進。
1.對教學過程的反思。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反思:各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教學重點和難點的處理是否恰當、是否啟發學生提問、學生提問的質量如何、學生是否有充分的獨立思考機會、是否關注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生有沒有“奇思妙想”和創新火花、是否滲透和強調了能力的培養、教學媒體使用是否得當、自己的語言和行為是否符合教育教學規律、各種練習是否適當。
2.對教學效果的反思。包括學生所獲得的發展和教師自己的感受兩個方面。前者主要考查學生“雙基”的掌握、能力的發展、學習方法的掌握以及科學、人文價值的認識等方面;后者主要考查教師自己在教學活動中對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的了解程度、個人教學經驗的提升以及教學思想觀念的變化等。其中,教學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學生行為是否產生了預期的變化,是教學效果反思的重點。
六、結語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及高效性,我們必須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真正的做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我們一起努力吧,為促進學生的身心更好的發展,共同創建一個個嶄新的、高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張慶孝.淺析如何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
[2]金春夫.發揮學生主體性,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2,(7).
[3]丁國平.淺談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中華少年:教學版,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