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金芳
摘 要: 我國農村體育教育起步較晚,體育設施較落后,發展很不成熟。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推進農村初中體育教學創新刻不容緩。教師要結合學生和學校的實際,堅持創新的教學理念,創新體育教學方式,提高體育課堂的有效性,讓學生的體育素養得到提高。
關鍵詞: 初中體育 農村教育 創新教育 發展路徑
農村初中體育的發展落后存在許多客觀原因,初中學校的體育設施往往不夠完善,體育器材不夠齊全,學校對于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不夠高……許多原因綜合起來,使得農村初中體育教學存在很大的問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家注重學生的全方面發展,對于學生的體育素質要求提高。新形勢下,傳統農村初中體育教學已經不符合教育發展的要求,跟不上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需要了。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創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和急迫性,樹立創新精神,勇于探索實踐,優化體育教學方式,創新體育教學的發展路徑,從而提高初中體育課堂的實效性,使學生的體育能力和綜合素質得到鍛煉和提高。
一、創新農村初中體育教學發展路徑的重要性
體育是初中義務教育的一門必修課程,在學生的綜合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學生在初中時期已經有一定的課業壓力,而學生平時體育鍛煉的機會并不多,體育課對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有很大的作用。然而農村初中往往體育設施比較落后,學校、教師甚至學生自己都更加注重文化課程的學習,對體育課抱著可有可無的態度,在這樣的心理下,體育課往往以自由活動為主,甚至被其他課程取代。這樣的情況普遍存在,學生會缺乏體育鍛煉,身體素質下降。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推進農村初中體育教學創新發展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只有創新體育教學發展路徑,才能使體育課的地位得到提高,改變松散單一的傳統體育課堂,提高課堂實效性。只有體育課堂的實效性和專業性得到提高,學生才能在體育課上學到真正有用的內容,才會提高體育課程學習興趣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二、推進初中體育教學創新發展的路徑
1.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由于農村體育設施落后、器材缺失等因素的限制,體育課的課堂內容往往比較單一,多是學生繞操場跑步,然后就自由活動,甚至是在教室里自習,老師很少教授學生實質性的內容,課堂的局限性很大、實際效能很低。要改變這種情況,首先體育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素質,提高教學積極性,開發靈活多樣的體育課教學內容和形式,真正教給學生有用的體育運動技巧和內容。天氣不好要在室內上體育課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有利于鍛煉身體學習起來又比較簡單的體育健美操,讓學生可以在家里練習,達到鍛煉身體的效果;還可以播放一些體育賽事的精彩視頻,讓學生在欣賞精彩的體育競技的同時提高體育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在上戶外體育課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課堂形式,活躍課堂氣氛,讓體育課變得更有趣,學生學得更開心。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成兩組進行拔河比賽,學生在比賽過程中既鍛煉身體,又增進感情,增強集體榮譽感,可謂一舉多得;教師還可以組織接力賽,學生在比賽過程中既鍛煉短跑能力,又培養積極競爭的意識……教師還應該進行乒乓球、羽毛球、籃球等多種內容的教學,讓學生學到更豐富的內容,從而大大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使課堂有效性得到提高。
2.提高教學的專業性
很多農村學校仍然存在體育教師不足的現象,加之對體育課的存在不夠重視,很可能會出現讓其他老師代上體育課這樣的情況。的確,如果體育課程的內容只是監督學生跑步、跳遠和自由活動,那么確實不需要專業的體育老師。現在,新課程改革對初中的體育教學和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出更具體的要求,非專業性的體育課的存在明顯無法達到這些要求,因此,教授專業性較強的體育課變得尤為重要。學校應該讓專業的體育老師授課,教授學生專業而有用的體育知識。例如,老師應該教授學生跑步的技巧、立定跳遠的技巧和上籃的技巧等,讓學生在有限的體育課時間內學到真正有意義的東西,使學生提高對體育學習興趣,更重視體育鍛煉,這樣體育課堂有效性也會得到顯著提高。
三、結語
即使農村學校會存在體育設施不完善、器材不齊全等先天性的不足,但老師不應該放棄對推進初中體育教學創新發展的探索。只要探索了,就會有進步。老師首先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提高對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并且讓學生充分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還要提高專業素質,豐富課堂內容,拓展課堂形式,充分考慮學生的發展需求,使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高,使學生上體育課變得更有意義。
參考文獻:
[1]陳如林.新課改下農村初中體育創新教學路徑探析.青少年教育,2015(10).
[2]詹林朋.新課改下農村初中體育創新教學路徑探析.體育教育,2014(09).
[3]劉曉琴.小場地也可成為大舞臺——農村初中體育教學創新之我見.吉林教育,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