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麗萍
【摘 要】數學源自于生活,然而生活中又處處離不開數學。因此,數學教學內容應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設計數學問題,讓學生真正體驗數學與生活的關系,從而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 生活化 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5.096
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在教學中要經常引導學生提供他們所熟悉的經驗,用學生現有的知識經驗和他們所熟悉的事物組織教學。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學要與生活進一步接軌,要求老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生活化數學,也要求老師要教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探索數學規律,以及主動運用數學知識分析生活現象、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一、通過“生活”,了解數學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們每一天都在與數學接觸。數學學習是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讓學生接觸社會,貼近生活,給學生生活化的練習,才能更好地使他們了解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的運用。理解“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形成學以致用、學為所用的思想,真正體會到學習“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并逐步提高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生活,用數學的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學習了“營養午餐”后,讓學生課后去調查家人經常吃的菜譜,看看自己家的菜譜是否達到營養標準,并給家長提出合理的建議。使家長知道怎樣合理搭配食品才能讓家人吃的既營養又健康。
二、捕捉“生活”,在課堂上創設情境
1.學會利用“生活”。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見許多數學問題,而作為數學教師就應該用他善于發現的眼睛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把發現的生活中的數學運用到課堂中去,在課堂上創設情境。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的內容與兒童的生活經驗越接近時,學生自覺接受知識的程度也就越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情出發設計數學活動,使學生身臨其境,激發學生去發現、探索和應用,學生們就會發現原來熟視無睹的事物竟包含著這么豐富的數學知識。
例如老師可以把學生春游中的情境拿到教學中來,“同學們去春游,爭著要去劃船,公園里有7條小船,每船乘6個人,結果還有18個人在岸上等候。”在課上,讓學生根據情境自己編題,自己列式解題。這樣,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氣息的題材變成了來自生活的、生動的數學問題,還促使學生能夠主動投入、積極探究。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數學現實”,并依據已有的數學知識和經驗進行數學學習活動。因此,要解決當前數學教學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相背離的難題,教師就要把生活的氣息融入數學課堂,實現數學教學生活化。
2.數學問題生活化,感受數學價值。數學教材呈現給學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標準化的數學模型,教師如果能將這些抽象的知識和生活情景聯系起來,引導學生體驗數學知識產生的生活背景,學生就會感到許多數學問題其實就是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這樣,不僅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激發了學生解決問題的熱情,還使他們切實地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原型,讓學生真正理解了數學,感受到現實生活是一個充滿數學的世界,從而更加熱愛生活、熱愛數學。
例如,教學“20以內退位減法”時,可以從同學們生活中碰到的各種計算問題引入,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進位加法的知識。引導他們去探索、理解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為了讓學生客觀地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在認識人民幣后,組織學生進行“買玩具”的活動,學生在活動中思維特別活躍。這樣教學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愉悅的學習體驗,又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同時教師的參與又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
三、回歸“生活”,應用數學
數學來源于生活而最終服務于生活,尤其是小學數學知識,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教師要教會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使他們能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學過了“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有關知識后,讓學生去計算教室的空間大小、學校噴水池的容積、為家庭的裝潢設計一個購物計劃;又如學過“人民幣”后,可指導學生到超市購物等。“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在社會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數學,處處都在應用數學。
所以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如教學用百分數解決問題時中的出勤率時。班里共有45人,當天到校43人根據當天情況算出出勤率,這樣學生就很容易理解出勤率了。當時就讓學生體會數學就在身邊。在這個過程中也進一步鞏固了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那么,我們如何才能把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呢?例如:我們學習了“軸對稱圖形”以后,我們可以觀察周圍的哪些物體是“軸對稱圖形”,多多積累數學的素材。這是現實生活中一個選擇方案的實際問題通過問題的解決使學生掌握了分析問題的方法,我們要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例如:椅子壞了,總是晃來晃去,不牢固。我們可以在對角處釘上一根木條,從而使椅子穩定。這就利用了三角形具有穩定性這一知識。生活中處處有哲學,處處有數學。教導學生在生活中應用數學,不僅能提高同學們的數學能力,還能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總之,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教師要關注生活中的數學,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并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在課堂的數學教學中引用生活中的故事和問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熱愛數學并把數學運用到平常的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