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德紅



摘 要:以深圳市130家中小微型企業為調查對象,Logit回歸分析和推斷中小微型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決策模型。模型無法擬合“訂單式培養”和“建立生產性實訓基地”等合作方式。經殘差獨立性檢驗、方差共線性診斷和殘差個案診斷等統計檢驗,中小微型企業“獲得人才”“降低成本”和“幫助學生”的意愿可預測“中小微型企業接受實習生”的決策,對成本的擔心是“接受實習生”的最大阻礙,模型具有推廣性。基于上述分析,討論校企雙方的責與利邊界,提出學校對人才培養本位的回歸和中小微型企業的特點對“現代學徒制”培養活動的應然貢獻與利益。
關鍵詞:Logit回歸;中小微型企業;現代學徒制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03-0017-05
截至2013年底,全國小型微型企業1 169.87萬戶,占到企業總數的76.57%,成為社會就業的主要承擔者[1]。2011年,廣東省中小微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18 899億元,占全部工業的70.8%[2]。探討中小中小微型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意愿及其特點對推動職校人才培養工作具有一定的意義。
一、調查對象、變量名稱、變量設定和研究假設
自編的調查問卷包括單選題、多選題和開放式問答題。調查對象為廣東深圳市的162家企業。根據相關文件對企業行業[3]和規模(根據從業人數)[4]的劃分,將調查對象分別劃分為四類(見下頁表1),從中抽取了130家中小微型企業進行分析。
(一)單選和多選客觀題
多選客觀題為中小微型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方式,是從文獻和文件閱讀中歸納出的常見合作方式,也是本研究的預測變量。中小微型企業行業和中小微型企業規模對這些方式的選擇百分比分布(見下頁表2)。
(二)開放式問答題
開放式問答題為“中小微型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原因”。研究首先對逐個訪談內容進行一級編碼(1……N)后轉換成表格,根據內容和逗號斷句處理后進行二級編碼(1.1……N.n),刪除冗余詞,將核心內容放入句首,應用表格中的排序功能,對排序歸類后的共同關鍵詞進行三級編碼(1.1.1……N.n.n),再次從歸類中提煉關鍵詞作為自變量。變量設置的方法和多選題類似(見下頁表3),將最終的數字代碼輸入SPSS統計軟件中進行分析。
二、模型選擇
Logit模型是多元回歸模型,它在技術上適合對因變量為分類變量,自變量為分類變量或連續性變量的數據進行回歸分析,多用于醫學研究和行為決策,例如日常行為或治療干預預測某種疾病的罹患或療效,行為選擇預測決策結果。本研究屬于決策模型研究,以合作意愿為自變量,預測中小微型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決策。
Logit模型和多元線性模型有相似性。線性回歸模型(1)分析連續性變量之間的關系,其首要假設之一是變量之間具有線性關系,而Logit模型由于所預測的因變量是類型變量,打破了線性的假設[5]。Berry and Feldman采用對數轉化(logarithmic transformation)的方法,用Logit表達多元線性回歸公式[6],其Logit 回歸公式(2)的推導過程如下:
P(Y)是出現的概率,即中小微型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決策概率。系數的取值是用最大相似估計法(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通過觀察值的變化對預測值進行估算和預測[7],即通過計算樣本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意愿及其原因估算與他們類似的企業參與合作的普遍決策因素和概率。P(Y)的取值在(0,1)之間,似然對數的值越接近1,中小微型企業的決策可能性越高;由于自變量和因變量均為為二分類變量(0,1),不參與和無決策的取值為0,由此X1、X2、X3、X4的取值均為1。
三、中小微型企業參與校企合作意愿的Logit實證分析結果
實證分析結果表明,“獲得人才”“降低成本”和“幫助學生”預測企業“接受實習生”的概率為51%。
表4表明,經Hosmer & Lemeshow檢驗系數(>0.05),卡方(χ2)對應的顯著性系數(<0.05)和卡方分數分布(wald statistics,Wals)及其顯著性系數(<0.05)篩選,對“中小微型企業接受實習生”的決策具有預測力的變量是“獲得人才”,χ2=18.95(1),P=0.00<0.05、“降低成本”,χ2=21.66(1),P=0.00<0.05和“解決學生就業與發展問題”(以下簡稱為”幫助學生”),χ2=27.18(1),P=0.00<0.05,均通過了Hosmer & Lemeshow檢驗(P>0.05),預測力度的高低依次為“降低成本”,Exp(B)= 0.28,CI0.95 =[0.08,0.94],R2=0.32、“幫助學生”,Exp(B)=4.91,CI0.95=[1.07,22.58],R2=0.19和“獲得人才”,Exp(B)=3.21,CI0.95 =[1.12,9.26],R2=0.14。通俗地說,如果“中小微型企業接受實習生”的話,“降低成本”“幫助學生”和“獲得人才”的意愿分別起到了32%、19%和14%的作用。我們通常所認為的“解決招工難”的問題卻并沒有進入模型。
對成本的擔心是“中小微型企業接受實習生”的最大阻礙。“獲得人才”和“幫助學生”的Exp(B)和置信區間系數均大于1,意味著它們的意愿程度和“中小微型企業接受實習生”的強度同步發展,意愿“幫助學生”的中小微型企業“接受實習生”的可能性是無此意愿中小微型企業的5倍(優勢比=4.91),意愿“獲得人才”的中小微型企業“接受實習生”的可能性是無這種意愿中小微型企業的3.21倍。由于“降低成本”意愿的優勢比(0.28)小于1,置信區間系數(0.08,0.94)小于1,但是沒有跨越1。因此,中小微型企業“降低成本”的意愿升高反而會導致“中小微型企業接受實習生”的意愿降低,其意愿每升高一個unit,其“接受實習生”的可能性降低3.6倍(1/ Exp(B))。由于“降低成本”意愿的預測力度最大,達到32%,因此“成本”對“中小微型企業接受實習生”的阻礙力度最大。
該決策模型中,對應于常數(b0)、“獲得人才”(b1)、“降低成本”(b2)和“幫助學生”(b3)的數值分別為-1.42、1.17、-1.28和1.59(見上頁表4),將它們代入(2)式,計算結果為==0.51。
由此,滿足中小微型企業“獲得人才”“降低成本”和“幫助學生”的意愿,“中小微型企業接受實習生”,的可能性是51%。
模型篩選結果表明,中小微型企業并不青睞“參與職校人才培養”“訂單式培養學生”和“建立生產性實訓基地”等合作方式。
四、Logit回歸模型檢驗
VIF(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即方差浮動因素,用于判斷是否有冗余的自變量,出現冗余變量會導致回歸產生偏性。本研究的容差位于0.5~0.8之間,VIF位于1.2~1.8之間,符合要求[8~9]。Durbin-Watson test是對自變量殘差項目獨立性的檢驗,以保證置信區間的顯著性檢驗的有效性。本研究的Durbin-Watson test系數位于1.2~1.8之間,達到檢驗要求[10]。
經方差共線性的診斷,本研究中的特征值系數具有相似性,也沒有出現方差比例在同一個小特征值上分布著多個大數值的現象,條件索引也符合小于10的要求[11]。本研究對是否存在將導致模型參數發生偏倚的異常個案進行了診斷。Andy Field對殘差標準提出了建議,根據樣本總數的1%大于2.58或者2.5,5%大于1.96或者2.0的殘差標準[12],“接受實習生”的模型沒有奇異值,模型對樣本數據擬合較好。
綜上所述,“中小微型企業接受實習生”模型殘差符合標準,且滿足獨立性檢驗、方差共線性檢驗和診斷,是可靠的擬合模型,“獲得人才”“降低成本”和“幫助學生”預測“中小微型企業接受實習生”的可能性為51%。
五、討論與建議
常見的校企合作方式,如“訂單式培養”“建立生產性實訓基地”“參與職校人才培養”,并沒有受到中小微型企業的青睞。“緩解招工難”也不是中小微型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出發點。具有推廣性的“中小微型企業接受實習生”的模型則將“獲得人才”“降低中小微型企業成本”和“幫助學生”的意愿凝合在一起。中職如何與中小微型企業開展合作,培養合格的學生,實現中小微型企業獲得人才、降低成本和幫助學生就業與發展的愿望?
其一,厘清學校和中小微型企業的責任。職業學校的責任和本位是培養人才,促進人的發展是職校辦學的根本目的。中職的教育對象為15~18歲的少年,未來人生的發展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職業教育應結合其所學專業奠定他在未來社會生存的知識、能力、技巧、人格、品德和智力的基礎。就近期發展而言,扎實的專業基礎才能靈活應變地滿足不同中小微型企業的需求,也才能成為中小微型企業眼中的人才,受到用人單位的尊重;就遠期發展而言,才能應對他個人未來生活和事業的不確定性挑戰。
中小微型企業的責任是創造社會財富,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他們對利益和財富的追求既出于自私,也源于中小微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它與職校育人的崇善性、道德性和純潔性構成一定的矛盾[13]。因此,校企合作一方面要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對中小微型企業生產和產品需求的滿足進行考量;另一方面也要兼顧到中小微型企業的利益,激發業主人性中的利他本性,利用中小微型企業特點發揮他們的育人價值。
其二,在現代學徒制的框架體系內加大發揮中小微型企業的育人價值。相對于大型企業,中小微型企業在工作穩定性、工作與生活條件、福利待遇、管理規范上都有待改進,但是其內在特點也具有獨特的育人價值。這些優缺點必須在政府主導和制度保障中揚長避短,有針對性地克服。
中小微型企業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人員匹配效率高,一人多崗的現象更有利于職校生熟悉各個生產崗位;而大型往往將學生實習崗位固化,甚至在某一個流水線上的工作時間長達半年。其次,中小微型企業的產品周期短,生產品種多樣靈活,有利于職校生接觸同一行業相同工藝流程的變式,使得所學的各類基礎知識有了靈活應用和鞏固的機會。產品更替機器閑置期間還可以加強對學生教育的強度、頻率和密度,提高學生的培養質量,間接降低中小微型企業的成本;而大型中小微型企業的標準化程度高,自動化設備多,導致學生的實習操作簡單,在校所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被固定化幾個簡單的動作,這種崗位操作特點在當前職校好找大型型企業合作的現實中強化了對職校人才培養定位于動手能力的誤識與誤行。再次,中小微型中小微型企業的管理空間緊湊,靈活度高,人氣和諧,企業主的創業和奮斗經歷有利于對學生實施人性化的人格影響教育,學習創業的經驗,為學生正式進入社會搭建了柔性的過渡空間;而大型企業則普遍實施精細化和科層化管理,其難以避免的僵化性易于屏蔽人的個性和主動性。最后,中小微型企業規模小,生產設備不多,人責匹配度更高,師傅的幫教一對一或者一對二,更利于對徒弟實施責任到位,個性化、細致、周到、盡責和高效;而大型企業的師傅幫帶徒弟多,如果缺乏準備定位的話,師傅的個人成就感有可能被稀釋。
發揮中小企業服務中職教育的獨特價值并不是否認大型中小微型企業對人才培養的價值和貢獻。這種作用的發揮還需要制定相應的標準,篩選出切實能夠履行培養責任的企業主。
參考文獻:
[1] 國家工商總局全國小型微型中小微型企業發展報告課題組.工商總局:全國小型微型中小微型企業發展情況報告(摘要)[EB/OL].中央政府門戶網站,2015-01-18.
[2] 中小微企業占企業總數99.7%[N/OL].人民日報,2015-01-18.
[3]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1)[EB/OL].國家統計局官網,2015-01-18.
[4] 統計上大中小微型中小微型企業劃分辦法(國統字[2011]75號)[EB/OL].國家統計局官網,2015-01-18.
[5] Berry W.D.Understanding regression assumptions.Sage University Paper Series on Quantitative Application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07-092.Newbury Park,CA:Sage,1993.
[6] Berry W.D.,& Feldman,S.Multiple regression in practice.Sage University Paper Series on Quantitative Applications in the Social
Sciences,07-050.Beverly Hills,CA:Sage,1985.
[7] Andy Field.Discovering Statistics using IBM SPSS Statistics:Fourth Edition.SAGE Publications Ltd.,2013:723.
[8] Myers R.Classical and modern regression with applications (2nd ed.).Boston,MA:Duxbury,1990.
[9] Bowerman,B.L.,& OConnell,R.T.Linear statistical models:An applied approach (2nd ed).Belmont,CA:Duxbury,1990.
[10] Durbin J.,& Watson,G.S.Testing for serial correlation in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II.Biometrika,1951:159-178.
[11] Andy Field.Discovering Statistics using IBM SPSS Statistics:Fourth Edition.SAGE Publications Ltd.,2013:753.
[12] Andy Field.Discovering Statistics using IBM SPSS Statistics:Fourth Edition.SAGE Publications Ltd.013:848.
[13] 亞當·斯密.道德情操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26.
[責任編輯 劉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