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概念英語》教材自問世以來在中學學生的英語學習領域受到了空前的關注與推廣,學生對英語語法重點及難點的理解與應用成為英語教師在教學活動過程中的老大難問題,本文將從《新概念英語》的語法內容的安排,并結合學生語言習得規律,學習難點方面入手,分析高中生如何通過正確使用《新概念英語》教材,通過自主學習的實施,主動探求并習得英語語法知識。
【關鍵詞】新概念英語;語法;自主學習能力
一、語法難度循序漸進
從新概念英語第二冊開始,第一課A private conversation的重點語法知識為簡單陳述句的語序,通過一則有趣的短篇文章為學生呈現簡單陳述句不同的幾種形式,陳述句用來敘述一件事情,課文中所有的句子都是陳述句,同時,每段陳述句包含一個概念,告訴我們一件事情。凡是敘述一件事情的陳述句都是簡單陳述句。其次,通過例句再次的詳解激發學生深入了解陳述句的的結構并能夠舉一反三。第二課:Breakfast or lunch?其語法重點是表示現在和經常發生的動作用now,often,always學生能夠通過課文的陳述句與疑問句發現該語法內容的基本規律。其后的七篇課文的語法重點依次為:一般過去時,現在完成時,一般過去時與現在完成時的區別用法,不定冠詞和定冠詞,過去進行時形容詞的比較級,介詞的使用,被動語態。
二、語法難點重復穿插,鞏固已學知識
學生對知識的遺忘屬于正常現象,任何在學習一門新的知識都會反復經歷記憶,遺忘的過程,本書尊重學習者的學習規律,并順應遺忘的規律,在先前部分的重點句型及語法內容循序安排的基礎上,于教材的第十八課開始,再次對之前所涉及的語法內容再次強調,我們可以看到第十八課開始分別涉及的語法內容有:have用法,情態動詞can和may的用法以及它們在用法上的區別,動名詞在句子中的作用,被動語態,介詞。在第二十三課的關鍵句型部分,再次對第十二課至二十一課所涉及的語法知識及關鍵句型梳理,Ill see you torrow(第十二課,一般將來時).What will you be doing tomorrow?(第十三課,將來進行時)After he had finished work he went home.(第十四課,間接引語)If you open the door you will get a suprise.(第十六課,條件句)因此在課程的設計上,充分考量了學習者的學習規律與記憶的規律,合理安排。
三、豐富的課后練習,增強學生對語法的實際運用能力
《新概念英語》的課后練習題一般分為幾種類型:1,用所給詞語的正確形式填空,學生自主核對答案。此類練習題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與記憶,同時根據詞匯的不同變換形式,學生能夠潛移默化的形成一定的語感。2,選擇恰當的動詞代替斜體印出的詞或詞組。學生通過詞義相同或相近的詞擴充自己的詞匯量與詞匯辨析能力。3,填空題,根據special difficulties部分的知識講解與例句展示,學生可自覺掌握易錯易混的知識點。例如在第二十一課的難點部分提及的動詞drive的不同使用,學生對drive的理解一般為“開車”,這個部分以例句的形式展開了drive的多種詞義:The farmer drove the cattle into the field.農夫把牛趕進田里。Our army drove the enemy back.我們的軍隊把敵人攆了回去。During the war,many people were driven out of their homes,戰爭期間,許多人被趕出了家園。例句詳解后,緊跟著練習題,講解與練習結合,學生能夠借此輕松掌握難點知識。4,多項選擇題,例如:I have been offered some money.They want to____me some money.A.serve.B.give.C.take.D.make.此類選擇題旨在彌補了學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選擇題的單一性,無論是語法類選擇題或是詞匯類選擇題,均能使學生深度理解部分詞匯與語法的具體用法。
盡管新概念英語》系列用書能夠對學生的語法有極大的幫助作用,但是這種效果的產生與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語法的學習在傳統的英語教學實施活動中,對學生來說,學習的難度是較高的,與此同時,對于老師英語課堂的教學,其復雜程度也是較高的,一直以來,關于語法學習的呼聲不斷,語法被認為是英語語言中的筋骨。對句型的分析,時態的準確應用在學生考試和應用時形成無形的阻力。為刺激學生在語法學習方面的動機,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使用學習《新概念英語》的時候我們應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強:
1.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新概念英語》為語法學習提供了諸多途徑。但教材只能是輔助作用,新課標的要求也明確提出要培養學生的學習策略與自主學習能力,作為英語教師,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積極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教師們不斷追求的目標。學生的學習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只有充分調動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學生的學習才會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因此,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以及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在當代教育的科學理念要求下,變得尤其重要。
2.擴充英語學習資源,學習地道英語表達。當今的大數據時代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英語為學生的語法學習帶來了有效的助推作用,但我們應該在此基礎上不斷的尋找新的語言學習資源,利用更加寬泛的學習途徑,比如通過網站,通過進口的書籍,學習更加地道的英語表達習慣,擺脫中式英語思維,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詹紹霞、李灝.《新概念英語2》教學初探[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第5期.
[2]張妮.關于在英語教學中改用“新概念英語”的體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年第9期.
作者簡介:趙靜(1990-09-28),女,漢族,四川廣元人,西華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學科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