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玲
【關鍵詞】 數學教學;單一;現狀;改變;
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21—0049—01
為了讓學生能對初中數學產生興趣,調動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一定要想方設法改變初中數學教學單一的現狀,力求按照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那么,如何改變傳統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單一的現狀呢?下面,筆者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改變教學觀念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學生從傳統的接受知識轉變為自主學習與探究學習相結合,教師要從高高的講臺上走下來,做學生的朋友。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教師服務的對象,教師只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教師的一切教學行為都是為了學生的學習服務的。當然,教師也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學生在初中階段比較叛逆,情緒不穩定,因此,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的學習,還要關注學生的心理,要讓他們明白學習的重要性。
二、改變教學方式
傳統教學只注重對學生進行書本知識的灌輸,學生學會了教師所教授的知識就算達到了目的,整個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思路的開拓。這種教學方法是與以前的農業、工業經濟時代相適應的,但在當今信息社會和經濟時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日新月異,這種教學方法顯然落后于時代的要求。筆者認為,首先要改革傳統的授課方法,堅持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課堂教學與課后消化、教師輔導與學生自學、打牢基礎與創新提高相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講深講透基礎知識的同時,更要教會學生如何去學、怎樣去學好。堅持以學生為主,采取提問式、解答式相結合,盡量做到一題多解,由表及里反復論證,讓學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從而拓寬學生的思路、開闊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動手和動腦的能力。其次是采取討論式授課,把問題交給學生進行廣泛討論,然后集思廣益,精講多練,多問為什么,從而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再次是采取啟發和引導式教育。緊密聯系實際,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設置一些富有知識性和動感較強的學習活動,積極利用一些高科技手段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推測、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獲取感性認識,從而達到學會、會用、創新、提高的目的。
三、改變師生關系
要改變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單一狀況,教師一定要改變以往教師壟斷課堂的做法,還要把學生放在一個溫暖和諧的環境下學習。教師要正確認識到自己不再是學生唯一的知識來源和壟斷者,所以教師的地位要由過去的權威轉向當下的平等,由知識的傳授者轉向教與學的參與者。所以,初中數學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和學生交流、討論,還要積極主動地去傾聽學生的想法,觀察和重視學生心理的變化,及時解決問題,消除學生緊張、害怕的心理,讓學生敢于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見解,自然地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感覺到教師就是他們中的一員,從而建立起一種新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只要和學生關系相處融洽了,學生自然就會慢慢喜歡上這門課,從而變“讓我學”為“我愿意學”。如此,對提高學生成績和課堂教學質量都有大有好處。
四、改變評價方式
傳統的教學評價觀評價學生主要看學生考試成績,評價學校和教師主要看學生的升學率,這種片面追求分數和升學率的評價觀念,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教師在教學中的創新和提高,忽視了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隨著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在學校學到的知識不能適應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學生走向社會,不是社會適應學生,而是學生要適應社會的發展。人們只有終身學習、終身發展、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增強自己的才干,才能立足于不敗之地,否則就會被社會淘汰。中學數學教學必須立足現實,著眼未來,在教學中進行創新和改革。在評價觀念上,既要看學生的考試成績,又要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作為評價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也就是說不僅要看學生了解知識、掌握知識的程度,還要看學生應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全面準確地評價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教師的教學效果。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