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美才
摘 要:智慧課堂是充滿疑問的課堂,促進學生對疑問的產生關鍵在于課堂學習內容與學習方式的設計。智慧課堂是突出探究的課堂,突出探究活動的引導,主要體現(xiàn)為科學概念的自我建構、科學方法的自我領悟與科學思維的自我發(fā)展。智慧課堂是蘊含生成的課堂,良好的預設促進一定的生成。智慧課堂是彰顯理性的課堂,滲透理性教育的具體行為是重視概念與規(guī)律內涵的認知教學與重視生活事例的深入剖析教學。
關鍵詞:智慧課堂;充滿疑問;突出探究;蘊含生成;彰顯理性
智慧,指人們在應對矛盾或解決問題方面所形成的正確的主導思想、科學的手段與方法或有效的行為與策略,它是知識、能力、心理等諸多素質的綜合體現(xiàn)。智慧教育,指開發(fā)與發(fā)展學生的智慧潛能。課程教育的宗旨是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因此智慧教育是課程教育的重要目標。智慧課堂,就是指蘊含智慧教育的教學活動,具體可表述為:在課程教學中,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智慧來誘發(fā)學生的興趣與求知欲,促進學生的思維,開發(fā)學生的智慧潛能[1 ]。筆者就物理智慧課堂的構建,談談個人的粗淺認識。
1 智慧課堂是充滿疑問的課堂
疑問是點燃思維的火花,又是興趣與求知欲的催化劑,而興趣、求知欲、活躍的思維則是學生進入高效學習狀態(tài)的重要標志,因此充滿疑問的課堂是智慧課堂的首要特征。
人們通常將疑問和問題混為一談,在此有必要作簡要的辨析。疑問和問題,雖然都是追求事物現(xiàn)象、發(fā)展過程或結果的成因,但表現(xiàn)的方式和主體意識卻有所區(qū)別。如關于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的教學,它可以是教師直接提出“為什么是正立等大的虛像”的問題,也可以是教師引導學生在對實驗觀察的過程中自覺地追究成像的成因。前者屬于教學問題,是一種顯性的表達方式,主要反映教師的認知意識,學生的思維任務僅是探究問題。后者則是疑問,表現(xiàn)為隱性,它是反映學生的認知意識,而且學生的思維過程,既包含發(fā)現(xiàn)問題與提出問題的思維活動,又包含學生主動解決問題的行為。可見,疑問比問題更具有教學價值,這就是智慧課堂必須是充滿疑問的依據(jù)。
促進學生對疑問的產生關鍵在于課堂學習內容與學習方式的設計。如“怎樣比較運動的快慢”內容教學,教材是直接給出兩種比較方法:①比一比,跑一段相同的路程,看誰先到達終點;②,比一比,用相同的時間,看誰跑的路程長。顯然,這是一種問題意識教學而不是追求學生形成疑問并自主解決問題的教學。如果將這段學習內容設計為包含“相同路程運動時間不同”、“相同時間運動路程不同”、“不同時間運動路程也不同”等運動數(shù)據(jù)信息形式,讓學生通過對比觀察與分析來領悟描述運動快慢的思想或方法,那么就可能誘發(fā)學生產生如下一系列的的疑問:比較運動的快慢,若時間相同,應比較什么因素?若路程相同,又應比較什么因素?不同時間且運動路程不同應怎樣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本質特征是什么?關于路程s與時間t,應采用怎樣的數(shù)學形式來描述運動的快慢?■形式能否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為什么教材是采用■來表征運動的快慢?……毋庸置疑,學生產生的疑問越多,說明學生的思維越活躍,所認知的內容就越豐富,理解就越深刻,學習效益就越高,這就是智慧課堂充滿疑問價值的 所在。
2 智慧課堂是突出探究的課堂
物理教材知識與方法體系的建構,既是前人科學家的探究活動過程的濃縮展示,又蘊含著科學家科學思維與智慧的形成過程。物理課堂突出探究活動的引導,不僅符合學科探究特點而且能很好地實現(xiàn)新課程的三維目標,尤其對開發(fā)與發(fā)展學生的智慧潛能有著重要的實際意義。因此,突出探究的課堂是物理智慧課堂的主要特征。
物理課堂突出探究活動的引導,主要體現(xiàn)在如下三方面。
(1)科學概念的自我建構
物理概念與規(guī)律都屬于科學概念的范疇,它是構成物理課程知識的基本元素,突出自我建構的探究引導,就是指讓學生在對物理現(xiàn)象或事實感知的基礎上來認識或探究其本質內涵與特征。如“力”概念的學習,首先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或了解教材中所列舉的有關力作用的生活事例,接著引導學生分析各種力作用的如下共同特征:凡力的作用必定牽涉到兩個物體,而且是互相作用,但又分為主動作用與被動作用,產生的效果也有所不同。兩物體之間可以是直接接觸,也可以是不接觸。然后再引導學生概括歸納力的概念。引導學生對科學概念的自我建構,實質是培養(yǎng)與發(fā)展學生的認知能力。
(2)科學方法的自我領悟
科學方法是物理課程中最有價值的知識,因為科學創(chuàng)造與發(fā)現(xiàn)往往是科學方法的突破,也稱科學智慧的妙用。突出探究中科學方法的自我領悟,就是誘導或啟迪學生自我形成科學的探究思路與方法。如在“探究光的反射”實驗中利用太陽光通過小孔來形成光線的“分離法”、在“探究聲音的產生”實驗中通過紙屑跳動來推知鼓面振動的“轉換法”、在“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中通過物象“重疊法”認識成像規(guī)律等,如果都是學生思維的產物,那么就是科學方法的領悟,而這種科學方法的領悟正是為未來從事創(chuàng)造性工作夯實科學方法基礎。
(3)科學思維的自我發(fā)展
科學思維是物理課程的精髓,發(fā)展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是物理課程教學的重要目標。科學思維能力的形成在于學生的自我發(fā)展訓練,而突出探究過程中的科學思維訓練則可以收到獲取知識與發(fā)展思維的雙重功效。如“探究決定浮力大小的因素”實驗,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認知“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所排開液體量就越大”,然后再引導學生探究浮力大小與所排開液體量兩者之間的關系,如果學生能依據(jù)“浮力=物體在空氣中視重-物體在液體中視重”而形成驗證“F浮=G排液”的思路,何謂不是科學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3 智慧課堂是蘊含生成的課堂
生成,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出乎教師意料的新事物或新問題。課堂教學具有一定的目標,教師在備課中,雖然所有的內容都是圍繞教學目標來開展教學預設,但由于學生的興奮點往往與教學目標不一致,對感興趣的問題會刨根究底,因而學生的認知與思維常常會出乎教師的意料,這就是課堂生成的原因。智慧課堂不僅要誘發(fā)學生的興趣與求知欲,更重要的是促進學生的思維,課堂是否出現(xiàn)良好的生成則是智慧課堂的基本特征。
預設與生成是一種因果關系。雖然課堂生成屬于超乎教學設計意圖,但往往又與預設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良好的預設又能促進一定的生成。
依據(jù)課堂生成的不可意料性,良好的預設必須具有啟發(fā)性與開放性。啟發(fā)性是指教學預設的問題內容能促進學生產生由此及彼的聯(lián)想或由淺入深的思考。如在《平面鏡成像》課題教學中,教師可有意引導學生作曲面成像光路圖,讓學生領悟凹面鏡和凸面鏡的成像性質與特點,在此基礎上來促進學生聯(lián)想到哈哈鏡、汽車駕駛室旁的觀后鏡、利用凹面鏡充當放大鏡等一些教師未曾意料到的認知與思維活動,其中作曲面成像光路圖的教學預設就具有很好的啟發(fā)作用。開放性是指問題答案多樣化或思維角度的多向性,即對同一問題,選擇不同的角度,不僅思維內容不同,所得到的答案也不同。如在“光的直線傳播”內容教學中,當學生認知“影”的概念知識后,教師就可以提出“太陽光所形成的影對人類的生活有哪些作用”的問題,可啟發(fā)學生能依據(jù)太陽照射自己的影子長度并結合相似三角形原理來測定大型建筑物的高度、或聯(lián)想到古代日晷儀的制成原理、或形成結合地球的自轉周期來估測地球直徑的思路與方法,等等。顯然,這些都屬于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活動,這種追求生成的教學就是著力開發(fā)學生的思維智慧潛能。
4 智慧課堂是彰顯理性的課堂
理性,指人們認識和處理問題的行為與態(tài)度。從認知方面來說,理性指能全面深入或從不同的角度來認識事物;從處理問題的角度來看,理性指能采用科學的方法與策略來解決問題;從行為態(tài)度而言,理性指冷靜、沉著、穩(wěn)重的心態(tài)與情緒[2 ]。理性與智慧是一對孿生兄弟,缺乏理性的行為與態(tài)度不能稱智慧,只能是莽撞或蠻干。因此,彰顯理性的課堂是智慧課堂的重要特征。
物理教學中滲透理性教育,主要指引導學生全面地認識物理事件的形成機制與深刻理解其本質內涵,同時較好地掌握解決有關問題的方法與策略,其有效教學行為體現(xiàn)在如下兩方面。
(1)重視概念與規(guī)律內涵的認知教學
對于物理概念與規(guī)律,其內容的科學性、文字的簡潔性、表達的多樣性都是理性內涵的體現(xiàn)。如“勻速直線運動”概念,教材表述為“運動速度保持不變的直線運動”,那么教學中就必須引導學生理解如下系列問題:①運動速度保持不變的內涵是什么?②如何判定物體是否做勻速直線運動?③為什么要強調“直線”二字?④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由什么因素決定?⑤勻速直線運動的描述方法有哪幾種?各有什么優(yōu)點與作用?當學習了“力和運動”知識后,還要使學生理解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條件,這樣才能使學生對“勻速直線運動”概念有著全面且深刻的認知。只有全面且深刻地認知概念與規(guī)律,分析解決問題時才能形成科學的方法與有效策略。
(2)重視生活事例的深入剖析教學
物理是緊密聯(lián)系生活的課程,然而由于學生認知的局限,多數(shù)教師在對列舉的生活事例解釋通常是蜻蜓點水,因而往往造成學生的一知半解。作為滲透理性教育,它要求教師盡可能做到深入淺出的剖析教學。如解釋“磁懸浮列車高速行駛原理”時,除了使學生理解“磁懸浮是通過同名磁極相互排斥來減小壓力從而減小摩擦力以提高運行速度”原理外,還應引導學生思考列車與路基形成同名磁極的機制設計,是采用磁性物質還是采用電磁鐵裝置?若采用電磁鐵裝置,必須解決哪些問題?當然,這種深入剖析教學,課程教材雖不作要求,但作為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卻有著重要的意義,實質上這種拓展延伸教學正是用好教材并用活教材的體現(xiàn)。
智慧課堂源于智慧教師,智慧課堂造就智慧學生.教師的教學智慧是構建智慧課堂的關鍵因素,而教師的教學智慧又主要體現(xiàn)為教師對教材的“活化”智慧?!盎罨辈拍軉拘褜W生的智慧,“活化”才能謀活課程教育的功效。
參考文獻:
[1]周成平.中國著名特級教師課堂魅力經典解讀[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2]于偉.理性與教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