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泉清
【摘 要】在現在的初中數學課堂中,仍受到傳統教學方法和教學思想的影響,講練結合是主要的教學形式。本文對導學案這種教學模式進行了探討和研究,教師的重點要放在學生如何學,才能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數學 導學教學 高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2.049
眾所周知,初中階段是學生各方面能力形成和發展的重要階段,對學生的長遠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特別是數學學科是初中教育中的重要科目,在考試中占據重要的比重,承擔著培養學生邏輯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作用,因此應該受到學校和教師的重視。在當前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過于注重教師的“教”,常常把知識傳授當作教學的重點,這樣就忽視了學生的“學”。在課堂教學中,由于知識灌注是常用的形式,會使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完全跟著教師的思路走,這種情況下,課堂教學效率不高,教師和學生付出了時間和精力,卻不見成績提高,更談不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了。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要對初中數學課堂進行教學改革,針對當前情況,提出了導學案教學模式,以改變傳統初中數學教學模式中的弊端,使學生處于主體地位,繼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那么什么是學案導學教學,在具體的教學中又該怎樣實踐呢?本文對此進行了研究和探討。
一、導學案教學模式的內涵和特點
導學案教學模式包括“學案”和“導學”兩個方面,學案類似于教案,但是又和教案有所不同。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案是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編寫的教學方案,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等,并且教案一般是從教師的角度出發制定的,主要是以教師的教為主;而學案是把學生的學當作中心和重點。教師在充分了解學情、教材內容、教學目標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為學生的自主學習編寫的學習方案。
一般來說,學案包括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學法指導、課堂測試等環節,導學是教師利用編好的學案,用一定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學習。例如引導學生進行預習、練習和復習等。學案和導學是相互聯系的,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只有兩者都做好,才能使教學利益最大化。根據導學案模式教學的內涵,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導學案教學有以下幾個特點。
1.主體性。導學案教學模式的主體性特點在學案的設計中就可以體現出來,學案是以學生的學為中心的,在設計時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例如在學案設計中要注意學生的參與度,教學環節等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指導者,指引學生完成課堂教學活動,這樣就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
2.引導性。導學案教學模式具有引導性的特點,這主要是從教師的角度來說,導學的導是指引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只是注重知識的傳授,而不管學生聽得怎么樣、學得怎么樣,而是應該時刻都以學生為中心。例如培養學生興趣、關注學生狀態,教授學生一些具體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引導性要求改變教師主導課堂的現狀,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完全放任不管,教師要正確進行引導,保證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和有效性。
3.靈活性。與傳統形式的教案相比,導學案更加靈活,形式更加多樣,因此,初中數學課堂也變得更加有靈活性,編寫的學案沒有固定形式,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教學情況進行調整。例如在設計過程中,教師可以把重點放在學法指導上,讓學生的學習更加有效率,并且根據學生實際水平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4.開放性。開放性也是導學案教學的一個特點,體現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首先在學案的設計中,教師可以適當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讓學生參與到制定導學案的設計中來,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也可以使學案更加符合學生的需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用各種方法,營造開放、自由、民主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二、導學案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
(一)注意一定的基本原則
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在教師利用導學案模式進行教學時,要體現現代教育理論,還要綜合考慮新課程改革的觀點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也就是說在實施過程中要注意一些基本原則,這樣才能保證實施的效果。
1.創新性原則。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思想對初中數學的限制性很大,課堂教學古板、陳舊、單一,在導學案教學中,教師要勇于打破傳統觀念對課堂教學的桎梏,在教學中注意創新。如在教學方法上,綜合利用探究法、啟發法、討論法等,進行教學,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探究性原則。導學案教學注重教師對學生的引導,教師要善于通過利用教學情境的方式來引入新課,在一開始就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堂教學要以問題為中心,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讓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后是指導性原則,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導學案模式時,要注意指導性原則,也就是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不僅授之以魚,還要授之于漁,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二)按照一定的步驟進行
既然是導學案教學,就要把學案作為課堂教學的指導,一般來說,導學模式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以案導學、依案自學。這就要求教師要做好學案,在教學開始之前讓學生依照學案進行自學為課堂教學做好準備。
2.組織學生討論,進行答疑解疑。在自學過程中,學生肯定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解決所提出的疑問,鼓勵學生進行思考,嘗試自己解決問題。
3.教師精講點撥。針對教學中和學生提出的重點和難點,教師要進行適當的精講,對學生進行點撥,并且精講只是在學生最需要的時候進行,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并注意對教學內容進行歸納和總結,使知識體系和脈絡更加清晰。
4.當堂練習。這是數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導學案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知識是為了應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當作教學重點。在課堂教學的最后階段,教師要安排一定的習題,讓學生進行練習,對學習的知識進行鞏固,讓學生更好的掌握這部分知識。另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多對學生進行肯定,培養學生的熱情和信心。
總之,導學案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數學課堂的傳統局面,使數學課堂更加靈活。實踐證明,導學案教學使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得到體現,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傳統教學模式所不具備的優點。作為教師,要勇于接受新思想和新觀念,對教學進行改革,對教育事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