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亞娟
【摘 要】任何事情想要成功都需要講求一定的方法,我們的思想政治學科復習也是這樣。本文針對復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就引導學生如何采用科學的復習方法作論述。在復習的全過程中把復習方法歸納起來就是“以課本為本,加強主干知識,關注時政,攻克主觀題瓶頸;培養良好應試習慣,保持良好精神狀態”。復習只要扎實靈活、科學得法、沖刺就能事半功倍,取得理想的效果!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 復習方法 現狀 技巧 效率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2.116
古語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飯。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學知識,更要學方法。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考試從形式到內容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但不管怎樣變化,萬變不離其宗。政治學科的復習是一門學問,方法很多,但掌握好的復習方法尤其顯得重要。復習要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僅需要學生自己的努力更需要老師合理的指導。結合考試要求、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本人粗談一下思想政治學科復習的看法,供各位同仁商榷。
一、思想政治學科復習之現狀
臨近考試對于學生來說,在知識復習上就進入了沖刺階段。但很多學生在復習思想政治的過程中有這樣的困惑:復習了一遍又一遍,打開書本的時候感覺很熟悉,可一合上書就很茫然;在每一次考試作答中,書寫在卷面上都滿格,甚至自我感覺良好,可得分卻少得可憐;花費了很多時間在讀、背誦上,收效卻不顯著,甚至有種越復習越模糊的感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當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向我們請教時,面對緊張焦慮的學生們,我們該做些什么呢? 我們很多教師可能會告訴學生:不要死記硬背,要注重理解。那什么是理解,該怎樣理解呢?從《現代漢語詞典》獲知“理解”即;懂、了解的意思。常人都知道要“懂”、“了解”某個知識或事物,必須得運用已有的知識或經驗,并在此基礎上,去接受新的知識經驗,只有新舊知識聯系在一起時才是真正的理解。所以,在復習中應特別注意重點抓好學科知識的復習,夯實學科知識,同時,制定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確定好復習方法與要求等。實踐證明,只有這種復習策略才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二、把握技巧 注重方法 提高效率 加強應試能力
(一)明確考試要求,掌握考試特點,提高復習的針對性
在復習的起始階段應指導學生熟悉學科的考試性質、考試目標、考試范圍、難易度比例、考試方法、試題的題型、考試的要求等。
1.考試性質:政治科考試根據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的要求,努力體現思想政治課特點,重視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考查學生初步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目標和要求:考試多以與現實生活有關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立意命題,要求更加真實和全面地模擬、反映現實。因此試題注重學生對事物的整體結構、功能和作用的認識,以及對事物變化發展過程的分析理解。具體包括:識記和理解一年來國內外重大時事;理解教材的基本知識和基本觀點;對試題提供的實例和情境具有一定的判斷、分析和質疑能力,能運用教材有關知識進行分析,并能聯系實際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或方案等;對教材的有關知識具有一定的綜合、評價能力,能按照試題的要求,從規定的角度把教材的有關知識加以綜合,進行論述,并能運用學習教材后形成的價值標準對有關的內容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評價。
3.考試方法與題型:在整個試題中考核的知識點分布不均 ,且以多樣性、復雜性和綜合性呈現出來。同時取消了純時政題,而以大量的熱點問題為載體進行命題 ,但一些次熱點問題也常見卷面。在題型的綜合上:均采用單項選擇題、問答題兩種形式,但無論是選擇題還是問答題 ,都采用了組合式設計,即以“一材多題”的形式來考查學生。使綜合考查的力度有所加大,這就需要考生用學科內外的知識滲透交叉分析綜合。
(二)夯實基礎,注重整合,構建知識網絡
在求活、求新、求變命題的指導思想下,政治命題突出對能力的考察,而能力的形成恰恰是以一定的基礎知識儲備為基礎的。政治科在試卷中所強調的關注現實生活、發揮創新意識的要求也是建立在對知識的扎實掌握基礎之上的。所以抓好基礎,既能保證基礎題、中檔題的得分率,又使提高能力成為可能。抓基礎必須重視知識的落實。“不怕難題不得分,就怕每題被扣分”,說明了對基礎知識落實的重要性。教師講了多少并不重要,關鍵是看學生掌握了多少,所以,復習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一定要抓教材基礎知識,在學習、理解的基礎上嘗試用表格或圖表等形式對知識進行區分、歸類、總結,做好“知識整合”,實施“立體復習”,打破教材原有順序和框架結構,優化組合教材知識,掌握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使之成為知識鏈和知識網,構建起科學的知識體系。同時找到本學科的基本知識和基本觀點與當前國內外大事及社會熱點問題的結合點,使之網絡化、序列化和專題化,提高學生從變化中找不變,以不變應萬變的能力。
(三)關注熱點,遷移知識,提高聯系實際的能力
反映、體現重大時政和社會熱點、焦點是政治命題的一貫原則,這也是落實理論聯系實際,體現試題時代性、教育性的要求。尤其是非選擇題全部取材于時政熱點,這就啟示我們在復習過程中,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要盡量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不僅要熟練地掌握書本知識,還要走出書本和課堂,去重視本年度的社會政治、經濟發展動態;關注國內外的重點、熱點問題,;了解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將其與教材知識和理論聯系起來,用教材知識去分析、解讀時政熱點,使教材知識活起來;在學習時政熱點時,要遵循“宏觀把握、微觀切入”的原則,找出這些熱點的背景材料,分析其體現或包含的教材觀點和原理,將時政熱點落實到教材中。同時,運用學科內的經濟學、哲學、政治學的有關知識、原理多角度、多層次地進行分析,形成清晰的邏輯思路,真正領會其實質,學以致用。
(四)主動關注考試動向、把握重點難點、掌握答題技巧
通過對學生試卷的分析,發現許多同學丟分,不是因為基礎知識沒有掌握好,而是沒有正確把握答題的方法和技巧,突出表現為:審題能力差,答非所問;表達能力差,答案言不及義不能正確使用政治概念恰當表述;考慮問題不全面,答案不完整;歸納、概括能力差,答案照抄照搬教材。可見,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技巧非常重要。而近年來,政治試題更多出現開放式研究性學習方面的考核內容 ,考核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分析解決問題、交流合作和創新能力,考核學生思維過程的合理性等。這又提醒我們應緊扣新動向緊抓重點、難點,同時對學生的答題思路、答題技巧、答題步驟進行有針對性的專項指導,使學生在練習的基礎上有所新的突破。在指導學生答題技巧方面,要讓學生明確:做選擇題時要在審題的同步找出關鍵詞和題目材料的主旨,選出表述正確的選項(下轉第27頁)(上接第116頁)進行比較、對照,找出正確并符合題意的答案。做材料題時要先看到底考什么,然后從所問的角度切入,找到材料與所考知識的結合點,編寫答案。注意寫材料題的答案時,要全面具體、重點突出,恰當運用經濟常識、哲學常識、政治常識中的知識和術語,做到語言規范、條理清楚的表述。
(五)精選不同等級和要求的練習,加強有針對性的訓練
以適量的練習貫穿復習全過程也是很重要的。要根據復習目標,精選不同等級、不同要求的練習卷進行練習,加強有針對性的訓練。避免疲憊的、毫無目標的題海戰。對在練習中發現的新問題,要多思、細講,及時給學生解決。需要強調的是,練習必須以對課本知識的全面掌握為前提和基礎,仍然堅持以本為本,要把練習與基礎很好的結合,做到鞏固基礎的目的。如果拋棄課本,一心埋頭練習,其結果就是舍本求末,收效甚微。
總之,學無定法,貴在得法。學生應根據自己學習的實際情況,采用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和學習方法,少走彎路,提高復習效率。只要思想重視、方向明確、方法得當,就會事半功倍,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1992 年出版 ).
[2]《找準知識定位 提高復習效率》龔正東.《新課程探究》.2012年.
[3]《高考模式下思想政治課教學考試》.王金.2009年.
[4]《提高政治復習時效性的幾點建議》.金邊.教學月刊,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