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獻華
摘 要 中學化學中,實驗是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之一,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應該僅僅向學生傳授概念與化學規律,更重要的是應該令他們參與到動手實踐的活動中來,這是促進學生能力提升的有效手段,本文將以化學實驗為手段,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希望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能夠促進學生化學水平的進步。
關鍵詞 化學實驗 學生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8-0070-02
化學實驗與化學理論是密不可分的,在一般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會將化學實驗放在講解完新課以后,起到加固教學知識點的作用。但是這樣做學生的積極性無法調動起來,并且也不利于個人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應該轉變實驗的順序,令學生養成主動探索的能力,這樣有助于他們養成科學嚴謹的作風,本文將以此為出發點進行詳細的探索。
一、“探索法”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
在運用“探索法”進行化學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學生自己去探索最終的結論,教師只是起到引導性的作用,過去教師都會先自己做,然后由學生進行模仿,這樣會造成學生的個人能力無法凸顯出來。以學習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為例,教師可以事先準備幾種不同的實驗,例如將石灰石與濃鹽酸相互反應,或者將石灰石與稀硫酸相互反應等,學生要通過幾組不同的實驗觀察現象,并且探索出其中的規律,在完成實驗后,學生要展開積極的討論,觀察哪一種實驗方法最適合制備二氧化碳,并說明理由,通過不斷的討論與論證,最終得出結論,即使用石灰石以及稀鹽酸制備二氧化碳的效果最好,通過學生親自進行實驗,自己發現化學中的規律,令他們的化學知識掌握得更加扎實了。
二、對各種實驗加以靈活變通
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應該養成靈活變通的能力。以演示實驗為例,一般都是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的,教師做好實驗后,由學生加以模仿,但是在習慣以后,教師應該培養學生完全自主性的能力,也就是說教師不再起到示范性的作用了,而是進行指導,完全放手令學生自己去做。這樣對學生好奇心的培養是十分有效的,并且還可以令整個課堂處在其樂融融的氛圍中。在動手實驗的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會十分集中,也間接培養了他們的觀察能力以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在演示實驗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改變實驗的模式,開展邊講邊實驗或者將分組實驗轉化為單人實驗等手段。主要是根據實驗現象的不同而決定的。有些實驗如果教師在講臺上進行操作,效果未必理想,不如教師與學生一起進行,這樣才會在學生之間產生熱烈的反映。大部分實驗教師都采取了分組進行的方式,但是卻并不能保證學生人人都能有均等的時間進行操作,分組實驗的方式更多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但是單人實驗則是培養學生養成獨立學習的能力,二者各有特色,教師可以根據對實驗要求的不同進行靈活多變的變化。
三、組織學生開展分組實驗
在化學實驗中,教師多采用分組教學的方式,這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教師首先將一個班級的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并且將實驗目的指導給大家,尤其是在操作技巧方面,教師應該重視起來,因為這是經常出現問題的環節,如果操作技巧不當,那么極容易造成實驗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例如在對試管進行操作的過程中,學生要學會正確的拿、夾持試管,在使用完試管后,還要學會如何洗刷試管。又如開展酸堿反應的實驗時,要先學會對試管進行振蕩,然后對其中的物質進行加熱,試管的傾斜方向也是相當有必要的。只有在操作要領上得到掌握,才能促進學生動手能力的有效培養。同時,在指導實驗時,教師要及時發現學生容易出現錯誤的地方,并且加以糾正。以粗鹽提純實驗為例,這個實驗的重點在于儀器沒有得到潔凈的清洗,造成液面高出濾紙邊緣的現象,因此實驗效果并不明顯。針對學生經常容易出現的問題,教師要及時加以指正,這樣才能獲得理想的實驗效果。
四、選做實驗的必要性
通過選做實驗,可以培養和誘導學生運用已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而且還能使他們逐步學會從事物的本質看問題的思維方法。例如,學生學完酸、堿、鹽知識后,選做鑒別氯化銨、硫酸銨、碳酸銨、硝酸銨等四種鹽的實驗。教師要求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讓他們動腦思考,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實驗過程中許多學生都能主動、認真地聯想以前學得的知識,專心研究和組織實驗程序,找出“鑒別”“區別”或“分別”認識的幾種不同的物質解題答案。然后他們根據四種銨鹽各自的特性,通過一定的實驗操作,將其一一區分開來,并說明實驗的根據,解釋所出現的特殊現象。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今后的化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盡可能的幫助學生養成做實驗的習慣,在實驗中學習新知識,掌握新的化學規律,同時促進綜合能力的養成。在新教學大綱的改革下,尤其重視了對化學實驗能力的培養,希望通過本文的論述能夠為今后的教學工作提供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花甜.在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形成化學概念[A].新世紀中國教育發展論壇(第二卷)[C].2007.
[2]范喜茹.淺談中學化學實驗教學[A].基礎教育理論研究論文精選(上卷一)[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