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萍
【關鍵詞】 數學教學;高效課堂;學習興趣;探究品質;實際操作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18—0106—01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鼓勵學生動手、動口、動腦,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又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而實際操作能使原本抽象、復雜的知識變得形象、直觀,能夠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喜歡上數學,從而構建起優質、高效的課堂。
一、動手操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生來說,動手操作是他們的強項,也是最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活動。在教學時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來感知教學內容,從中積累起活動經驗,這是教學的根本,也是提高學生能力、培養學生素養的關鍵。課堂教學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動手操作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更好地投入到探究活動中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才能有最大的學習熱情,也才能創造出更多的精彩。課堂是學生的,教師要做好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讓學生展現出真實的自我。
教學重在學生的“學”,教師的“教”只是為了服務于學生的“學”,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可以更好地發揮出自己思維的主觀能動性,從而為課堂展現出更多的精彩。動手操作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生思考的過程,沒有思考就沒有數學,學生只有在興趣驅動下進行思考與探究,才能真正建立起高效課堂。
二、數學實驗培養學生探究品質
數學知識的真正獲得需要經過一個猜想、驗證的過程,數學實驗正是基于此而提出的最有效的探究活動。數學實驗具有無危險、無成本,但有效果、高質量的作用,教師通過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步驟,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在分組合作的同時,讓學生明白了合作共贏的道理。數學教學不僅是要教會學生知識,培養學生的數學品質才是重中之重。通過實驗,學生不僅懂得了知識的嚴謹性,還明白了實驗是探究新知的有效方法,這也為以后學習物理、化學、生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如,在學習六年級下冊《圓柱與圓錐》時,對于圓錐體積的探究,教師利用了實驗的方式,讓學生先進行猜想圓錐體積與圓柱體積的關系,再通過實驗進行驗證,從而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在實驗時可以通過同底不同高、同高不同底、等高等底的圓錐體與圓柱體進行裝、倒水實驗,讓學生得出它們體積之間的關系。在實驗中,學生就會進行探究為什么等底等高圓錐體的體積是圓柱體體積的三分之一,那么球呢?這樣也就激發起了學生進一步探究的熱情,使數學學習向縱深化發展。
數學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是調動起學生探究的熱情,讓學生更加主動地投入到現實的學習中來,這樣才能讓學生積累起更多的實驗經驗,為以后繼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數理化是相通的,數學既為它們提供了理論的基礎,也為它們提供了方法,讓學生在操作中提升能力才能更好地形成數學品質,也才能讓教學更人性化和科學化。
三、實際操作促進高效課堂構建
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提高了教學的效率,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學習的價值。高效課堂講究的是教學質量的高效,而質量的高效來源于學生真正融入到課堂活動中來,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學會”是目的,“會學”才是根本,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善于發現、勇于探索才是關鍵中的關鍵,也才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根本。實際操作讓學生積累了更多的活動經驗,讓課堂煥發出了更大的活力,也讓課堂教學更加高效與精彩。
如,在學習六年級下冊《比例的應用》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設計一個測量旗桿高度的實踐活動。教師把課堂轉移到操場上,讓學生在四人一組的前提下先選用本組所需工具,然后借助標桿(1米)的影長與旗桿的影長求出旗桿的實際高度。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本組成員的配合與協作,有量、有記、有算才能得出結果,這樣也就使學生之間的團隊互助意識得到了加強,也使學生更加明白合作才會共贏。這里不僅讓學生學會,還讓學生會學,數學與生活的關系在此實現了緊密的結合,課堂也不再是純粹以“教”為主的課堂,讓學生在操作中體驗與感知,才能讓課堂更加生機盎然。
總之,高效課堂的建立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才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根本。實際操作能夠激發起學生探究的熱情,讓學生真正融入到課堂教學氛圍中,將理性與現實結合在一起,在操作中體會,在體會中感悟,學生的數學之路才會走得更遠,課堂教學也才能更加高效且充滿活力。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