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宏林
【摘要】反思性教學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效果顯著,不僅可以充分挖掘教師的反思能力,還能通過重復訓練,幫助學生記憶邏輯性強的數學知識,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相對于高中其他教學課程,數學教學更注重策略、方法,為便于學生探究知識、總結規律,老師必須提高教學行為的反思價值,以達到利用先進教學手段優化教學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 反思性教學 思考 研究與分析
著名教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過:“反思是再思考的過程,幫助理論知識融入實踐。”因此,作為階梯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高中教育導入反思性教學勢在必行,其發展推廣意義重大。
1高中數學實行反思性教學的現實意義
反思性教學是一種先進教育方式,它可以幫助老師反思教學行為、幫助學生溫習知識。在實現具體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教學行為的合理性、科學性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因此,教學“反思”是必要的。
1.1有助于教師教學
高中數學知識點龐雜,規律性、邏輯性都很強,因此,每節課教師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都非常重,再加上要趕教學進度、搶復習時間,廣大教師在“反思”教學上投入的精力、時間微乎其微。反思性教學屬于變向復習,它穿插在教學中,影響著教師的教學行為,使其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探究問題。同時,反思性教學可以給予教師不同的使命責任,幫助教師養成嚴謹治學習慣。
1.2有助于學生學習
對于大多數高中學生而言,高中數學學習難度很大,勤于練習,刻苦努力是一方面,一個正確的思維模式、學習方式更加重要。學生們接受反思性教學,在學習過程中多“反思”,多“問為什么”,不僅有利于其掌握新學的知識,還能有效“敦促”學生,總結數學知識規律、邏輯思維,在腦海中建立起立體化的知識構架。
2高中數學反思性教學方法的具體應用
通過觀察當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反思性教學的現狀可以發現,反思教學模式雖然應用廣泛,但是教學效果卻千差萬別。為此,筆者結合自身多年工作經驗,列舉應用實例,探究怎樣將反思教學付諸實踐。
2.1提高反思“意識”
反思是“自省”的過程,時刻提醒教師檢查、審核、控制教學行為,在備課時,教師需要通過課堂提問、課后作業完成情況了解學生們對上節課知識的了解、認識程度,進而指定這節課反思的重點、難點內容。上課時,反思教學能找出學生們的“疑惑”、“問題”、“思維漏洞”,教師應捉住這一契機,及時轉變教學思想,加入新的教學內容,完成教學。如:東北育才高中三年11班萬燕妮老師,在《函數概念》時,便采用了“反思教學”。首先,她先讓學生預習課本內容,在備課時通過增減教材,教學資源整合,對“函數概念”進行了重新定義。函數f(x)= ,當x﹥1時,函數單調性遞增,當x<1時,函數單調性遞減。該定義的內涵意義固定、統一,適用于各種類型題,所以萬燕妮老師又提出了相關“反思性”問題,該函數x自變量的取值范圍是?單調性的表達含義是?闡述類型題解題思路,思維方式,針對學生常見、常出錯的問題,提出解決對策。如此一來,思考性問題始終貫穿反思教學,幫助學生捋順學習思路,引導學生學習。
2.2優化課堂教學
上文提到,反思教學的應用范圍很廣,可以豐富多種類型教學內容,所以,要想完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營造良好學習氛圍,教師還應從課堂教學入手,充分發揮“課中反思”教學優勢。
2.2.1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教學氛圍很重要,因此,教師應適當摒棄傳統“單一輸出”式的教學方式,多引用討論式、活動式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學中占據主動,使學生學習思維和老師的教學思想有機的融合在一起。這樣一來,課堂教學氛圍會變得更加和諧,學生也會更加樂于親近老師,愿與老師分享學習疑惑、困難問題。
2.2.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反思教學可以指引學生該如何學習,如高一選修課程中的“向量”,向量與其他數學概念的理論中心思想大體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向量涵蓋了兩種計算參量——方向和大小。因此,圍繞這一課題,教師應注重挖掘向量理念上的新穎性,解題上的創新性,激發學生探究學習、刻苦鉆研的積極性。一方面讓學生自己挖掘“向量”概念的其他邏輯特征,另一方面,通過反思教學,將之前學過的集合、單位等計算公式集合在一起,展開綜合討論。如此,學生在掌握新的學習內容時,不但會對“舊知識”產生“新理解”,還會更加深刻意識到“向量”理念的特殊性。
2.3創新教學方法
反思教學的理念很重要,無論是備課、課堂教學,還是課后練習,要想讓反思性教學真正融入高中數學課堂,必須采取巧妙的套入方式,通過教學環節的設計、教學語言的應用、與學生的互動以及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等,發現自己的優點與不足并及時調整,以便在以后的教學中加以改進。同時,在創新教學方法的同時,教師還應努力學習先進網絡技術,熟練掌握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技術,將自己的教學行為轉變成一種有目的、有組織、有意義的實踐活動。
3結論
通過上文對高中數學反思性教學內容進行系統分析可知,反思性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糾正教師、學生教學、學習行為錯誤的必要保證。新教改證明,一成不變的教學制度、教學體制、教學方法會與時代脫節,使教育教學失去原有影響力。因此,不單是高中數學課堂需要教學反思,整個教育領域都應時刻保持“反思精神”,在反思中尋求創新突破,引導現代化教育走進全新道路。
【參考文獻】
[1]張雯紅.反思性教學在高中數學課堂上的運用[J].才智,2012,22(08):12-17.
[2]王敏,董思賢,王安軍.高中數學教學反思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3,23(11):10-12.
[3]王麗娜,張美娜,王彥明.關于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3(11):102-111.
[4]熊愛良,張光亮.基于現代教育背景和發展環境——數學反思性教學的思考[J].語數外學習(高中數學教學),2014,11(01):9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