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萍
【關鍵詞】學困生 轉化 策略
學困生是指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智力正常,但由于興趣、情感、意志、性格、環境、習慣等非智力的影響而導致學習潛力得不到有效開發,使學習活動不能得以順利進行而達不到課程標準規定的基本要求,造成學習成績明顯落后于同齡人。由于每個學生的家庭環境、社會環境、自身的心理素質和學習基礎各有所不同,使得每個班級會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學困生。陶行知先生曾告誡我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彼?,帶領學困生他們走出困境,是每一位教師應盡的職責。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轉化學困生。
一、寬容學困生,喚醒學習意識。
課堂教學中,教師管理學生的方法要恰當,尤其對于學困生,批評他們很容易,但真正讓他們從心底接受批評卻并非易事。所以,在批評學生時應該做到兩點:一是要實事求是,二是要講究方法。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不僅取決于學習者的智力因素,還取決于他們情緒,態度、學習動力等,因此教師在任何時候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遷怒、不急躁,切忌使用訓斥,侮辱人格和傷害自尊心的語言。盡量少發火,避免過激的言行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和自信心。這些學困生由于在班級中常被同學鄙視,心理上就會有壓抑感、厭學情緒,有時甚至會產生抵觸心理。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尊重他們人格,關愛他們,寬容他們,喚醒他們的學習意識———這才是轉變學困生的最佳途徑。即親其師,信其道。
二、賞識學困生,激發學習興趣。
賞識從本質上說就是一種激勵,經研究發現,一個沒有受過激勵的人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過激勵后,其能力是激勵前的3-4倍。由此可見,賞識教育對學困生的轉化是何等重要。為充分發揮賞識教育對學困生的轉化作用,教師要做到:善于賞識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激勵其進步。因為“贊揚學生極其微小的進步,比嘲笑其顯著的劣跡高明?!遍W光點也就是優點,人人都有優點,學困生也不例外。因此教師要善于課內外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從這一點入手,在言語上賞識他,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達到轉化學困生的目的。還可以在評語賞識他,如:在批改作業時,適時寫上“你真棒!”“加油!”“你進步了!”“老師贊賞你的好學精神!”“你是好樣的!”等等。這樣做,不僅是對學生完成作業的肯定,而且也是對他們的鼓勵和促進。特別是學困生,他們會為此而興奮的,從而增強了他們的自信,提高了他們學習的興趣。
三、關注學困生,提高學習成績。注二、關注學困生。
關注學困生, 教師要了解班上每個學困生的“困”因 ,與家長溝通,找學困生談心,明白癥結所在,才好“對癥下藥”。如我班學生潘振,三年級剛接手時她數學成績非常差,每次測驗都不超過50分。而她本人給老師的感覺是:生性寡言少語,,作業馬虎了事,而且非常討厭上數學課。了解到這些情況后,我主動幾次找她交談,從她感興趣的事物入手,爭取她對我的好感和信任,這樣我也在不知不覺中找到了她討厭數學的根源:A、枯燥無味,沒意思;B、我太笨了,學不會了。了解到這些有利的信息后,我常常利用課余時間給她講數學家如陳景潤、華羅庚等名人小時候的故事,讓她樹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思想。在班上號召所有的同學用友善、熱情、真誠、鼓勵的目光接納她。進行家訪,指導家長運用積極暗示的教育方法調動她的學習積極性。一段時間后,在有針對性的情感傾注下,她不再排斥學數學了,而且還有了一定要學好數學的信心。現在的數學單元測試成績她總在75分以上。教師在教學中的起點和重點應是學困生,課堂上提問先問中學困生,學困生不會的地方就是教師要教的內容。課后老師關注的更是學困生。老師必須確立起這樣的觀念:只有通過轉變學困生才能實現大面積的豐收,水漲船高,尖子生才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尖。如果只抓少數尖子生,大多數人學不進,班級學習氣氛不濃,尖子生則不會夜郎自大,沒有危機感,最終停滯不前,班級整體水平就會下降。
大力開展“一幫一”師友結隊工程。 以好帶差,班級排座位時讓好生與學困生同桌,便于好生幫助學困生,使學困生有進步,好生有提升。要求好生時刻提示、提醒、督促學困生抓好自身學習,密切與結對幫教同學的關系,隨時隨地都要關心學困生的學習,哪怕在聊天時、活動時都要問一問學困生公式是否記得,錯了幫助糾正,這樣就發揮了教師力所不能及的作用。 最后,實行人盯人家教式跟蹤幫扶。 教師需要及時了解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困惑、不足,實施幫扶計劃,積極開展專項跟蹤幫扶活動,培輔重點培心態,給學生以信念,相信每位學生都能學好,日久必有所獲。 總而言之,作為一名教師,要教育好學生,就要付出艱辛的勞動,就要堅持不懈,始終如一,不斷地探索適合學生的新方法。教師要把更多的愛心獻給他們,把更多的鍛煉機會留給他們,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他們,把贊許的語言講給他們。使學困生感受到老師愛他們,使他們產生不斷進步的勇氣,這樣才能使學困生沿著正確的軌道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