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迎
【摘要】音樂是一個情感豐富、蘊含無限樂趣的藝術領域,音樂是一個工具、一種語言、也是一種表達內心情感的方式,音樂帶給人們的多是放松與愉快。在小學階段的音樂教育,是一門有助于小學生心智發展、興趣培養的基礎性課程,其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也應當得到更多的重視。本文就小學音樂教育中的趣味教學方法為題進行研究,根據小學音樂教育的意義和作用、趣味教學的具體含義,對比分析目前小學音樂課堂中存在的若干問題,嘗試提出能夠幫助改善小學音樂教育、提高小學生學習興趣的措施。
【關鍵詞】小學教育;小學音樂;音樂教育;趣味教學
![]()
1.概況
1.1小學音樂教育的意義和作用
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1]。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不要求小學生能夠通過有限的音樂課堂上的教育學會大量的歌曲、通曉各音樂流派的作品風格、不要求他們能夠從此走上音樂家發展的道路,而是希望通過音樂的手段,提高小學生的審美能力、創造性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同時這也是進行文化傳承教育的一種渠道。
1.2趣味教學的含義
趣味教學主要是指培養小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性,促進小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將趣味教學的方法運用在小學音樂教育中,主要是圍繞學生音樂理想、音樂興趣、音樂情感、音樂情緒以及音樂目標等諸多方面開展[2]。這種教學方法擁有極強的科學性、綜合性和實踐性特征。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應用多種教育思維理念和音樂教學模式,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融入不同門類的學科知識;用游戲等趣味性強的活動帶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擴展小學生對于民族文化、風俗、歷史、自然等多方面的知識視野;以歌舞、樂器等多種音樂表現形式增加小學生的音樂體驗感。
2.小學音樂教育的若干問題
2.1常規課堂模式枯燥且乏味
小學生所處的這個年齡階段,是一個好奇心強、好動的年紀,在這個年齡階段,通常接受能力強,但同時也很容易快速的失去對某個事物的關注度,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三分鐘熱度”。就目前的小學音樂課堂上,很多音樂老師不重視音樂教學的效果,而僅僅是單純的認為讓小學生在學期內學會歌曲數量達標就算是課堂教學目標的完成。這種觀點導致很多音樂老師用其他學科的課堂方法進行教學,為維持課堂秩序,要求小學生在音樂課上像語文、數學課上一樣端坐40分鐘,這種方法導致理應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變得枯燥且乏味。小學生在被規范行為的同時,其興趣性和積極性也被約束,音樂教學并沒有任何效果可言。
2.2家長和學校各方面重視度有所偏頗
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出現的問題,其實相對根本性的原因是家長、學校和社會各方面,對小學階段的音樂教育的“不重視性”或者“功利性”。
“不重視性”體現在:在我國教育體制下,應試性教育壓力大,競爭激烈,而音樂卻不是高考、中考等普遍性國家考試的必考科目,因此很多家長和學校認為,音樂課是一門可有可無的課,音樂課僅僅是學生的一種放松方式,到了中學階段,音樂課會慢慢縮短,初中階段的音樂課時間會被其他各科老師以名正言順的態度占據,到了高中階段,學生甚至于沒有音樂課。在這樣的教育大環境下,小學生的音樂課就是老師帶著孩子們放松和玩耍的時間,而過度熱衷于學習音樂的孩子會被認為是“不務正業”的表現。
“功利性”體現在:很多家長支持孩子學習音樂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在升學時候能夠有一個特長優勢,為此很多家長甚至強迫一些不愿意學習音樂的孩子每日練琴,將學習音樂當成一種功利性的工具。或者有些家長當孩子以興趣為開端開始系統性的學習音樂的時候,會將所有時間和金錢上的投入當做一種投資,希望孩子能夠成為音樂家一樣的人物,這在無形中給孩子造成莫大的壓力,將孩子的興趣逐漸的消磨直至殆盡,音樂學習變成了一種壓力而不是由興趣而生的動力。
3.趣味教學方法下的音樂教育
3.1擺正小學生音樂教育的態度
在我們開始探討如何幫助小學生更好的學習音樂之前,首先從家長和學校的角度出發,需要擺正對于小學生學習音樂的態度,即明確小學音樂教育的目的。以音樂的形式,幫助小學生學習民族文化等各方面知識視野,幫助小學生提高審美等多方面的能力,培養小學生的藝術興趣,豐富課余生活。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小學生表現出對音樂的某一個方面有十分濃厚的興趣和天分,家長和學校應該以重視并且尊重的態度,引導小學生在這一領域進行更深入的學習。
3.2以游戲吸引學生興趣
小學生的音樂教學必須有別于常規科目的教學方式,避免端坐、禁言的等約束行為的課堂紀律,保持課堂的輕松性。其實在應試教育制度下的音樂教學也沒有過多的有關升學的壓力,小學音樂教育工作者要做就是如何引起小學生的學習音樂的興趣,說起來簡單,但實際操作中也不是很容易。嬉戲是一種輕松、愉悅的活動,將游戲的手段融入到歌曲、舞蹈編排、樂器演練中,讓小學生感受到學習音樂不是一種學科任務,而是培養興趣、快樂生活的方法。
3.3以成就感激發學習信心
教學中不難發現學生的快樂并僅僅是由求知需要來滿足而獲得激發的,有的時候成功需要的滿足更能引發學生快樂的情緒[3]。前面說到,小學生這個年齡階段激發興趣容易,但是失去興趣也很快。在實際的音樂教學中,就需要音樂教育者想辦法在引發小學生的興趣后,幫助保持住這種對音樂的興趣,讓興趣性能夠一直持續在學習過程中,這就是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任何年齡段的人都需要成就感,小學生也不例外,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游戲當做任務發布,當小學生運用學到的知識和自主思考完成任務后,通過對成功的渴望和需求,幫助他們在學習中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心,這是一種能夠維持小學生保持其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
4.總結
音樂是一門獨特的藝術科學,小學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小學生樹立良好的審美能力、社交能力等,音樂能夠幫助小學生豐富日常生活、培養藝術興趣。目前,我國的小學音樂教育狀態不是很好,存在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歸因于應試制度的壓力、教育方法不正確、學校和家長對于音樂教育的“不重視性”和“功利性”心態。趣味教學理念能夠幫助音樂教育者,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激發和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以成就感幫助小學生維持住學習的積極性,將被動學習狀態轉變為主動學習狀態,良好的音樂藝術教育,所產生的積極影響,不僅僅是影響到小學生的課余生活,更多的是對其一生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錢秀麗.淺析小學音樂課的趣味性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3,16:247-248.
[2]徐萌.小學音樂趣味教學[J].音樂時空,2014,09:178.
[3]彭楠.增添趣味,快樂學習——小學音樂快樂教學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