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環萍(甘南州衛生學校,甘肅合作747000)
?
民族地區中職衛校在數學教學中滲透人文素質教育的探討
周環萍
(甘南州衛生學校,甘肅合作747000)
摘要:對民族地區中職衛校數學教學在人文素質教育方面具有的價值及所起的作用進行調查和分析,探討在數學教學中滲透人文素質教育的途徑。
關鍵詞:民族地區;中職衛校;數學教學;人文素質教育
教育部2014年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民族教育發展的決定》和《關于加快西藏和四省藏區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指導意見》,其工作要點之一是推動民族地區教育緊緊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這個核心問題,研究調整民族地區教育結構,重點發展中等職業教育,著力培養一批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需要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全面深化課程改革,修(制)訂部分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教學大綱,不斷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
數學教育不僅具備科學教育的價值,更包含著豐富的人文素質教育的價值,數學的科學價值與人文價值是內在的統一體。近年來我國數學界特別關注如何在數學教育中滲透人文素質教育及正確理解數學的人文價值。筆者在甘南藏區教學多年,從甘南衛校學生表現出的人文素質缺失以及數學學習的現狀出發,探討在數學教學中滲透人文素質教育的途徑。
受學歷教育和傳統思維定勢的影響,不少職業教育存在著重智育輕德育、重知識輕素質、重專業輕文化的偏向,一味急功近利迎合市場,過于強調專業化的實用主義教學和職業能力培養,而忽視了對學生的人格塑造,致使一些學生思想認識模糊,是非判斷能力差,公德意識欠缺,不以不文明言行為恥,反以不文明言行為榮,心理脆弱,經不起一點挫折,考試作弊,對專業之外的許多常識性東西知之甚少,不能正確看待自己祖國的文化傳統,文化素質偏低,言語粗俗,偷竊、斗毆事件也時有發生等。
2.1藏族學生數學學習現狀調查
甘南衛校在校學生中,藏族學生人數占83%,分布于各專業,生源80%來自農牧區。筆者以問卷的形式調查了護理專業、農村醫學專業、檢驗專業共146名學生的數學學習現狀,統計結果見表1。
2.2影響藏族學生數學學習現狀的分析
由于大部分學生來自農牧山區,母語是藏語,在農牧鄉村學校上學時,數學用的是藏文課本,用藏語學習。藏族學生的漢語水平普遍比較低。在甘南衛校,數學課本是國家規劃教材,教師用漢語教學。語言交流成為影響藏族學生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藏族學生學習數學比較吃力。加之大多數學生遠離家鄉和家人,不適應新的學習環境,人際關系不協調,易產生偏執、敏感、焦慮等心理障礙。從我校心理學教師對學生進行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顯示,藏族學生的強迫、抑郁、敵對情緒明顯高于漢族學生(P<0.05),這些問題也成為影響藏族學生學習的重要原因。通過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喜歡數學,愿意多學點數學知識。
表1 我校在校生數學學習現狀調查(n=146)
3中職衛校數學教學在人文素質教育方面具有的價值和所起作用的調查及結果(見表2)
表2 數學教學在人文素質教育方面具有的價值和所起作用的調查(可多選)[n(%),人]
調查結果表明,大部分學生認可和接受數學教學在人文素質教育方面具有的價值和所起的作用。
4.1對學生灌輸學習數學文化課的重要性是滲透人文素質教育的前提
甘南衛校的很多學生受醫學教師或專業的影響,認為現在學習數學與將來從事的醫療工作無關,潛意識中存在著“重醫學輕文化課”的思想,認為學好學不好數學文化課無關緊要。針對學生的錯誤認識,教師要讓學生知道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和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數學的思想、內容、方法、語言等日益在科學技術、生產和生活中得到非常廣泛的應用,成為現代文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直接影響著國民的基本素質和生活質量。在教學過程中,應多舉與醫學相關的例子,強調數學對醫學所起的重要作用,如從吃藥、打針、輸液等醫院常見的治療活動中,講清楚數學與醫學的密切關系。讓學生知道現在學不好數學,以后從事醫療工作就會連最基本的護理都干不好,甚至會發生醫療事故,引起醫患糾紛。讓學生認識到數學文化課的重要性,從而為數學教學中滲透人文素質教育創造了前提。
4.2學會欣賞學生是滲透人文素質教育的基本條件
在平時注重評價學生學業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學生的全面狀況,特別是學生內在素質的發展情況,從多方面、多角度來評價學生,既包括專業技能的量化評價,也包括人文方面的描述性評價。另外,還要學會欣賞學生,每名學生都有自身的優點和缺點,教師除了具備淵博的知識和扎實的基本功外,還要有愛心、激情,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在課堂上,教師要及時表揚和鼓勵學生,呵護學生的自尊心,給予學生充分的言論自由。特別是在民族地區,教師對不同民族的學生一定要做到平等對待,絕對不能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學生。學會尋找每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尤其是面對差生時,不是找他的缺點,而是千方百計地發現他的優點,因勢利導。對教師而言,課堂是欣賞學生的主要場所,應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愛護學生,真誠地欣賞和認可他們。
4.3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滲透人文素質教育的基礎
許多教師為了維護自己在學生中的威嚴,總要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師生之間未能體現民主與平等的關系。尤其是甘南地區的藏族學生大多沒有到過甘南之外的地方,思想封閉,視野狹窄,上課時學生不敢回答問題,不能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不利于數學教學,更不利于人文教學的正常進行。只有營造了平等和諧的氛圍,讓每名學生都感受到教師是真心實意地希望他們成長,從而引起師生情感的共鳴,實現師生之間充分的信息交流,這種信息包括知識、情感、態度、需要、興趣、價值觀等方面以及生活經驗、行為規范等,這樣才能使學生不僅自覺學習知識,而且思想、道德、心理等都得到全面提升,個性得到發展、人格得到完善,能靈活地應付環境的變化,這是數學教學中滲透人文素質教育的基礎。
4.4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對學生起著十分重要的導向作用
數學課堂猶如一個重要的文化戰場,應該承擔起進行人文素質教育的神圣職責和使命。教師不應該以急功近利的眼光去看待,因為其價值并不能立竿見影地彰顯出來,其效果有一定的內隱性、長期性。要讓學生形成較好的人文素質,不僅需要一種良好的人文環境,更重要的是學生自身要有一個內化的過程。教育的作用在于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條件。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有機地滲透人文素質教育,盡量避免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
臺灣哲學家傅佩榮在談論人文教育的時候有個很獨特的觀點:人文教育的目標在于讓人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任何情況下都可以自得其樂,能做到這一點就是人文教育的成功。最后筆者以臺灣一所學校的辦學理念來反省我們的教育,它的口號是讓學生對外能生存、對內能自處,我們應按照這個辦學理念,在數學教學中自然地滲透人文教育,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以提高。■
基金項目:甘肅中醫藥大學“醫學學校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的探索與實踐”(甘中教研2013—ZB37)
中圖分類號:G526.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1246(2016)08-007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