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喬
摘要:在信息化時代,學生書寫能力不斷地被削弱,有必要在職業學校開展書法選修課教學,繼承傳統文化,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在書法教學中要結合職校學生的特點,與時俱進地運用現代教學手段,通過優化課堂教學、改進教學方法、拓展課堂空間、延伸課堂教學和優化評改等方法,體現書法學科的價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
關鍵詞:職業學校;書法選修課;教學手段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6)05-0107-02
書法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優秀的文化藝術遺產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更是我國文化的一個代表性符號。中國漢字被稱為世界上最美麗的方塊字,中國書法藝術是世界藝術之林中的奇葩。隨著人們對書法藝術魅力認識的提高,書法教育受到社會、學校等方面的重視和支持。在課堂上開設書法教學,是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肇慶職業學校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和個性發展,結合職業學校的專業情況和學生具體特點,在中職美術類的室內設計專業和平面設計專業的學生中開展了書法進課堂的教學活動,把書法課程作為選修課,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學習能力,自主選報學習書法,讓書法教學走進中職學校的課堂。作為書法選修課程的負責教師,在這幾年的書法教學中,筆者有以下幾點教學心得。
一、書法課程在中職學校中開設的必要性
1.學習書法有利于的學生成長
在職業學校,很多中職生本身文化素養不高,寫字存在“臟、亂、差”情況,加上不少學生因自身不重視自我學習和培養的提升,書寫能力呈逐年下降,書寫能力不斷地被削弱,其主要表現在字跡潦草、書寫不規范,有的還甚至讓人難以辨認,而且大多數學生也忽視了寫好字在未來社會的重要性。
書寫可以說是人類運用語言文字交流思想的的一種基本能力,雖然現代社會已進入信息化時代,書寫正不斷地被電腦化的鍵盤所代替,但書寫依然是人在交流中不可或缺的,在當今社會中,許多筆記、應試、文件、協議等都需要親筆書寫。書寫過關可以使人終身受益,有句話說:“字如其人,人如其字”,字能寫好的人等于多了一張文化名片,能贏得別人的贊賞,提高個人的自信心,既有實用性也有藝術性。所以,中職學校中開設書法課,對學生的成長顯得尤其重要。
2.學習書法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
古語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任何的學問都是經過點點滴滴的積累,堅持不懈的努力而來的。書法學習并無捷徑可言,貴在堅持,在習字練字過程中,強調要“心靜、手到、眼到、心到”, 心平氣和,不受外界干擾,心境相對進入一個平和寧靜的狀態。從字的筆畫到結構、再到章法,從臨摹到創作,循序漸進,記于心,熟于手,再到心手相應,最后得心應手。 “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一個人要成就一番事業,無不是要有一份堅持、專注的情懷。而這種堅持、專注的情懷,對于絕大多數中職學校的學生來講,恰恰是最缺乏的。書法教學剛好能培養學生這種專心致志、耐心嚴謹、持之以恒、不怕困難的好習慣。學生在書法學習中如能做養成持之以恒等好習慣,對其他學習同樣能形成鍥而不舍、專心致志的良好學習品質。
3.學習書法能為美術設計提供創作元素
肇慶職業學校美術類專業分室內設計和平面設計方向,這兩個專業的學生畢業后主要是從事室內設計和平面設計的工作。“書畫同源”,學習書法能為各種設計提供創作元素。現代設計中,無論是城市美化、裝潢設計、產品包裝設計、建筑設計,還是服裝設計等領域,經常可以看到中國書法元素的存在,如能將書法元素運用在在美術設計中,將會使設計作品創意更獨特、更富古意。
二、書法選修課在中職學校中開設的可行性
選修課的設置與實驗是新一輪課程改革一個亮點。在職業學校,由于現實原因,學生入學時成績相對較弱,大部分學生學習書法興趣不大,書法基礎較差。在職業學校中開設的書法“選修課”,可以把有興趣的學生集中在一起,發展學生的興趣和特長,拓展學生的知識和技能,讓這部分學生成為大家學習書法的“領頭雁”。 開設書法“選修課”實現了學生“我要學”的想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強,課堂教學組織變得比較容易。書法選修課的開設,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教師的專業發展和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機遇。教師可以發揮自己的專業自主性和創造性,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獲得專業的持續發展。
三、職業學校書法選修教學的實踐
1.優化課堂教學,在傳統教學中融入人文教學手段
傳統的書法教學是教師講解示范、學生臨摹,這一學習過程單一,無聊沉悶,很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和挫傷學生的興趣。因此,在學生書寫練習時,結合書寫內容,可以播放中國古箏、古琴的曲子,如《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高山流水》等曲目,讓學生在古典音樂中體驗書法的獨特審美,感受書法的獨特魅力;或播放一些輕快、舒緩的音樂,如班得瑞樂團的《春野》《寂靜山林》專輯里的曲子,讓學生邊聽音樂、邊寫字,營造輕松優雅的書法學習課堂,給枯燥單一的學習增添生機和活力,使課堂上學生完成的不僅僅是書法練習,更是一種精神享受,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
2.改進教學方法,在傳統教學中融入新科技
在傳統的書寫示范教學中,一般是教師直接在黑板或紙張上做書寫示范。但在書寫的過程中,由于教師的黑板和學生的書桌不在同一平面,在示范中有時候手和身體不管怎樣調整都會遮擋學生的部分視線,學生要完成一個空間的轉換進行聯想,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新科技,如實物投影儀,將書寫的整個過程直接清晰地投影出來,書寫用筆中的徐急、使轉、線條的粗細、跳躍、章法的疏密、跌宕、這些書寫變化在投影中能清晰準確地展示出來給學生看。這樣,學生對書寫的動作、技法會更加清晰直觀,理解也會更到位。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書法教學平臺,上網鏈接或下載名家的書法教學視頻,讓學生“直接跟名家學書法”,這可以讓學生更直觀、更準確地揣摩書寫的要領,學習書寫技法。教師可以抽身觀察學生的書寫動態,指導學生理解書寫過程,進行書寫技法的表現。在書法教學中起“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另外,教師還可以制作微課件,攻克認知難點。在書法學習中,有些字或是某些筆畫寫法,學生會感到有書寫難度。比如在教學歐體中“捺的不同寫法”,學生對捺劃中的“一波三折”特點感到很費解,不易于理解掌握書寫過程。教師可以將不同“捺”法的不同寫法、運筆特點等制作成微課視頻。這可以重復播放,可供不同學生、多次重復觀察學習,攻克學習難點,提高書寫能力。通過建立書法選修班的微信群,QQ群,可以及時上傳與書法學習有關的教學視頻、微視頻。學生可以利用這個平臺進行學習交流。這擴大了教學空間,將書法教學走出課堂,延伸到課后。
3.拓展課堂空間,將書法展覽“請進”課室
欣賞名家名作、參觀展覽是提高書法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教學中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平時不可能經常組織學生外出參觀展覽。為了提高學生的書法專業能力,教師可以在平時去博物館、美術館觀看展覽時把優秀的作品拍下來,回來后制成課件,分享給學生,把展廳的書法展變成電子展覽,將書法展覽“請進”課室,讓學生拓展視野,提高欣賞書法作品的能力。
4.延伸課堂教學,將書法教學“帶出”課室
書法教學可以“走出去”,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書法展,書法競賽活動,增加學生參加學習書法的機會和空間,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如在學校櫥窗定期開展書法展;在傳統節日來臨時,組織學生在學校里開展“迎五一” “慶國慶”、“迎新年”的書法活動;鼓勵學生通過社會實踐,大膽在公共場合寫春聯、壽聯、喜聯,增強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
5.優化評改方法,培養學習自信心
書法的評價不能流于形式,讓學生在學習結果上進行肯定,從練習過程中進行提升,在習作評價中提升書寫能力。教師對學生作業評價,可以先運用展示臺進行整體評價解說,再讓學生自評,說說自己書寫的字與臨寫的字有什么不同,從結構、筆法上再進一步強化、提高分析能力和觀察能力。讓寫得好的學生上展示臺展示書寫,能夠起到一種強調性的示范作用。寫得稍差的學生,應著重從字的筆法和結構上糾正他們的不足和缺陷,鼓勵學生提高書寫能力。通過優化評改方法來豐富書法學習效果的評價,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促使學生在書法學習方面健康發展。
在大力推廣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職業學校開展書法選修課可以展現出書法教育獨特的魅力,體現書法學科的價值,為學校營造和諧發展、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參考文獻:
[1]楊慶興.在書法教學中融進素質教育[J].教學研究,2001.
[2]劉美鳳.信息技術在中小學教育長應用的有效性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
[3]毛小洲.高中美術新課程“書法”模塊教學初探[J].科普導刊,2010.
責任編輯朱守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