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增多吉
摘 要:在我國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性解題思維是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邏輯思維習慣的有效措施,數學本身就是人類邏輯思維判斷能力的符號化表達,不僅是對于學生自身價值觀能力的形成還有助于學生正確認知能力的形成,無論是從數學一題多解的思維能力的養成還是從學生多題一解思維認知能力的統一都來源于數學正確邏輯判斷能力的養成,所以針對小學生數學學習的特點著重培養于學生的抽象認知能力,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熱情。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教育模式;解題能力的養成;問題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1-359-01
一、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培養
數學教育本質的特點就是思維判斷能力的養成,小學數學教育作為這種習慣養成的初始階段對以后學生自我價值觀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小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培養不僅僅是依賴于學生學習興趣而形成的課堂教學模式,而是針對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而形成的一種課堂教學引導或者是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升華。數學題按其本質定義來說是在同一環境下不同元素影響的作用下找出其內在的邏輯關系對照,進而抽象出統一的問題解決模式對要求判定的問題進行已知結果的度量,進而解決問題。努力的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能力,不斷地促進學生提升自身的學習興趣,增強素質協調能力。同時小學生的素質化教育對于培養學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有著重要的作用,加強課堂的素質感受體驗,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課堂的感官體驗作為學生興趣培養的第一要務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潛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學理念的轉變和教學資源組成上的優化搭配,在教學理念上的轉變不光是教師的思想要跳出于傳統的教學思想的束縛,還要與新時代教學理念進行融合,要從思想邏輯的角度對教學理念進行深刻的判斷,要把高效的教育方式與卓越的教學思路進行分化協調,按照穩妥創新的思路對課堂的教學特點進行深刻的認知,制定出符合學生實際特點的教學方案進行人性化多維度的系統教學。在教學資源的優化搭配方面各個學科要根據傳統的教育教學要求,結合于學科自身的特點建立多元化的個性教學體系,運用不同的教學資源與教育手段與現代科技相融合,對學生進行多方式的知識傳授,讓學生感受到不同的學習樂趣。
二、學生邏輯思維習慣的培養
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提高不僅來源于學生認知能力的形成還來源于學生形成正確的邏輯思維習慣,思維的范圍和思考的深度決定著學生對于數學問題的看法,對于數學的形象感知能力,但是正確而有效的思考習慣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主要也在于學生在感知數學概念時候形成的習慣和數學題目解答過程中的點滴積累,有效的數學問題思考和解答才能促進促進學生形成自己的邏輯思維,才能有效的判定數學題目的解決方法。教學理念的轉變和教學資源組成上的優化搭配,在教學理念上的轉變不光是教師的思想要跳出于傳統的教學思想的束縛,還要與新時代教學理念進行融合,要從思想邏輯的角度對教學理念進行深刻的判斷,要把高效的教育方式與卓越的教學思路進行分化協調,按照穩妥創新的思路對課堂的教學特點進行深刻的認知,制定出符合學生實際特點的教學方案進行人性化多維度的系統教學。在教學資源的優化搭配方面各個學科要根據傳統的教育教學要求,結合于學科自身的特點建立多元化的個性教學體系,運用不同的教學資源與教育手段與現代科技相融合,對學生進行多方式的知識傳授。在課堂素質教學中,小學生要體驗什么,探究什么,“課程目標”中都有具體的體現。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過程,不僅承載著傳授知識、訓練技能的使命,更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信息傳遞、情感交流、思維碰撞的批判性、創造性的過程。努力的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能力,不斷地促進學生提升自身的學習興趣,增強素質協調能力。
三、立體化數學課堂教育模式的形成
對于班級數學課堂教育模式的打造還是趨向于多元化數學授課模式的變換,教師講課的過程中不僅要開展教與學的有機結合更要促進學生興趣的培養和學生學習素質的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素質決定著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數學問題的探討和解決能力,更能有效的促進學生學習潛能的激發和學生自我獨立思考能力的形成。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模式的構建中,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潛質,加強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開發自身的創新思維。新教育理念下的小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培養不僅老師不僅要全面的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質同時也要全面的落實數學的課堂教育模式,在促進學生正確邏輯思維習慣鹽城的同時也要制定符合于學生自身學習情況的教學方案,開展教與學的有機結合。在實際的課堂知識傳授的過程中,老師要堅持根據學生實際學習的特點做出教學規劃,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小學數學老師只有充分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特點才能夠最大化的激發學生學習的潛能,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進而提高課堂的效率。
四、結語
要想全面提高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不僅需要老師對學生的學習習慣進行針對性的引導;還需要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輔導;全面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學習素質的提高,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立體化的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延文,馮美玲. 數學“雙基”教學的現狀與思考[J]. 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 2003(02)
[2] 高向斌,王淑清. 解讀《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J]. 教育科學研究. 2003(06)
[3] 何文忠. 基礎教育數學課程改革的趨勢——數學需要“文”化[J]. 學科教育. 2003(05)
[4] 丁廣峰. 數學文化與素質教育[J]. 中學數學教學參考. 2003(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