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天
摘 要: 應用性本科專業課程承擔著傳授學生適應未來職業所必需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重要使命,是學生的學習中“重中之重”的一部分學習內容,對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具有長期的影響,應用型本科專業課考核應注重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分析與應用。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需要,改革現行的注重知識記憶的考核方式,勢在必行。本文就專業課終結性考核向過程性考核的轉變,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與實踐。
關鍵詞: 應用型本科 專業課 考核方式改革
應用性本科專業課程承擔著傳授學生適應未來職業所必需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重要使命,是學生的學習中“重中之重”的一部分學習內容,對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也具有長期影響,因此,專業課的教學質量必須有所保證與提高。課程考核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體現檢查測評功能、導向與激勵功能、教學效果反饋功能等。現代人才評價的理論特別強調將過去那種單純在課程結束時進行考試的測評轉化為與課程同時進行的合作性、過程性評價。這種課程考核理念體現了現代教育考核的精神,也就是說,課程考核必須與教學緊密結合,寓教于考,以考促學。
一、目前專業課考核方式存在的主要問題
受傳統教育觀念與評價模式等因素的影響,當前的專業課課程考核方式依然存在“重知識,輕能力;重理論,輕實踐;重記憶,輕創新”等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考試的認識不足。表現在:(1)對于考試的管理,學校教務部門在管理制度、規范、方式等方面與各院系和教師還沒有達成共識,管得過多過死,比如對試卷的題型、題量甚至格式等都有嚴格要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院系和教師的權限和能力。(2)考試的功能模糊。當前大多數教育管理者、教師和學生不能充分認識考試的評價與導向功能。教學管理部門往往僅在期末忙于考試的組織,收集整理考試資料,重視學生的通過率,疏忽教師對課程考試的評價與總結;教師將考試作為課程的最終環節,成績登錄后就認為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則將考試視為取得學分的途徑,為了考試而學習,為了分數而考試。
2.考試內容不合理。表現為:(1)偏重于教材,內容僵化。目前專業課課程考核的考試內容多為教材和教師課件上的內容且考前教師劃重點、給范圍,學生死記硬背即可。造成即使一些高分學生也對所學知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2)結構不合理,理論性偏強。考試內容多以考查基本概念、原理、公式等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為主,對陳述性知識考查較多,缺乏對學生綜合理解能力、應用創新能力的考查,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應用和思維發展。
3.考試形式單一。(1)以期末終結性考試為主,過程性考核缺失。專業課課程考核方式中以期末一次性考試為基準,無法反映學生平時學習的情況,而平時成績的考核往往流于表面化和隨意性。(2)側重于閉卷考試。專業課課程考核方式大多為課程結束后的一次性筆試且多為閉卷考試。這種單一的考核方式易導致學生平時不重視學習,考前死記硬背,甚至考試時費盡心機以各種手段作弊。
4.考試結果的分析、評價和反饋機制不完善甚至完全缺失。考試結束后,教師的試卷分析流于形式,缺乏對試卷、考試成績、各項分值深入系統的分析,改進措施流于形式;反饋機制更無從體現,教學管理職能部門與教師、教師與學生之間不能就試卷上反映出的問題進行交流,找到有效的解決問題的途徑就更無從談起,因而起不到考試的評價、激勵與反饋功能。
二、專業課考核方式的改革
專業課課程考核評價方式的改革是一項復雜而繁重的工作,針對以上問題,探索以下幾點改革措施:
1.更新觀念,多方面綜合考核學生學習能力。應用型本科高校在考試中加大學生知識獲取量的考核是必要的,但更要考查學生收集和處理資料和信息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改革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將教學內容按教學大綱要求,根據具體的內容及其特點分為理論知識模塊、理論聯系實際模塊和工程應用模塊,依據知識模塊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3.制定面向學生的課程介紹、課程要求和預期學習成果等。在課程開始之前,將詳細的課程介紹、課程內容、課程學習所必需的先修課程的知識儲備、課程學習所必需的學習資料和學習工具的準備、課程考核的方式和每種方式在總成績中的占比及課程預期學習成果等,編制成文件發放到每一位學生手中,讓學生對所學課程有事先的、全面的了解,尤其對多樣化的課程考核方式做到心中有數。
4.課程考核方式多元化。在考核方式上,依據課程知識模塊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考核方式。理論知識模塊采用閉卷考試的方式,旨在加強學生對課程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的掌握。因為這些知識是課程學習的根本,必須熟記在心。理論聯系實際模塊采用閉卷開卷相結合、綜合作業、小論文寫作與宣講等多種方式,意在考核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應用、收集和處理資料和信息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工程應用模塊采用實驗操作、小設計與答辯的考核方式,考查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這樣突破傳統卷面考試方式的束縛,采用靈活多樣的考試方式或多種方式的綜合使用。注重過程考核,并加大過程考核在最終成績中的比重,改變學生考試就是閉卷考試的傳統觀念,使其充分認識到考試只是督促學習、檢驗學習的必要手段。
5.課程考核內容的綜合化與應用化。考試的內容突破教材中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的局限,注重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充分體現應用性本科人才培養的特色,加大綜合性試題的比重;而且可以將聯系較為密切的課程(如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制冷與空調方向)的幾門專業課程《制冷原理與設備》、《熱泵》、《制冷壓縮機》、《冰蓄冷技術》、《暖通空調》等)綜合起來命題,以考查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6.及時認真分析考核結果。就考核結果反映出的問題和學生深入交流,發現問題的癥結所在,從教與學兩方面反省錯誤發生的原因,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在以后的教與學的過程中積極改進。
綜上所述,提高應用型本科專業課的教學質量,一方面體現在強化課堂教學效果,另一方面體現在完善課程的考核環節。客觀、公正、公平的多元化考核環節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強化教學效果,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至關重要。改變傳統單一的考核方法,全面檢查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由單純考查學生的記憶能力向全方位考查學生綜合素質轉變,可以促進教學質量水平的提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朱曉瑩.應用型人才培養課程考核評價方式改革探索[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10期.
[2]杜才平.美國高等應用型人才培養及其啟示[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2(6).
[3]劉亞蘭.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考試改革現狀調查及對策分析[J].職業時空,第6卷第12期.
[4]錢兵羽.高校工科專業課考核方式的科學化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3(5).
[5]楊秀英,楊玉芳.應用型本科課程考試改革與實施探究[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第27卷第3期.
[6]涂葉滿,張慶吉.應用型本科院校課程考試改革研究綜述[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第20卷第4期.
基金項目:南京工程學院教學改革項目(項目編號:JG 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