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亞斌
【摘 要】創新型教學模式需要教學方法從傳統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中心的知識傳授型向知識傳授與探索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轉變。讓學生積極自我學習,開展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通過積極探索知識的發現過程調動全體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來,讓學生成為知識的發現者,從而啟發學生的求知欲與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創新型教學;教學理念;問題解決;科研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李克強總理倡導的“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理念,使我們更加意識到現代國家的競爭實質就是科技的競爭,科技要進步就必須構建創新型的國家。我國在《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綱要》中明確指出:“大學教育要為大學生提高科研能力、培養科研創新能力提供更好的條件,要創造更良好的學習氛圍?!眹乙呀泴ψ灾鲃撔峦度?、培養創新人才、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為了帶動廣大大學生得到科學研究與發明創造的訓練,為了積極推廣創新人才的培養教學方法,我們每年高校都在開展各種教學改革項目,推進大學教育水平的提高。2006 年開展了“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高教社杯”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等計劃與賽事的實施與開展無疑為廣大高等院校大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可以借鑒與參考的模式,更為大學生科研能力培養的可行性提供了重要依據和支持。
1 大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現狀及原因
1.1 缺乏科研意識
大學生們剛開始有濃厚的興趣參加科研項目,但不能堅持很長時間,究其原因是學生們對科學研究的真實本質不了解,對科研沒有主動的關注欲望,科研意識薄弱,只是憑借一時好奇參加科研項目,這樣就會導致大學生在這條充滿挑戰的科研之路不會走得很遠。面對如此現狀,高校教育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們科研的主動性,培養他們正確的科研意識。
1.2 缺乏科研創新能力
要在科研方面做出成績,不但需要濃厚的興趣,我們更要掌握科學研究的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在大學教學中教師把幾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講解書本知識和解題方法上了,很少講解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大學生對科學研究的基礎知識掌握較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大多時間關注學生們對已經講解的知識的掌握程度如何,老師更多的是考察學生們對已經學過的知識是否能再正確復述,學校考察老師的教學效果也是看看學生們的解題正確率如何。這樣我們的大學生很少受到系統的科學研究方法的教學,他們也不會重視科研方面知識的積累。
1.3 大學生科研資料利用率低
大學有很豐富的科研方面的雜志、書籍,但是學生們走進圖書館查閱科研方面資料的學生是少之又少,更多的學生走進圖書館是為了考研、考博、考公務員,我們的學生現在首先要面對的是就業壓力,學生們奔波在各種考級、考資格證的考試中,他們幾乎抽不出時間來應對科學研究,科研應該是大學生最主要的學習目的與學習任務。
眾所周知,現在高科技對我們科學研究的方法提供了很多便利,同時我們的科研資料查詢必須要借助網絡,例如圖書館的期刊檢索渠道和電子信息檢索方法,同學們對這些查詢資料的方法還不是很了解,只是在百度隨便搜搜,學生們很少有人能夠熟練使用期刊檢索渠道和電子信息檢索方法查詢資料,學生們要提高信息、資料檢索能力,需要大學教學工作在文獻檢索、搜集資料方法方面給與及時的引導。
1.4 畢業論文(設計)缺乏創新
大學生的畢業論文是大學學習綜合能力的匯報,每屆畢業生都會涌現出優秀的畢業論文成果,但優秀論文是鳳毛麟角,大部分學生的論文論述平平,沒有任何新意,甚至有的學生有跑題的現象。原因一是大學生在就業的高壓下,從開始上大學就準備各種考試,沒有下功夫掌握最基本的專業知識。原因二是學生的學習過程沒有自己的思考機會,從而導致學生的創新思維沒有培養起來,大家只是循規蹈矩,對科學沒有探索精神。
2 創造型教學的教學理念與方法
“創造型教學方法,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遵循創造活動的一般規律,引導學生以創造性的態度、運用創造性思維、充分發揮自主力量和身心潛能來吸收掌握已有文化成果以及探索某些未知問題所采取的各種教學方法的總稱。”
2.1 創新型教學需要教學理念的轉變
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教學目標應該是提高大學生的學習、科研能力與整體素質培養,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教師只是一個課堂情景的設計者,教師只是掌控整個課堂發展過程的控制者。傳統的教育理念是以教師講解為最主要方式傳授知識。在課堂上老師和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行為很少,老師是教學的主導地位,他是課堂上所有信息的唯一提供者。教師在教學中既要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引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那就需要大學教師要及時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從傳統的只是一味的講授知識的灌輸式轉變到與學生一起思考一起學習的研究型教學模式,教師作為最具權威性知識的掌握者只需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讓學生積極自我學習,開展學生的自我評價,教學考核也應該不能單純考察知識的掌握和背誦情況,而是教師通過階段性的考核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高情況。
2.2 創新型教學需要教學方法的轉變
創新式教學模式需要教學方法從傳統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中心的知識傳授型向知識傳授與探索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轉變。啟發式教學應該是創新教學模式的主要教學方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討論的主題應該緊扣教學主題且有可爭論性,學生通過積極探索知識的發現過程調動全體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來,讓學生成為知識的發現者,從而啟發學生的求知欲與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3 創造型教學方法對培養大學生創新科研能力的作用
創新教學方法改變了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運用啟發式教學方式,學生在課堂上運用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去獨立思考,由學生自己發現并掌握所應新的教學內容。在課堂上,我們要廣開思路,讓學生多角度思考,尋找更多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這樣的長期訓練下,學生面對新的問題會更多地自己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等待老師告訴他們答案,然后死記硬背下來寫到答卷上去。
3.1 有利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創造是我們學習知識的最主要的目的,我們的人類文明史就是人類的一個創造發明推動的文明發展史。創新教學教師不但要考慮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還要給學生傳授科學研究的一些基本的方法與途徑,鼓勵學生自己申請學生科研項目,教師的科研項目也鼓勵學生多參與,給學生提供更多地科研創新的機會。大學生通過喲自己參與科研創新,他們的創新能力將會大幅度提高。
3.2 有利促進理論與實踐結合
現在很多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評價都是實踐能力太差,很多大學生在大學期間算是刻苦,考試成績優秀,但是進入社會就會發現自己所學的只是無用武之地,有句謬論“所學專業知識無用”在大學生中很流行,這種學與用的矛盾我認為主要是理論學習與實踐能力提高相脫節造成的。創新是教學會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涉及很多的實踐環節,學生自己動手設計實驗、進行驗證或對目標群體進行相關的調查,讓學生在實踐中去運用所學知識,學生在實踐的環節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有利于學生積累實踐經驗,提高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事實證明,大學里參與一定科研活動的學生能更好的適應新的工作環境,他們在以后的成長過程中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傊覀兠鎸θ绱丝萍硷w速發展的時代,一個國家競爭的實力最終還是一個國家人才的競爭,所以我們的大學應該是培育祖國需要的創新型人才的搖籃,大學教育改革勢在必行,我們應該充分發揮創造性教學方法對培養大學生創新科研能力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周志平,尹麗娟,等.大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實踐探索[J].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7).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導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3]陳新景,何俊華.大學生科研能力現狀及原因分析[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3).
[4]孟昭學.大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體系構建途徑探析[J].教育與職業,2006(12).
[5]翟彩麗.高等數學教學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1).
[6]李湘健,徐少亞,等.高校創新人才培養質量的影響因素及其思考[J].大學教育科學,2004(3).
[責任編輯:楊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