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傳友,林容容
(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廣西 南寧 530226)
?
基于項目教學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現
——以高職《園林效果圖表現技法》課程為例
高傳友,林容容
(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廣西南寧530226)
摘要: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帶來了教學方式和方法的變革,本文依托項目教學,探索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園林效果圖表現技法》課程中的有效應用。文中結合課程特點構建基于項目學習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型;以真實的專業項目案例設計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教學環節,完成知識的傳授和內化,提升學生的學習績效;最后通過總結和反思,提出翻轉課堂實施中的限制條件和面臨的挑戰,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翻轉課堂;項目教學;教學模式;教學設計
一、翻轉課堂與項目教學
(一)關于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是對傳統教學程序反轉的一種教學模式,英文稱為“Flipped Classroom/Inverted Classroom”。最早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者是2006年美國科羅拉多州林地公園高中的化學教師喬納森·伯格曼(Jonathan Bergmann)和亞倫·薩姆斯(Aaron Sams),他們發現學生最需要教師的時候是在家中自學時遇到疑難問題卡住的時候,而不是在課堂上,而這時教師卻不在場,后來他們通過顛倒教學結構的方式完成教學,形成知識傳遞在課下,知識內化在課內的教學結構,經過多年的試驗數據對比,結果顯示,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明顯提升。
2010年以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國內才逐漸受到專家和學者的關注,并成為熱點。翻轉課堂的開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國內大量優質教育資源的開放(如精品課程建設、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精品視頻公開課、微視頻、MOOCs等),加之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都為翻轉課堂的廣泛開展提供了資源和技術支持,促進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國內的發展。
翻轉課堂將知識傳遞和知識內化兩個環節的順序重新調整,主要將知識傳遞環節放到課下進行,學生可以通過視頻音頻資料、PPT課件、網絡MOOCs資源及電子文檔等學習資料課前自學,課堂上主要是師生之間互動答疑、展示成果,促進知識內化。翻轉課堂將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有機結合,是一種新型的“混合式”學習方式[1],這種教學方式更注重發展學生深層次的認知能力以及師生間的交流與互動。
(二)關于項目教學
項目教學是以真實的課程項目為紐帶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教學結合起來,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是職業院校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項目教學是教師制定科學合理的項目學習任務和計劃,學生通過搜集和查閱相關資料、實地調研等手段課下自主學習[2],增進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深度,學生在執行項目后以作品或者研究報告的形式遞交學習成果。在項目教學中教師主要負責指導學生高質量地完成項目任務,對學生學習成果進行評價,項目式教學對于翻轉課堂的開展提供了便利。
二、基于《園林效果圖表現技法》課程項目的翻轉課堂模式構建
(一)《園林效果圖表現技法》課程項目設計
《園林效果圖表現技法》課程是高職園林類專業的核心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和創造性極強的課程,以培養學生的園林設計能力和園林制圖能力為目標,該課程涉及知識面廣,信息量大,如果采用普通的軟件講解方式,課堂顯得不夠生動。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氛圍,提高自學能力,課程采用以項目為載體的教學方式,課程所選項目具有實踐性強的特點,并與工作崗位無縫對接,選擇的項目類型包含:亭廊組合效果表現、景墻花壇效果表現、城市道路設計效果表現、城市廣場設計效果表現、城市游園設計效果表現和居住區設計效果表現。基于項目的學習一般是按照“整理、識讀原始圖紙或草圖繪制-效果圖方案表現構思-項目實施-后期效果圖包裝-作品展示及點評-項目評價,成果分享”的主線進行,這些環節之間是相互銜接、相互滲透的,先后順序有時可以調換(圖1)。

圖1 項目設計示意圖
(二)翻轉課堂模式的設計與實現
由于不同課程都有自身的特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目前尚未有統一的模板,筆者結合《園林效果圖表現技法》課程的特點和本課程學習資源的建設情況,構建基于項目學習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型,該教學模型主要將課程教學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教學階段,在每個階段明確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的工作任務,如圖2所示。

圖2 基于項目的《園林效果圖表現技法》課程翻轉課堂實施模型
1.課前教學
(1)教學準備。《園林效果圖表現技法》課程目前已有建設完善的MOOC資源投入到教學中使用,網絡MOOC交互性好,支持移動學習,為翻轉課堂教學創造了基礎學習平臺。在翻轉課堂的實踐過程中,需要豐富的課前教學資源作支撐,主要包括:教學視頻、微視頻、網絡MOOC資源、PPT課件及其他電子圖片文字資料等。《園林效果圖表現技法》課程教學視頻是通過視頻錄制的方式表現園林效果圖的制作過程和園林元素的環境表達方式等,具有直觀和便于學生理解的特點。這些資源教師可以親自開發或者搜索網絡上與課程教學內容相關的優秀教學資源,網絡資源的運用,在提升教師備課效率的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接觸到其他高水平的課堂教學內容。在準備課前教學資料時,應考慮到資料的互動性、趣味性和連續性,除了考慮到知識點的本身還要考慮到資料的視覺效果、組成及重難點的突出等因素。
(2)教師任務。通過《園林效果圖表現技法》課程學習,讓學生掌握各類園林綠地設計效果圖表現流程、制圖軟件之間文件的相互交換、各制圖軟件的應用、圖紙后期包裝技巧等。在課前教師首先應明確教學目標,完成教學項目的選擇,這個過程往往是比較復雜耗時的,因為項目的選擇要求是真實或者近真實項目,所以需要教師與企業行業保持溝通或者在以往的優秀項目中遴選,這都需要耗費大量精力。教師根據選定的教學項目制作相關教學課件和教學資料后,通過網絡手段(MOOC移動學習平臺、微信、QQ群等)向學生下達學習通知,并發布學習資料。教師在課前還需要通過各種信息通訊手段(MOOC移動教學端口、即時通訊軟件等),掌握學生課前學習情況,并適時對學生自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答疑和反饋,促進學生課前學習深入有效。
(3)學生任務。學生接收到學習任務后,首先明確學習任務和目標,再自學教師下發的教學視頻、課件等教學資料,這些資料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決定學習順序,可以先看視頻的軟件操作再進行效果圖的整體表現構思,也可以先構思再去學習具體的表現技巧,如果對視頻操作不理解,可以通過網絡MOOC、教材、課件或者網頁搜索等對該問題進一步的細化研究,直到理解為止。在課前自學完成后,學生還需要對學習過程的知識點進行舉一反三完成一定的針對性訓練,鞏固所學知識,教師在設置拓展學習的知識點時,應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合理安排難易度,使學生能順利地完成從現有知識到新知識的過渡。學生在課前出現的普遍性問題可以通過網絡信息渠道與教師交流討論,爭取在課前釋疑,對于在課前無法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方便在課堂上與其他同學和教師一起交流討論研究。
2.課堂教學
這里的課堂可以是傳統教室,也可以是校內設計工作室、企業設計室等,根據項目進展的不同階段教學場所有差異。課堂教學環節在翻轉課堂實施的過程中主要起到師生互動探討教學內容和促進知識內化的作用。教師在課堂上主要起引導和促進學生學習的作用,在課堂教學初始階段,首先聽取學生反饋課前學習記錄的問題,然后將問題集中歸納,并予以解答。對于一些具有探索價值的問題,可以深入講解,拓展教學點,教師可以提出一些與項目任務相關的問題與學生互動,鼓勵學生參與討論,敦促學生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課中教師還需監督學生項目進展,把控教學進度,在學生完成項目任務后,對學生學習成果點評,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作引導和指示,讓學生自主思考,避免將問題結論直接反饋給學生。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占據主導地位,是知識的主動構建者,在課堂上實施項目任務時可與教師協作研討項目方案,項目任務完成后,進行作品展示,聽取教師點評意見,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采用對話、探討和辯論的形式與教師交流,使項目成果進一步升華,并展示項目成果,與其他同學互評,相互檢查項目完成的準確性,進一步促進知識內化。
3.課后教學成果交流分享與評價
課前學習和課中研討階段完成后,學生基本完成知識的吸收和內化,課后的成果交流與分享階段是為了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和教師豐富教學素材。首先,交流和分享成果,在學生完成項目學習任務后,會獲得學習心得、學習經驗及作品成果,可在課下進行交流,教師可以靈活組織各種形式的成果交流會,如作品展示、經驗交流會、項目匯報會、網絡平臺討論會等,在這些交流會上可以邀請本教研室的其他教師或者企業相關的技術人員參與進來,可以討論本項目教學任務以外的內容,讓學生可以進行更多的思維碰撞與交流,在鞏固所學知識的同時,拓展學習的視野。教師在交流會結束后可以對交流成果整理分析充實到教學內容中,為今后教學積累更多的教學資源。其次,教師除了對學生學習成果進行多元化評價以外,還應對課前學習過程、團隊協作和學習態度進行評價。評價內容包含課前自學表現、課堂研討表現、項目實施過程中解決問題的積極性以及成果展現等方面,采用定性與定量評價方式相結合,擺脫單一學習成果分數論的考核方式,進一步完善多元評價體系。
三、基于項目教學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應用案例
以《園林效果圖表現技法》課程中設置的項目“亭廊組合效果表現”為例介紹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與應用。
(一)課前:編制學習任務細分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學生掌握使用AuotoCAD/3dsmax/sketchup/photoshop軟件制作亭廊組合效果圖的技巧(平面圖繪制、建模技巧、材質表現、布光、攝像機設置、位圖輸出及后期處理)。
學習資料準備:教師系統地編排教學任務點,制作“亭廊組合”教學視頻、系列微課及PPT文檔等并收集相關的視頻資料、圖片資料、文字資料及相關后期制作素材。
下發學習任務單和學習資料:教師完成教學資料和教學任務單后通過網絡平臺(MOOC網絡教學平臺、QQ群、微信群等)下發到學生端供學生自學,教學任務單包含學生學習指南、項目任務、構建性學習資源、重點難點、問題設計、相關練習等內容,如下表所示。學生接收到學習通知后,先查看學習任務單,根據學習任務單的內容有目的的投入到學習中。

表 學習任務單
在課前學習階段需要教師注意的是要了解和掌握學生學習和項目進展的進度,有效解決學生在課前學習中出現的問題。
(二)課中:精準解答問題
將課堂時間完全交給學生,把課堂變成師生互動的舞臺,教師檢查學生項目進展,利用一部分時間,針對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精準且活潑解答,師生還可以共同研討和解決學生課前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并進行歸納總結,在教學機房或者設計室演示一些共性問題。學生項目完成后,教師進行點評,學生通過教師點評和成果互評之后,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促進知識內化。
(三)課后:交流鞏固
開設作品成果匯報座談會,邀請同行教師或企業教師共同參與,要求學生通過制作PPT匯報本次項目學習的作品成果、學習心得和體會(或者采用網絡平臺討論匯報的形式),教師評估與分析整個學習過程并作出綜合評價,不斷加以改進。
四、總結與反思
(一)課前學習的有效性決定翻轉課堂的實施效果
翻轉課堂的課前學習階段是重要的自學環節,學生可以在教室、圖書館甚至家中等多種場所學習,學生還可以利用移動學習設備,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自主決定學習的時間,由于課前學習場所和方式的自主性和多樣性,可能會造成學生課前學習的教學環節落實起來打折扣(例如:學生在移動學習過程中會受到外界的干擾,不能集中精力學習;學習自覺性不強,上網玩游戲影響學習;其他課程的作業負擔過重等),使課前學習的有效性降低,影響教學效果。課前學習要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需要教師在課前對學生自學的進度和情況進行有效監督把控,督促學生學習,并將課前自學階段的學習過程和效果進行科學的評價和考核。
提高課前學習有效性的另外一個因素是課前教師發布的學習資料要精準對接教學內容,這需要教師課前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完成學習資料的篩選和資源開發。學習資料針對性強,學生可以直接學習到教學內容相關的知識點,沒有過多的冗余信息,便于學生集中精力,對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很有幫助,有利于提升課前學習的有效性。
(二)教師角色的轉變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的教師角色由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教學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指導者、促進者和教學資源開發者的角色[3]。從整個學習過程看,翻轉課堂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適應自身角色的變化,將課堂的“主角”位置讓給學生,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導演”。只有教師完成角色的轉換,才能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奠定基礎。
(三)網絡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
網絡信息化教學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施的前提,豐富的課前導入素材,順暢的學習素材獲取渠道[4],直接有效的信息交流平臺都與網絡信息化息息相關。在翻轉課堂實踐過程中對教師和學生應用信息化的能力都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具備使用新的多媒體技術和多媒體工具教學的能力,例如使用網絡搜索、制作微視頻和課件、錄制教學視頻及使用投影儀、電子白板等教學工具。另外,教師還應具備現代通信技術,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課前自學被提升到重要的位置,教師需要建設多種信息交流平臺與學生保持互動和交流,如MOOC教學平臺、即時通訊軟件等,師生可以通過通信手段順暢平等地進行交流互動。
五、結束語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舶來品”,要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實踐和推廣,這種教學模式受到班級人數、學生思維方式和教師思維習慣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這些都需要有一個改變的過程。根據我院《園林效果圖表現技法》課程開展翻轉課堂教學的效果表明,學生在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專業設計能力方面得到提升,有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績效,但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完善,筆者期望本文能為高職院校基于項目式教學開展翻轉課堂模式的課程提供參考和幫助。
(責任編輯:蔣國平)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從“翻轉課堂”的本質,看“翻轉課堂”在我國的未來發展[J].電化教育研究,2014(7):5-16.
[2]劉鋒.基于項目學習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市場營銷學課程為例[J].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4,23(6):61-64.
[3]李愛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與教師角色轉換[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28(5):53-55.
[4]徐艷梅,李曉東.基于電子學檔的項目式翻轉課堂教學方法研究——以《新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為例[J].中國外語,2014,11(5):81-87.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Flipped Classroom Based on Project Learning——Taking Landscape Renderings Techiques Course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as an Example
GAO Chuan-you,LIN Rong-rong
(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anning 530226,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it has brought change teaching methods and approaches,based on project teaching,explor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s active in higher vocational “Landscape renderings techniques” course.This article bind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to build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Projects based on real professional design before class,class in and after class three teaching links,complete knowledge transfer and internalization,to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performance;Finally,summary and reflection proposed flipped classroom implementation challenges and constraints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flipped classroom ;project teaching;teaching mode;instructional design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9719(2016)4-0115-04
作者簡介:高傳友(1984-),男,河南開封人,講師/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園林設計和園林生態學。
收稿日期:2016-02-19修稿日期:2016-03-05
基金項目:2015年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基于高職園林設計類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