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萌皎+鄭小妮
摘要:現代經濟社會中,信息化的浪潮越來越波濤洶涌且不容忽視。政府的政策方針、企業適應市場變化等都要有充足的信息作為決策基礎,我們同樣需要分析從各個渠道獲取的信息來決定我們的行動方向。但是信息化絕對不止在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中具有重要意義,我國作為農業大國,如果農業實現信息化,將會大力的推進農業的發展,并且為加快現代農業的建設、提高市場競爭力的提高提供根本的途徑。因此,對農民信息行為的研究將是當前發展農村經濟和改善農民生活的研究重點。
關鍵詞:農民信息行為;問題簡析;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C913;F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3-0000-01
一、農民獲取農業信息過程中的問題
1.農民對農業信息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信息意識薄弱
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社會,農業信息對于農業生產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大多數農民受教育水平低,自身素質不高,且跟社會外界聯系不緊密,無法緊跟時代步伐,并沒有認識到農業信息的重要性。
2.農民獲取農業信息渠道單一,獲得的農業信息數量有限
當前農民獲取農業信息的渠道十分單一,主要通過觀看電視節目和親朋鄰居的口口相傳來獲得信息,擁有現代工具如電腦、智能手機的農民很少,即使擁有這些現代工具,能熟練使用的更是少之又少,因此農民獲取到的農業信息數量十分有限。
3.農民獲取到的農業信息質量低,利用農業信息的水平有限
由于農民的文化程度較低,自身認知水平、認知能力較差,對于獲取到的農業信息無法有效甄別,導致農民獲取到虛假的農業信息和無效的農業信息較多;此外,對于獲取到的農業信息,農民無法有效利用,發揮農業信息對于農業生產的重要作用,造成信息的浪費。
4.農民對多數信息渠道來源的不信任,不愿輕易相信外來信息。
農民獲取到虛假的農業信息,導致上當受騙次數增多,農民從心里會自動排斥接收外來信息源,最終不能獲取真正有效的信息而錯失自身發展機會。
5.信息傳播基礎設施建設不足,政府組織活動較少
目前多數農村的信息傳播基礎設施建設落后,村內廣播、板報等形同虛設,毫無實用。此外,政府很少組織關于農業信息的活動或提供相關服務,沒有真正發揮好政府組織信息建設的領導帶頭作用。
二、對提高農民信息化水平的對策建議
1.大力提升農民自身科學文化水平
農民的文化程度與獲取信息的能力和水平有著密切的關系。從總體上看,文化程度越高的人,對信息的需求程度更髙,獲取信息的能力也越高,對于網絡等先進信息傳播途徑也更為了解,而文化程度越低的人則反之,并且其習慣于用“文化水平低”作為獲取信息障礙的借口,從而固步自封,更加不愿意了解農業信息。要提升農民獲取農業信息的能力,必須從提升農民科學文化水平抓起。因此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強化農民的信息主體意識,調動主動學習的熱情。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即使因文化水平低而造成的識字能力有限,無法及時從書籍、報紙等傳統媒介中獲取信息,也要培育其通過現代電視、廣播、互聯網視頻、音頻等形式接受農業信息。
(2)強化家庭意識,發揮家庭內部教育培訓作用。鼓勵農村家庭中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年輕子女向家中務農老人普及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提升其對互聯網的興趣和敏感程度,慢慢滲透,提升其通過先進工具了解農業信息的水平。
2.政府應積極做好信息宣傳與監督工作
從目前農業信息服務的體系中來看,政府農業信息機構仍是主流的引導者,這種自上而下的組織模式層次分明,便于管理,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先行作用。在實地調研中發現,農民普遍對政府的信任度較高,這也意味著如果由政府來開展各種信息服務會得到農民更高的參與度和信任度。
(1)加大教育培訓力度,實行農技專家幫扶制度。農業技術人員通過講座、論壇會的形式,定期開展相關技術培訓會、政策宣傳會等,為農民傳達相關信息,解答其疑難困惑。設立專門的農技咨詢室,開通熱線電話,找專人負責,落實到位,可以方便農民在有需求時及時電話咨詢。比如在重慶市的部分農村,政府組織了農技專家對該村村民進行了有關柑橘種植和病蟲害防治的培訓,培訓現場氣氛熱烈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許多村民在培訓結束后對專家進行了仔細的咨詢或在回家后撥打了宜昌市農技咨詢專線來獲取信息。
(2)整合宣傳渠道,為農業信息傳播提供有利平臺。在調查中發現,電視是農民獲取信息和知識的最重要的途徑,許多農民在未能找到專業指導的情況下會選擇通過電視來解決問題和學習經驗。所以,針對農民開發的電視臺或節目將成為提升農民知識和信息需求的重要途徑,如在調查中農民有提到CCTV7的《致富經》欄目對其的觸動較大,因此可以繼續深入挖掘相關電視節目來指導農民獲取農業信息。同時,曾經用于宣傳農業政策的黑板報早已貼滿了小廣告;曾經用于宣傳農業信息的“小喇叭”早已被各種農村垃圾堆滿不見蹤影。農民對此表示惋惜,因此政府應當重新將這些有利于農民獲取信息的渠道整合利用。
(3)挖掘農民深層需求,創新農業信息傳播方式。在調研中發現,農民更希望政府為其提供更加便捷的方式來獲取農業信息。印制宣傳手冊配以音頻,幫助其理解最新的政策;統一收集農民的問題,以專業的視角答疑,以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內容傳播,讓宣傳手冊不再是“雞肋”,而成為指導農戶生產的“技能寶典”,同時所錄制的音頻也可以幫助文化水平程度較低的農民對宣傳手冊的內容有更為深入的了解。
參考文獻:
[1]楊博農民信息需求現狀及解決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06(01S):103-104.
[2]劉霞.誰在關注農民的信息需求[J].中國信息界,2005(20):5-5.
[3]楊沅瑗,黃水清,彭愛東.中東部地區農民信息行為比較研究[J].圖書館雜志,2013(1):56-60.